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一)
2010年的三月一過,新聞中就再沒有出現過何致遠父親的任何消息。
我的退出,大概真的有效吧,沒有再讓他為難,沒有再打擾他的生活。
高中時代孟喆和珺的故事告訴過我,一個人,忘記另一個人,舍掉一段愛戀,似乎並不需要太過長久的時間。
然而,我卻至始至終做不到。
痛苦的想念,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仿佛藤蔓一般,爬滿了整個心房,變成一層堅硬的殼,保護著所有的記憶,不曾褪色的記憶。
(二)
這是我在北京的第七年。
地鐵人滿為患,公車又總被堵在半途,的士司機常常拒載。去年霧霾流行,大家人人自危,帶著防毒麵具出行。從校區出來,總感覺自己在戰區生活。地價越來越貴,在Y城能買一套房的資金在北京隻能買一間小小的廚房。
但,我似乎也沒有很在意,我隻是覺得,這裏有他,有他就是我的全部。
2012年7月,我正式從S大畢業,已經把簡曆海投出去,準備在北京找份工作。
一家證券公司人力資源部的招聘主管問我,你父母是幹什麼的?我認真做答,雖然疑惑自己找工作和父母有什麼關係。
他晃晃腦袋,嘴角露出輕蔑的笑意。又問,你家裏親戚都是幹什麼的?
親戚?我不解。
小妹妹,你知道以你的資曆我們能安排什麼崗位給你麼?
我搖頭。他輕蔑的笑意越來越濃。
客戶經理。我們會安排你去銀行或者其他地方賣我們的理財產品,一般情況下,你認識的人,親人也好,朋友也罷,才是最大的潛在市場。每多賣一份,就多一份提成,懂了麼?
再後來,我繼續投簡曆,但會刻意避開經管類的職位。
一家留學機構的主管接見我,問,你認為,我們這種工作,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
我迷茫。
你再想想。他似乎對我的英語成績還算滿意,不想這麼快放棄啟發我。
我接著搖頭。
錢啊,當然是錢。我們同搞銷售的沒有任何區別,他們賣的是商品,我們賣的是留學機會。我們為他們創造機會,他們給我們錢,我們賣的越多,錢就越多,懂了麼?
最後,我終於明白,無論什麼樣的工作,無非都是為了錢的買賣。
我哪裏都沒有去。我沒有再找工作,搬去徐徐姐的公寓借住。
2012年底,我開始準備考研。為了留在這個城市,我報考了T大的經濟學專業,綜合類大學經濟專業的分數線還不那麼嚇人。
轉眼之間,徐徐姐變成部門主管,各地出差,一年沒幾天在北京逗留;左舒和小京都跑去歐洲留學;樂樂回故鄉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大家都離開了這裏,隻剩我一個人。
樂樂說,澄,咱們這種程度,回家最好啦。回家可以考銀行,一考一個準,何必和大首都死磕?
我隻是想,再多待一會兒,哪怕,僅僅兩年。
(三)
2013年9月,我來到T大,從企管轉到經濟學專業。這一年,我二十三歲。
宿舍一共兩個人,我,還有一位金融專業高我一級的學姐,晨晨姐。
晨晨姐一邊在一家國有控股的證券公司工作,一邊在T大讀金融在職碩士。畢業論文開題之後,她按照計劃辦了婚禮。工作,學習,還要照顧家庭,晨晨姐不是一般的女漢子。學校有事的時候她會在宿舍住,如果工作太忙就回家住幾天。
所以,空蕩的宿舍裏,常常是我一個人盯著電腦寫課題、寫報告,然後用韓劇和美劇來消磨孤單的光陰。
2014年的初冬,雖然每天都在勤奮於畢業論文開題報告,但最後還是被老師斃掉。老師通知我,寒假不準早回家,什麼時候改完,什麼時候回。
大冬天,我貓在宿舍裏看韓劇和韓綜,報告實在改不下去。
我如今的生活,簡單又無聊,兩點一線。經管院的女生零零散散地回家的回家、實習的實習。
宿舍樓空蕩蕩,遇到值班阿姨,她總問我,景澄,你怎麼還不回家。
快了,快了!我打著哈哈。
其實,我哪裏都不想去,生活無比頹唐。
(四)
快到聖誕節,晨晨姐還在加班,我已經有幾日沒有看到她,幫她把晾幹的衣服收進衣櫃,然後一個人去超市,打算屯一箱泡麵在宿舍。
媽媽搬去外婆家照顧外婆。我們從前的房子已經賣掉,此後母親在外婆家的小區裏又購置一套。
母親說這樣的話既方便照顧外婆,又能留給我結婚用。
我勉強扯出一個笑臉,說,男孩娶老婆要房子,我是女生,屬於招商銀行,要房子幹嘛。
媽媽撇撇嘴,這不是怕沒人願意要你麼。
外婆著急,渾說,沒人要,澄澄就和我一起過,我養著她。
周一晚上,我接到晨晨姐的電話,急匆匆的,她說,景澄,你這周到我單位幫我幾天忙,姐姐按實習最高待遇發你工資,薪水加餐補,一天一百八,工作結束姐姐再請你吃飯。
原來,他們財務部門的實習生臨時有事,不能到崗,又趕上年末清算,忙得不可開交,隻好四處抓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