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高興地繞著葡萄藤歡呼雀躍。葡萄成熟後,他們把葡萄運到鎮上去賣或釀製成葡萄酒,賺了很大的一筆錢。
“雖然沒找到寶物,但把園子鬆了土總是對的!”老三開心地說。老二說:“現在我總算明白爸爸的用心了!其實他是要咱們辛勤勞動,將來的收獲便是無窮的寶藏。”老大也感慨地說:“你們看,那滿園的葡萄不就像鑽石般閃亮、美麗嗎?它們就是爸爸生前所說的寶藏呀!”
啟示:我們每個人隻要付出勤勞,努力工作,等待你的將是無盡的財富與收獲的喜悅。所以我們要想過上幸福的生活,就隻能辛勤地勞動,用自己的汗水澆灌出自己的勞動成果。不要怕辛苦,因為隻有那樣,才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
每個孩子都想去領略領獎台上的風光,在他們看來,那是不可多得的寶藏,有了它,就有了屬於自己的輝煌。但是,鮮花的背後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這一切,並不是輕輕鬆鬆便可以獲得的,它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對農夫而言,信念和勤勞就是寶藏的秘密。對於我們家長來說,教育孩子又何嚐不應如此呢?
麵對財富要有仁愛之心
引語:讓孩子從小就培養一顆仁愛之心,是很多家長都有的心理。在當今社會,中國的有錢人考慮更多的是怎樣讓後代接班,繼承財富。在很大程度上,中國上一代人積累財富是為了後人的享用,這樣一來,新生代富豪很容易產生享樂思想,不思進取。另有一些人從父輩那裏看到的是,財富的積累千辛萬苦,甚至要冒著巨大風險,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樸素的財富觀。而那些幾乎等同敗家子的“富二代”,隻知道揮金如土,哪裏談得上愛心?無論從哪個角度講,讓財富接班人擁有仁愛之心,都值得大力倡行。
哈維拉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英國平民家庭,父親是一家紡織廠的裝卸工人,母親則靠給當地的紳士家庭漿洗衣服貼補家用。哈維拉家雖然過著清苦的生活,卻擁有美麗而善良的愛心。不論什麼時候,隻要有乞討者登門造訪,善良的哈維拉的母親都會傾囊相助。
十幾年過去了,在母親這種一切向善的思想熏陶下,哈維拉也成了一名心懷善念的英俊小夥子。一次,在朋友的化裝舞會上,哈維拉遇見了一位退役陸軍上校的女兒哈坎·默頓,美麗的姑娘很快被哈維拉的英俊與善良所征服,兩個年輕人墜入了愛河。但上校卻因為他的貧窮而不允許他們結婚。上校告訴他說:“孩子,當你擁有一萬英鎊的時候,再來找我吧,那時我們再談這件事情。”
一萬英鎊這對哈維拉來說,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我們不難想象哈維拉在聽了上校的話後,內心那種無奈之情該有多深。
這天,哈維拉帶著這種無奈與沮喪之情,去拜訪住在他家附近的好友畫家桑德,那時桑德正在畫一幅和真人一樣大小的乞丐畫像,給他做模特的乞丐很老,弓腰駝背,滿臉皺紋,身上穿的是破舊不堪的衣裳,隻見他一手拄著粗糙的木棍,一手伸出帽子作討錢狀,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多可憐的老人啊。”哈維拉不由自主地從心底裏同情起了那個乞丐,而在得知自己的好友畫家一小時才給老人付十便士的報酬之後,哈維拉甚至還厭惡起了自己的好友,責怪他太吝嗇了。
此後不久,有傭人進來告訴桑德外邊有人找他,桑德就出去了。這時候,哈維拉禁不住惻隱之心大動,就下意識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口袋。哈維拉想看看自己還有幾個錢,他覺得這老人一定比自己更需要錢用。結果,哈維拉便摸出口袋裏僅有的一鎊金幣,上前去毫不猶豫地塞在了乞丐的手中,然後,他跟剛回到畫室來的桑德說了聲再見,就離開了
當然,哈維拉一點兒也不知道接受他這一英鎊施舍的人,實際上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富豪之一。“大名鼎鼎的豪斯伯格男爵,即使是買下整個倫敦城,他也不會缺少一分錢。他之所以要裝作乞丐讓我給他畫畫,隻是因為他想知道,自己如果是個乞丐會是怎樣的一種模樣”第二天聽了桑德的這一番介紹,哈維拉驚詫得眼睛瞪成了雞蛋的樣子,同時,想到自己出於同情而施舍給這位富豪的那一英鎊金幣,哈維拉不禁感到這位富豪一定會笑話他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還會為他的有眼不識泰山而生氣,甚至是要他道歉的。
果然,此後的一天早晨,正當哈維拉吃早飯的時候,斯塔弗·納爾丁先生——豪斯伯格男爵的信使找他來了。不過,這位信使並不是來要哈維拉向豪斯伯格爵道歉的。他給哈維拉送來了男爵的一封信。男爵的信中這樣寫道:“給哈維拉先生和哈坎·默頓小姐的結婚禮物——一名老乞丐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