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宋嚐黿構逆陳靈公衵服戲朝話說公子歸生字子家,公子宋字子公,二人都是鄭國貴戚出身的官員
鄭靈公夷元年,公子宋與歸生約好早起後,一同去拜見鄭靈公。公子宋的食指忽然翕翕自動。——何處是食指呢?第一手指叫拇指,第三手指叫中指,第四手指叫無名指,第五手指叫小指。隻有第二手指,因為取食物時必須用它拿筷子,所以叫食指。——公子宋把跳動著的食指,給歸生觀看。歸生感到奇怪。公子宋說:“沒什麼,我的食指常跳動,跳動那天一定會吃到奇異的美味。前一次,出使晉國吃到了石花魚,後一次到楚國吃到了天鵝,又嚐到了合歡橘,食指都提前跳動,每次沒有不靈驗的。不知道今天又會吃到什麼美味呀?”將要進朝門時,見內侍傳令,急著叫宰夫快來。公子宋問內侍:“你叫宰夫有什麼事?”內侍說:“有個鄭國人從漢江來,捉得一隻大黿,有二百多斤重,獻給了主公,主公收下了,並賞賜了他。現在黿捆綁在堂下,主公讓我召喚宰夫割殺烹吃它,還想讓諸位大夫享受呢。”公子宋說:“美味在這裏,我的食指怎麼會不跳動呢?”入朝後,看見捆綁在堂下的黿特別大,倆人相視而笑。拜見的時候,笑竟還在臉上。鄭靈公問:“你們倆臉上怎麼有喜色?”公子歸生答道:“宋與我入朝時,他的食指忽然跳動,說‘過去常如此,必定能嚐到美味’。現在見堂下有巨黿,猜想主公品嚐時,必會分給群臣,食指果然有驗,所以笑呀!”靈公開玩笑地說:“靈與不靈,權在我啊!”二人退出,歸生對宋說:“美味雖然有了,如果大王不請你,怎麼辦?”宋說:“既然眾人都享受,能把我排除嗎?”這天吃黿時,內侍果然遍召諸位大夫。公子宋欣然而入,笑著對歸生說:“我就知道君王不能不召我。”一會兒,諸臣到齊了,靈公命入席敘坐。對大家說:“黿本是水族佳品,我不敢獨自享用,願與諸位愛卿共同品嚐。”大臣們齊聲謝道:“主公嚐點東西都不忘我們,臣等怎麼報答!”坐好後,宰夫說黿已經烹調好了
先獻給了靈公,靈公邊嚐邊讚美。隨命賜每人一鼎黿羹,一雙象牙筷子。從下席起,直分到上席。正好分到第一、第二席時,隻剩下一鼎,宰夫稟報:“羹已經沒有了,隻有這一鼎,請下令賜給誰?”靈公說:“賜給子家。”宰夫把黿羹送到了歸生麵前。靈公大笑道:“我命遍賜諸位愛卿,而偏缺少子公,是子公命不該吃這黿呀!食指還有什麼靈驗呢?”原來靈公故意吩咐廚師,缺此一鼎,想使宋的食指不靈驗,好做個笑柄。卻不知道公子宋已在歸生麵前把話說絕了,今天百官都得到賜食,惟獨沒有自己的,惱羞成怒,竟直接奔到靈公麵前,把手伸進鼎中,取出一塊黿肉吃了。並說:“我已嚐到了!食指怎麼不靈驗?”說完,揚長而去。靈公也大怒,把筷子扔到地上說:“宋這麼沒規矩,是欺負我!難道是以為鄭國沒有利刃,不能砍掉他的頭嗎?!”歸生等人都離座跪伏在地說:“宋憑著至深之愛,想沾些主公的好處,所以當作兒戲。哪裏敢對主公失禮呢?請主公寬恕他!”靈公恨恨不已,大家也都不歡而散。歸生立即趕到公子宋的家,告訴主公發怒之事,囑咐他:“明天上朝時要請罪。”公子宋說:“我聽說‘怠慢別人者,自己也要受到怠慢’,君王先怠慢我,不自責反倒責怪我?”歸生說:“雖然如此,君臣之間,不可不謝罪。”第二天,倆人一同上朝。公子宋隨大家行禮,沒有一點謝罪的表示。倒是歸生感到不安,奏道:“宋害怕主公責備之事,特來請罪。戰戰兢兢不能措詞,請主公寬容!”靈公說:“我得罪子公,他怎麼怕起我來了?”說完拂衣而去。公子宋出來,把歸生請到家裏,附在耳邊說:“主公很生我的氣!恐怕要殺我,不如先發難,事成了可以免一死。”歸生捂住耳朵說:“牲畜年長了,都不忍心殺它。何況一國的君王,怎麼能輕意說殺呢?”公子宋說:“我開玩笑,請不要泄露。”歸生告辭。公子宋探聽到歸生與靈公之弟公子去疾友好,經常來往,就在上朝路上揚言:“子家與子良昨夜相聚,不知計謀的是什麼事?恐怕對朝廷不利。”歸生急忙拉住宋到僻靜的地方說:“你說什麼話呢?”公子宋說:“你不與我同心協力,我就讓你比我早死一日!”歸生向來軟弱,處事不果斷,聽了宋的話,害怕地說:“你要幹什麼?”公子宋說:“主上無道至極,從分黿一事就看到了。如果成就大事,我與你共同扶佐子良為國君,可以親近晉國,鄭國也就可保久安了。”歸生想了一會兒,慢慢說:“隨你怎麼做,我不給你泄露。”公子宋便暗中聚集家丁,乘靈公秋天祭祀住在齋宮之機,用重金買通左右,讓他們半夜摸進齋宮,用土袋子壓死了靈公,並以“中魘暴死”為借口。歸生清楚地知道這件事而又不敢吱聲。——按孔子寫《春秋》一書時寫道:“鄭公子歸生謀殺了國君夷。”開脫了公子宋而歸罪於歸生,因為他身居要職,畏懼流言,而又放縱逆行,所謂“任重者,責亦重”。聖人用此來警戒後人,難道不值得佩服嗎!第二天,歸生與公子宋商議,要立公子去疾為君主。去疾聽說大吃一驚,推辭說:“先君還有八個兒子,如果立賢人,我沒有德行可稱,如果立長子為君,又有公子堅在。去疾就是死了,也不敢違背祖宗的規定呀。”於是反推舉公子堅即位,稱為襄公。穆公總計有十三個孩子;靈公夷被謀殺,襄公堅繼位。下邊還有十一個兒子:公子去疾字子良,公子喜字子罕,公子騑字子駟,公子發字子國,公子嘉字子孔,公子偃字子遊,公子舒字子印,又有公子豐,公子羽,公子然,公子誌。襄公怕這些弟弟聚眾結黨,擔心以後發生變故,私下裏與去疾商量,想獨獨留下去疾,而把所有的弟弟驅逐出國
去疾說:“先君夢見蘭而生,占卜說‘是必昌姬氏之宗。’我們兄弟在一起,就像枝葉繁茂,本根就繁盛,如果剪枝去葉,本根袒露,枯幹的時候很快就到了。君王能容納大家,這就是我的心願。若不能容,我也同行,怎麼能忍心獨自留在這裏,將來有什麼臉麵黃泉之下見父君呢?”襄公信服了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