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選擇合適理財方式。當孩子年齡比較大以後,家長們不妨給他們一個自主的選擇,讓他們自己去找個可以增值的理財方式。這些理財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儲蓄教育金。可以選擇教育類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教育儲蓄或者買點基金、國債之類的理財產品。
買保險當教育資金。利用壓歲錢給孩子買份保險,從而為孩子的健康、升學、就業以及養老提供一定保障,也是明智之舉。春節前後是各家保險公司少兒險的銷售旺季,有些保險公司還會推出一些營銷優惠活動,可選擇的保險品種相對豐富。
單獨設立銀行賬戶。在處理壓歲錢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單獨設立一個賬戶,用孩子的名字,將壓歲錢存到孩子自己的銀行賬戶內,“支配權”交給孩子,家長行使“監督權”。這樣,讓孩子從小意識到理財是自己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
為孩子建個小賬本。針對孩子可能亂花錢的現象,家長可以給孩子設一個小賬本,把壓歲錢的數目寫在上麵,錢由家長代管。孩子需要用零花錢時,就從這個賬本上支取。賬本讓孩子自己管理,把每筆費用的支出額度、用途都清楚地記錄下來。
保險為兒童規劃財富人生
引語:不少孩子在春節中都會拿到數百上千甚至上萬元的壓歲錢。但如何處理好這些錢,如何為孩子規劃人生、積累成人資本,成了眾多家長議論的熱門話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父母不僅要給孩子積累財富,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創造財富和管理財富的能力。
據了解,對於孩子每年得到的壓歲錢,不少家長會強行存起來一部分,隻留給孩子一部分作為平時的零用錢。但是這樣做對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起不到任何作用,隻能讓孩子按部就班地執行家長的“命令”,長此以往會使孩子養成逆反心理和依賴心理,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媽媽,我長大後要像爸爸一樣當老板”“我長大後要開個婚紗店,要有穿不完的漂亮裙子”小孩對大人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幻想,以至於萌生出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願望和理想,我們何不引導孩子,讓他們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把壓歲錢和零花錢好好規劃起來呢?
7歲半的華宇小朋友今年春節收獲不小,光壓歲錢就拿到了近8 000元。母親為了培養兒子的自主能力,決定引導小華宇自己支配壓歲錢。在跟小華宇討論一番後,約定按50%消費、30%儲蓄、20%捐贈的比例分配小華宇的壓歲錢。
近8 000元中,4 000 餘元用於小華宇購買書籍、衣服和玩具等物品,1 500元作為定點幫扶資助金寄給了貴州希望小學的小同學,剩餘的近2 500元,母親為小華宇購買了某保險公司的“真心120”保障計劃。按照10萬元的保額,7歲半的小華宇每年需交納保費2 190元,繳費期10年,共需繳費21 900 元。保障期20年,在此期間小華宇可享受重大疾病和意外事故保障,且到了存期可獲得26 280元的滿期金(所交保費的120%),為小華宇踏入社會提供了資金支持。
由於兒童的免疫力低於青年人和成年人,容易受到各種重大疾病的困擾,孩子的健康也成了千萬父母最關心的問題。“真心120”保障計劃中的“附加真心120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就針對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高發疾病特點分別設計了不同的保障病種,並在被保險人成年後自動進行轉換,而且對白血病的保障將按照兩倍保險金額進行支付,為天下父母分憂。
這些保險公司的各種商業險種不僅為孩子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還從小培養了孩子的自主才能和理財意識,讓孩子從小就為自己的事業規劃,成就事業夢想。
小華宇的母親根據孩子的興趣,引導他自己建立“夢想金庫”,讓孩子自行對壓歲錢進行投資理財。若幹年後,每年積攢的壓歲錢就可成為孩子成年後事業起步的第一桶金,為事業的發展提供一筆不菲的資金保障。
啟示:目前市場上很多保險產品都兼具儲蓄和人身保障功能,給孩子介紹一款適合他的保險產品,從小幫他樹立風險管理意識,會讓孩子終生受益。讓孩子參與保險,就是為兒童理財和保障設計,是幫助孩子們管理壓歲錢的不錯選擇,也為孩子成年後的事業提供了啟動金。
小學生養成儲蓄理財的好習慣
引語:很多父母覺得小學生還小,不需要有儲蓄理財的習慣,隻要遵從父母的意誌消費即可。小學生到底需不需要養成儲蓄理財的好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