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商人巴拉昂是靠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的。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他迅速地成為了法國的財富大亨。
當巴拉昂因病去世時,他留下這樣一個遺囑:把他價值4.6億法郎的股份捐獻給當時最大的一個醫院,用於各種癌症的研究;另外有100萬法郎作為獎金,獎給“揭開貧窮之謎的人”。
巴拉昂去世後,法國的一份報紙在重要的位置上刊登了他的另外一份遺囑,遺囑中寫道:“我曾經是一個窮人,而去世時卻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走進天堂。在跨入天堂的門檻之前,我不想把我致富的秘訣帶走。現在秘訣就鎖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的私人保險箱內,保險箱的三把鑰匙分別保存在我的律師和兩位代理人手中。如果誰能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可以從那隻保險箱裏榮幸地拿走100萬法郎。”
遺囑刊出之後,收到了大量的信件。有的人說這是報紙為了提升自己的發行量在炒作,有的人罵巴拉昂這個人瘋了但是寄來寫有答案的信箋還是像雪片一樣多。
多數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有了錢,就不再是窮人了。”有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關愛。”還有一部分人答道:“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能迅速致富的都是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
另外一部分人答道:“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一些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有遇到好時機,或者在好時機出現時卻沒有抓住。”總之,絕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沒有碰到好機會和好運氣。”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答案,比如,窮人最缺少的是高級的職位,最缺少的是最昂貴的真皮外套,最缺少一份巨大的產業,最缺少一個絕世的容顏總之,關於“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問題的答案千奇百怪,應有盡有。
謎底在巴拉昂逝世周年紀念日那天揭曉。他的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督下,打開了那隻存放於法蘭西中央銀行的巴拉昂私人保險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8 561 封來信中,隻有一位名叫蒂勒的小姑娘答對了巴拉昂的秘訣。
蒂勒和巴拉昂都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即成為富人的野心。”在頒獎之時,一名記者帶著所有參與者的好奇,詢問年僅九歲的蒂勒,為什麼想到是野心而不是其他。蒂勒說:“每次,我姐姐把她11歲的男朋友帶回家時,總是警告我說:‘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我想也許野心可以讓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吧。”
巴拉昂的謎底和蒂勒的回答見報後,立刻引起不小的震動,這種震動甚至超出了法國,波及英、美及世界其他各地。其他行業幾位年輕人和部分好萊塢的新貴都毫不掩飾地承認:“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藥,是所有奇跡的萌發點!”
啟示:一個沒有野心的人是很難成功的,尤其是在通往財富的道路上。作為父母需要做的是,不要壓抑孩子的野心,不要在孩子有一點“非分之想”的時候就對他實行打壓,這樣隻能使孩子一事無成。有野心的孩子,就會有自己的目標,而目標是每個人成功不可缺少的東西。聰明的父母,從孩子小時候起就應該設法去滋長他成為富人的“野心”!但同時也要告訴孩子,不要為了達成成為富人這個野心而做一些違法的事情,這對於孩子們來說也是尤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