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智慧永遠是賺錢的資本(2)(2 / 3)

達克的出租業隻是個招牌,沒有多久,就有眾多的企業希望得到達克的許可,在其他地區開辦達克出租舊車業務時,達克開始轉入了特許經營的行業。

到了1977年底,達克夫婦已售出了七份特許聯營權,都是主動提供的。一年以後,他們組建了“醜小鴨”汽車出租係統有限公司,成為具有宏大規模的高利潤公司。創業開始後不到十年時間,達克的業務就像滾雪球一樣,擁有了近六百多個特許經營的連鎖機構。而達克本人也擁有了巨額的個人財富,過上了舒適的退休生活。

啟示:這個故事裏麵的道理,你是否有過應用,如果,你也運用故事裏麵的智慧,幫助你增加了賺錢的數額,對你來講,它就不再是一個故事了。

很多人都抱怨創業沒有機會,投資沒有領域。其實隻要你用心去觀察,機會就在你身邊。發現市場空白,用少量的資本做成大事業,其實並非不可能。達克夫婦利用舊車提供租車服務,由於舊車的成本比較低廉,所以價格也很低,這樣自然就非常有競爭力。

同樣,我們在培養孩子理財觀念時,也要時刻滲透這樣一個宗旨,學會利用自己的頭腦,科學地分析,有效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握市場機製,另辟蹊徑發掘增長理財的本領。

心中的金礦

引語:財富永遠屬於擁有偉大夢想的人,財富屬於堅信自己能力的人,財富屬於發現自己資源價值的人。隻有那些具有堅強信念的人,才是能收獲偉大成功的人。

信念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給人以生存的力量,隻要自己不放棄生存的希望,那麼,任何人都不會奪取你的生命。即使是在生命最危險的時候,隻要自己相信,敢於堅持,不放棄最後的希望,就能挑戰生命極限,創造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奇跡來。

每個人從出生那一天開始,自身就是一座寶藏,隻是自己並不知道。一個人心靈寶藏的挖掘往往由你自己進行。隻有那些努力奮鬥、積極拚搏的人,才能挖掘出自己生命中價值無可估量的寶藏。一個人能否成功完全取決於他自己,隻要自己自信,就一定能夠成功!

一百多年前,美國費城有位博學的牧師,名叫拉塞爾·康韋爾。他為了創辦一所服務於貧窮學生的大學所需的150萬美元奔波了五年,但依然收效甚微。

後來他在受到一個偶然的啟發後,意識到,應當從自身的內部潛能挖掘開始,發揮自己的優勢。在滿足他人需要的同時,也實現自己創建這所大學的願望。

在經過深入的分析、論證後,他決定利用自己做牧師的有利條件,發揮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才能,撰寫演講稿,引導和滿足人們向善的心理需要。他要用通過演講賺到的錢,實現籌建大學的構想。

康韋爾經過周密思考,選取了一個新穎的角度,來闡發他的演講主題。他在演講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農夫擁有一塊土地,靠著辛勤耕作,日子過得很不錯。後來,他聽說,有一畝地下麵有金子,隻要抓一把就可以富得難以想象。於是農夫把自己的地賣了,離家出走,四處尋找有金子的土地。

他不辭辛勞地四處流浪,走向遙遠的異國他鄉,經過多少年的努力,但最終也未能發現有金子的寶地。就這樣,一晃15年過去了,最後他口袋空空,一貧如洗,已經完全喪失了生存的基本條件。一天晚上,他在異國他鄉絕望地自殺了。

過了不長的時間,那個買下農夫土地的人,在耕種土地時,意外地發現了埋在地下的金子。經過地質學家的深入考察後,確認在這塊土地下麵有一座巨大的金礦。

康韋爾帶著他的這個故事,一直巡回各地演講了七年。七年中,他賺了800萬美元,這筆錢大大超出他建一所大學所需的數目。今天,這所大學矗立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這就是美國著名的學府:斯坦福大學。

啟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巨大的金礦。許多人一輩子都將這座金礦埋沒,有些人卻將它開采出來,成為一生中巨大的財富。你為何不將自己心中的金礦開采出來呢?

“成功其實就是一種心態。”成功自然有成功的道理,失敗也自然有失敗的原因。在現實生活裏,我們每個家長都要這樣教育孩子,幫助他們掃除掉沉積在心底的種種障礙,這樣才能使他們開闊視野、堅持不懈,最終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良機,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那座金礦!教會我們的孩子這樣一句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