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後,這個人又聽到一個消息說,近日將有一條大船進港。於是他馬上雇了一輛備有侍從的車子,冠冕堂皇地來到港口,訂下全船貨物。然後,他在附近搭了個帳篷,吩咐侍從道:“當商人們前來求見時,你們要通報三次。”大約有100個商人前來購貨,但得到的回答是:“全船貨物都被一個大富翁買走了。”聽了這話,商人們就到他那裏去了。侍從按照吩咐,通報三次,才讓商人們進入帳篷。100個商人每人給他1000個銅幣,取得船上貨物的分享權,然後又每人給他1000個銅幣,取得全部貨物的所有權。就這樣,火災過去11個月零5天後,這個人就又成了大財主。
啟示:商業成交是一項腦力活動,靠的是智慧而非蠻力。故事中這個天才商人的過人之處在於,他知道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滿足別人就是在給自己創造財富,控製供給就等於提升了價格。這三條準則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商業成交秘密。
作為家長,在培養孩子理財的過程中,除了一些簡單的方法之外,更主要的是教會他們獲取理財和創造財富的智慧,這才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根本。賺錢智慧隻需一點點
引語: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每一次商機中的贏家都離不開超前的觀念和過人的智慧。在潮流和趨勢麵前,誰先走在了市場的前麵誰就把握了先機,誰把握了先機誰就擁有了市場和財富。
商業這個市場,是有規律可循的,我們隻要以積極的心態,毫不猶豫地投入自己的想法之中,就能描繪自己的藍圖、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跡。隻有清楚並嚴格地遵循這些規律,才能夠得到理想的結果。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自然界的規律也同樣適用於人的思想。在你的頭腦中建立積極的意向,就等於創造出積極的條件助你成功。所謂的規律,並不是顯而易見的,而是隱藏在種種表象或假象之後的。我們隻有將大量的、個別的事例進行對比,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才可能找到規律。這種方法被我們稱為“歸納推理”。
兩個青年一同開山,一個把石塊砸成石子兒運到路邊,賣給建房人;一個直接把石塊運到碼頭,賣給杭州的花鳥商人。因為這兒的石頭總是奇形怪狀,他認為賣重量不如賣造型。
三年後,賣造型怪石的青年成為村裏第一個蓋起瓦房的人。後來,不許開山,隻許種樹,於是這兒成了果園。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鴨梨招來八方商客。大家都把堆積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運往北京、上海,然後再發往韓國和日本。因為這兒的梨汁濃肉脆、香甜無比,所以大為暢銷。就在村上的人為鴨梨帶來的小康日子歡呼雀躍時,曾賣過怪石的人賣掉果樹,開始種柳。
因為他發現,來這兒的客商不愁挑不上好梨,隻愁買不到裝梨的筐。五年後,他成為第一個在城裏買房的人。
再後來,一條鐵路從這兒貫穿南北,這裏的人上車後,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龍。小村對外開放,果農也由單一的賣果子開始發展為果品加工和市場開發。
就在一些人開始集資辦廠的時候,那個人又在他的地頭砌了一道三米高、百米長的牆。這道牆麵向鐵路,背依翠柳,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萬畝梨園。坐火車經過這裏的人,在欣賞盛開的梨花時,會醒目地看到四個大字:可口可樂。據說這是五百裏山川中唯一的一個廣告,那道牆的主人僅憑這堵牆,每年又有四萬元的額外收入。
20世紀90年代末,日本一位著名公司的人士來華考察。當他坐火車經過這個小山村的時候,聽到這個故事,馬上被此人驚人的商業頭腦所震驚,當即決定下車尋找此人。
當日本商人找到這個人時,他正在自己的店門口與對門的店主吵架。原來,他店裏的西裝標價800 元一套,對門就把同樣的西裝標價750元;他標750 元,對門就標700 元。一個月下來,他僅批發出8套,而對門的客戶卻越來越多,一下子發出了800套。
日本人一看這情形,對此人失望不已。但當他弄清真相後,又驚喜萬分,當即決定以百萬年薪聘請他。原來,對麵那家店也是他的。
啟示:一個人在市場經營中,能否搶占市場先機,處處走在別人的前麵,這點非常重要。往往那些堅持自主創新、能夠搶占市場先機的人,才是商業經營中的領頭羊。
當你在馬路上散步的時候,當你坐在火車上與身邊的人閑聊的時候,假如你看到一個相貌平平的人,那個人說賺錢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僅需要一點點智慧就夠了,你千萬不要側目,說不定他就是一個身家百萬的人。
挖一口屬於自己的井
引語:當你為單位、為社會貢獻出你的黃金年華後,你就會開始自己的退休生活,這個是誰也抗拒不了的自然規律。人人都希望自己過著老有所養的日子,更希望依賴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