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世界財富名人成長軌跡(2)(3 / 3)

在生活中,比爾·蓋茨也從不用錢來擺闊。一次,他與一位朋友前往希爾頓飯店開會,那次他們遲到了幾分鍾,所以沒有停車位可以容納他們的汽車。於是他的朋友建議將車停放在飯店的貴賓車位。比爾·蓋茨不同意,他的朋友說:“錢可以由我來付。”比爾·蓋茨還是不同意,原因非常簡單,貴賓車位需要多付12美元,比爾·蓋茨認為那是超值收費。比爾·蓋茨在生活中遵循著他的那句話:“花錢如炒菜放鹽一樣,要恰到好處。鹽少了,菜就會淡而無味;鹽多了,苦鹹難咽。”

是比爾·蓋茨小氣,吝嗇到已成為守財奴的地步了嗎?當然不是。事實上,比爾·蓋茨並不是那種慳吝的守財奴,相反,微軟員工的收入都相當高。而且,他還為公益和慈善事業一次次地捐出大筆善款,他還表示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95%的財產捐出去看來,這位世界首富跟那些“一擲萬金、擺譜顯闊”的富翁迥然有異。

啟示:真正節儉的人有能力講究奢侈,但是他們從內心裏並不願意這樣做。這樣的人才是具有節儉美德的。節約體現的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成熟與理性的生活方式。現在流行一個新名詞:新摳門主義。在現在的都市中湧現出一群人,他們的收入也算可觀,可是在消費上卻精打細算。該花的錢,出手大方;該節儉時,則必須節儉,日子過得津津有味。

時下,人們所說的摳門不再是過去的那種節約一度電、節省一分錢的概念,也不是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口號,而是對過度奢侈和煩瑣的一種摒棄,崇尚的是一種簡單生活。人們不是以不消費或減少消費為節儉標誌,而是在正確的理財理念下用盡量少的錢獲取盡量多的享受,滿足盡量多的需求。

教會孩子理好財,必須從做好一點一滴的節約開始。點點滴滴的節約,事情雖小,但意義很大。它一來培養了孩子節儉理財的良好習慣;二來也是積水成淵,幫助他們修建財富的渠道。讓孩子學會理財,要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節儉做起。

給世界裝上車輪子的人

引語:亨利· 福特,世界著名的“汽車大王”。他終生致力於機械製造,用自己的發明和創造為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創造了大眾汽車這一品牌,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方便。

由亨利· 福特創建的福特汽車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企業之一,該公司推出的T型車和第一條流水線帶來了世界汽車工業的革命,福特也因此被譽為“給世界裝上車輪子”的人。

1999年,枟財富枠雜誌將亨利· 福特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企業家”,以表彰他為人類工業發展所作的傑出貢獻。成功學大師戴爾· 卡耐基和拿破侖· 希爾也將他推崇為人類曆史上最傑出的企業家。

1891年9月25日,福特帶著妻子,告別了家鄉和親人,來到了底特律。福特受雇於著名科學家愛迪生創辦的愛迪生公司,擔任夜間值班工程師。兩年後,他又晉升為主任技師。每天下班後,他都來到屋後放煤炭的工作場,埋頭於汽油引擎的實驗。1896年6月4日淩晨3點,福特親手製造的第一輛“不用馬拉的車”終於完成了,造車場就在屋後的小磚屋裏。

福特和他的兩名助手釘上最後一顆鉚釘後,壓抑不住興奮,高喊起來。他們像贏得了一場重大的比賽一樣,相互擊掌慶賀。福特迫不及待地要到外麵試車,但車體比房門大得多,根本無法推出去。他毫不猶豫地取來一把斧頭,向小門兩側的牆上砍去。

福特跳上駕駛座,親自駕駛著他的第一輛汽車開上了大街。福特的這輛汽油機“四輪車”,在當時簡直是一個“怪物”。福特成功地駕駛著他的“怪物四輪車”跑了十幾公裏。當時,歐美地區流行賽車,誰要在賽車中得勝,誰就能一舉成功。福特想出了一個一舉兩得的計劃,就是設法用自己的車參加賽車比賽並獲勝,這樣既可製造出更好的汽車,又能獲得他人的支持,有助於自己事業的早日成功。因此,福特決定製造一輛世界上最堅固、速度最快的競賽用汽車。

第二年夏天,福特終於造出了第一輛賽車。它具有25馬力,車體輕、速度快,直道上行駛可達每分鍾1英裏。福特親自駕車參加底特律賽車比賽,參加的項目是汽油車10 英裏競賽,而對手是憑賽車活動稱霸的克利夫蘭汽車製造商溫頓,很多人都為福特捏了一把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