宋公伐齊納子昭楚人伏兵劫盟主且說高虎借雍巫帶兵出城的機會,把一些勇士埋伏在城樓之中,又派人請豎刁來商量事情。豎刁並沒有疑心,趾高氣揚而來。高虎布置好酒席,在城樓中等待。三杯酒下肚之後,高虎說:“現在宋公召集各諸侯國,帶大軍送太子歸來,怎樣才能抵擋?”豎刁回答:“易牙已經帶兵出城迎敵去了。”高虎說:“齊兵寡不敵眾,該如何是好?我要依靠你來救齊國逃出大難。”豎刁說:“我有什麼本事?如果老大夫有什麼事讓我去做,我一定聽從您的命令。”高虎說:“要借你的腦袋,向宋國謝罪。”豎刁大吃一驚,急忙起身。高虎回頭對左右的人喝道:“還不快快動手!”兩邊屋中藏著的勇士一齊湧出,抓住豎刁並將他殺死。高虎又大開城門,派人四處高呼:“世子已經到了城外,願意歡迎的請隨我來!”京城百姓平時就厭惡雍、豎的為人,也因此對無虧不滿,如今看見高虎出城歡迎世子,無不舉臂高呼,願意跟隨,一時間,後麵有數千人。與此同時,國懿仲直奔朝中,敲開宮門,求見無虧說:“國中百姓思念擁戴世子,一起出城歡迎,我不能阻擋。主公應該趕緊考慮避難的方法。”無虧問:“雍巫、豎刁在哪裏?”懿仲回答:“雍巫帶兵迎敵,勝負還不知曉;豎刁已被京城百姓殺死了。”無虧一聽,怒氣衝天,喝道:“百姓要殺豎刁,你怎麼會不知道?”回頭叫左右的侍從,要捉懿仲

懿仲轉身逃出朝中。無虧憤恨不已,帶領宮中侍衛數十人,乘著一輛小車,舉劍出宮,傳令青年男子都來領取甲兵器械,跟隨自己出城抗擊敵軍。侍衛們東呼西喚,不但沒有召來一兵一卒,卻叫出許多仇人出來。正是:恩德終須報,冤仇撒不開

從前作過事,沒興一齊來

這些仇人,無非是高氏、國氏、管氏、鮑氏、寧氏、陳氏、晏氏、東郭氏、南郭氏、北郭氏、公孫氏、閭邱氏等等。當初因為不附和無虧,被雍巫、豎刁殺害之人的家屬,本來就人人心懷憤恨,家家記著冤仇,今天聽說宋君送太子回國,雍巫帶兵出戰,內心中都盼著雍巫兵敗。隻是怕宋國大兵到來,燒殺搶掠,再受刀兵之苦,所以僅在心中不滿而已。等到聽說高老相國殺了豎刁,親自去接太子,都歡喜雀躍,說:“今天老天爺才開眼!”一齊帶著防身的兵器,到東門來打聽太子的消息,恰好碰見無虧坐著小車前來。真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一人帶頭,其他眾人一擁而上,拿著兵器,把無虧團團圍住。侍衛一見,忙大聲喝道:“主公在此,大家不得無禮。”眾人喊道:“他不是我們的主公!”舉起刀槍向侍衛們亂砍亂殺,無虧抵擋不住,忙跳下車想逃跑,也被眾人殺死。一時東門人聲鼎沸,亂作一團,幸虧國懿仲來撫慰一番,大家才慢慢散去。國懿仲一方麵把無虧的屍體抬到別宮中殯殮,一麵派人飛速出城,告訴高虎城中發生的事情

再說雍巫正在東關安營紮寨,和宋兵對峙。這天夜裏軍營中忽然大亂,互相傳說:“無虧、豎刁都被殺掉,相國高虎已經帶領百姓迎接太子昭為國君,我們不能再助紂為虐了。”雍巫聽到這些話,知道軍心已經動搖,心如芒刺一般,連夜帶著幾個心腹之人,逃往魯國去了。天剛亮,高虎已經趕到東關,安撫好雍巫所帶的軍隊,來到郊外,迎接世子昭入城,並向宋、衛、曹、邾四國陪禮請和。四國見此,各自退兵。高虎奉迎世子昭來到臨淄城外,先停在公館之中休息,派人通報國懿仲準備同百官一同出城接駕。卻說公子元、公子潘聽說此事後,便來與公子商人商量,也要一齊出城歡迎新君。公子商人大怒說:“我們在國中為父王發喪,昭並沒有盡人子的孝道;現在又借助宋兵的威勢,欺淩兄長,強奪齊國,是沒有道理的。聽說諸侯的兵都退走了,我們不如帶領家中的將士,以給無虧報仇為名,殺掉子昭。然後我們三個人之中,任憑大臣們推舉一人為國君,這樣也免得受宋國的控製操縱,滅了先公盟主的誌氣。”公子元說:“如果這樣,最好遵奉宮中的命令行動,也算師出有名。”隨即入宮稟報長衛姬。長衛姬哭著說:“你們如能為無虧報仇,我就死而無恨矣!”下令召集無虧舊時的一班心腹之人,幫助三位公子,一同去抵擋世子。豎刁手下也有一群死黨要為他報仇,趕來相助,分頭守住京城四門。國懿仲怕四家人多勢眾,把府門緊閉,再也不敢出頭主事了

