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他是如此這般地堅信著。
國中一年的他給自己的計劃書交了一張滿意的答卷。他自稱:“一絲不苟的理性偏離不了軌道。”當然,這其中略有些瘕疵是非人力因素。他給自己的定義詞句倒也算賣弄,這種是而非的句子正是這般年齡最好奇使用,顯得自己與身邊那些個隻會看漫畫玩電動的同年人不是一個層次的知性的人物。
這些字眼也不是他發明的,自從在奧林匹克數學賽上贏得一台電腦可以上網後,他的眼界與詞彙大量增加。那當然不是鬧著玩兒的,有些時看起來連老師也是落伍的愚笨的。
不過,他內心是如何想卻並不表現在外表上,他依舊是對老師學長恭敬有加。但骨子裏是藏有鄙視的,在他眼裏出身權貴、富裕的世家子弟隻是爭相開屏的孔雀。尤其以那位老找他麻煩的學生會長為例子。他與學生會會長結怨理由極其簡單,由於當時他是以新生第一名入學,即將禦任的前會長遊說他來繼位。其實當時,他是有些心動,隻不過貧民在這兒立足處太小,隻包含他所坐的課桌那窄窄的位置,看清形勢的他斷然拒絕。自然地,這一舉動惹惱了削尖腦袋想坐上這位置的眾人。
老師們是喜愛他的,受慣了那些出身不凡之學生的張揚,平民的孩子顯得可親多了。
藤原誌吾與同學們的關係冷淡得接近零度。原因當然在於雙方不產生互動就沒有交集。隻能說彼此是視而不見了。
身體素質好,運動足量的他比同年人高大了些,在教室自然是添居未座。飲食粗糙的他硬是比這些精致細膩的少爺小姐們健康,這也不得不說一句:“上帝把這個給你,而把別的給了他人。”當然,他並不信上帝那類洋神。
名校比普通都立學校無論從設施還是教資高了不知多少層次。當初他的決定是對的,好的教育是給未來鋪磚哩。
無論他如何低調,他還是引人注目的。
骨子裏的清高隻能在暗夜留給自己鄙視他人的本錢。
他得在這學園生存下來,他采取的方式是得到校方的認同。校方讚助貧困學生不是學校這個機構產生的金錢,而是個別私人股東自掏腰包形成的體製。學習優良的貧困子弟光是東京就多不勝數,何況紫式學園麵對的是全國招生。成績優秀並不是藤原誌吾進入紫式學園的主因,他運動方麵也有極大的天份,也就是說紫式學園某一股東看中他,願意在他身上投資是由於他全麵發展,不是關在房間讀死書的人。大多數會讀書的人運動並不強,就算強也不會強到藤原誌吾的程度。
藤原誌吾目前沒有興趣知道誰才是讚助他來紫式學園的長腿叔叔。他認為等自己能力足夠的時候才去尋找對方給予一定的回報。現在嘛,知道那麼多也沒必要,給自己增加煩惱而已。
藤原誌吾運動項目拿手的有幾項,分別是田徑、足球、籃球、網球。以他的年齡來說,這是不得了的全麵發展。他獲得過國小足球最佳前鋒與網球十二歲以下少年組東京都的優勝。
根據校方開出的條件,他可以不參加社團活動,但必須以救火隊員的身份參加重大比賽。在一所學校,運動好比成績優秀更能引人注目,無論出身如何,少年的心態總是雷同。
階級的劃分在運動場上是不存在。隻要夠強夠優秀就能得到足夠的關注與崇拜。後續就是國中一年在運動場上有活躍表現的他在來年的二月十四日收到可以開店鋪份量的巧克力。鋪天蓋地而來的情書使人不早熟也不成。別的學生才一米四左右時他就有了一米六以上的身高,在同年人中他不得不鶴立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