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長,在自身理財過程中,還要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們收獲財富和智慧的法門,讓他們了解並掌握應該知道的理財策略,培養他們從小理財的智慧。
理財要耳聰目明
引語:所有的成功都起源於一個信念,信念推升自己的信心,再把這種自信心調動起來,發揮出潛能並堅持下去,無疑是獲得成功的條件。所有的成功都是堅持不懈的必然結果,要想使自己成功,除了聰明才智、創業能力、經濟實力等因素之外,最根本的就是如何始終如一地保持工作的熱情。
唯有信念才能促使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讓人始終如一地認準目標。在理財和創造財富的路上也一樣,要讓自己成功,就要努力,不能聽風就是雨,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這個就是自己的信念指數,一個人的信念指數越高,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在我國春秋時期,魏國的一個農夫有一次在犁田時突然聽到一聲震響。他喝住耕牛,刨開土層一看,原來是犁鏵撞上了一塊直徑一尺、光澤碧透的異石。
農夫不知道這是塊玉石,所以跑到附近田裏請鄰居過來觀看。那個鄰居一看是塊罕見的玉石,就起了歹心。他編了一套謊話對農夫說:“這是個不祥之物,留著它遲早會生禍患,你不如把它扔掉。”農夫一時拿不定主意,心想:“這麼漂亮的一塊石頭,假如不是怪石,扔掉了多麼可惜。”農夫猶豫了一會兒,最後還是決定把它拿回家去,先擺在屋外的走廊上觀察一下,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那天夜裏,寶玉忽然光芒四射,把整個屋子照得像白晝一樣。農夫全家人被這種神奇的景象驚呆了。農夫又跑去找那位鄰居,鄰居趁機嚇唬他說:“這就是石頭裏的妖魔在作怪,你隻有馬上把這塊怪石扔掉才能消災除禍!”
聽了這話以後,農夫急忙連夜把玉石扔到了野地裏。偷偷看著農夫的鄰居當天晚上就跑到野外把玉石搬回了自己的家。
第二天,那位鄰居把這塊玉石獻給了魏王。魏王把玉工召來,品評這塊玉石的價值。魏王的玉工一見這塊玉石,不覺大吃一驚,急忙朝魏王跪下連連叩頭。然後玉工起身對魏王說:“恭喜聖上洪福,您得到了一塊稀世珍寶。我雖然當了這麼多年的玉工,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大、質地這樣好的玉石。”魏王問:“這塊玉石值多少錢?”玉工說:“這是一件無價之寶,難以用金錢計算它的價值。世上繁華都市裏有各種各樣的玉石,但沒有哪一塊能與它媲美。”
魏王聽了這話後大喜,當即告訴手下人賞給獻玉者一千斤黃金,同時還賜予他終生享用大夫俸祿的待遇。
啟示:在致富之路上,沒能累積財富、滿足個人所需的人大多有個毛病,就是耳根子太軟,容易被人左右。他們任由傳媒和街談巷議來替自己思考。如果你常常輕信他人的話,不去辨識信息的真偽,那麼獲得財富是極其困難的,大部分的結果都會像故事中的那個農夫一樣。
所以我們父母有必要讓自己的孩子明白這個道理:對別人的話要全麵考慮,不可輕信,培養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樣,對於教育孩子在通往財富的路上成長也是一個道理,孩子要有自己處理財富和積累財富的方式,不要看著同學個個都是消費高手而羨慕,要有自己的主見,具有打造財富的主觀意識是特別重要的。
百寶箱
引語:很多窮人都有過夢想,然而機會不是等出來的,是幹出來的!事情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那麼艱難,對於想要投資的普通人來說,什麼也別想,先嚐試著做一次。一邊做一邊修正,也許最初看起來希望不大的事,最終會獲得較好的結果。
出路就在於你敢不敢行動。窮人之所以窮,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沒有夢想,而是沒有讓夢想走進現實。毛主席很早就說過:“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去嚐一嚐。”這其實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不行動永遠不會有結果。經驗總是在實踐中積累的,不親自去幹,你永遠都不知道投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照理說,當你一無所有時,正應該是無所畏懼的。所以,不要再握著手裏的那一個雞蛋想入非非了,敢想更要敢做!落實是關鍵,心動不如行動。任何的機會都是你的希望,任何的行動都可能將希望轉化成現實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