高虎對世子昭說:“無虧、豎刁雖然死了,但餘黨還在,何況還有三位公子做主,關閉城門不讓主公進城,如要強行入城,必然再起戰爭,假如失敗了,就會前功盡棄,不如依然去宋國請求救兵才是上策。”世子昭說:“但憑國老做主。”於是高虎和世子昭又來到宋國。宋襄公大軍剛剛入境,就見世子昭到來,大吃一驚,問其為何匆匆前來。高虎將事情一五一十訴說清楚。襄公說:“這是我班師太早的原因。世子請放心,有我在,你不用擔心入不了臨淄城。”立刻命大將公孫固增添車馬——先前因有衛、曹、邾三國共同行動,隻用了二百輛戰車;現在獨自出兵,加到四百輛戰車。——派公子蕩作先鋒,華禦事為後援,自己帶領中軍,護送公子昭,重新離開宋國邊境,再次踏入齊國領土。因有高虎在前軍,齊國守關將士看見是高相國,立即開關請入,大軍直逼臨淄城下,紮下營寨。宋襄公見城門緊閉,吩咐三軍準備攻城的器械。城內公子商人對公子元、公子潘說:“宋軍如果攻城,必然會驚動百姓。不如我們率領四家的兵馬,乘宋兵遠來沒站穩腳跟,全力進攻。僥幸得勝固然好,不幸失敗,還可以四散避難,再作打算。這勝於死守城中,萬一諸侯的軍隊聞訊趕來,那時怎麼辦呢?”二位公子同意他的意見。當天夜裏,打開城門,各自引兵出城來劫宋軍營寨,誤打誤撞,攻下了公子蕩的前營。公子蕩措手不及,隻好放棄寨子逃走。坐守中軍的大將公孫固聽說前寨失利,急忙帶大軍前來救援。後軍的華禦事和齊國老大夫高虎,也率領部下接應。雙方混戰一場,直到天亮。四家的死黨雖然不少,無奈卻各為其主,人心不齊,怎麼能抵抗宋國大軍?一夜之中,被宋兵殺得七零八落,死傷無數。公子元怕世子昭回國後自己難免受禍,乘亂帶著幾個心腹之人逃奔衛國避難去了。公子潘、公子商人收拾殘兵敗將逃入城中,被宋兵緊緊跟隨,來不及關閉城門,崔夭駕著公子昭的車已長驅而入。上卿國懿仲聽說四家兵被打散,世子進城,便召集百官,和高虎擁立世子昭即位。這就是齊孝公,把這一年定為元年。孝公接替王位以後,論功行賞,封崔夭為大夫。同時拿出大批金銀綢布,厚厚犒勞宋軍。宋襄公在齊國境內停留了五天,才返回宋國

這時魯僖公帶大兵來救援無虧,聽說孝公已經即位,中途而返,從此魯國和齊國有了矛盾

再說公子潘與公子商人見孝公已經即位,互相商量,把出城拒宋兵的事情都推到公子元身上。國懿仲、高虎二位國老,雖然明知是四家同謀,但為使孝公釋去前怨,與眾人合好,單單隻治雍巫、豎刁二人之罪,將他們的死黨都殺掉,其餘的人則赦免不問。這年秋天八月,把齊桓公葬在牛首堈上,連著蓋起三座大墳,旁邊又造一座小墳安葬晏蛾兒。又因為無虧、公子元的原因,把長衛姬、少衛姬兩宮中的內侍和宮人一起陪葬,共有幾百人。後來到了晉朝永嘉末年,天下大亂,有人挖開桓公的墓墳,發現墓前有一個裝滿水銀的池子,裏麵發出的寒氣撲鼻而來,沒有人敢進去。許多天後,寒氣方漸漸消失。其人牽著猛犬進入墓中,得到幾十斛金豆,至於珠寶玉石、綾羅綢緞、旗幟兵器,更是數不勝數。墓中骸骨滿地,狼藉不堪,都是殉葬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