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得門來,林三見三兄妹帶得有客人回家,便迎將上來,得知這道士前來討水喝,忙請道士坐下,並叫過江氏奉茶。這道士倒也不客氣,大馬金刀的坐在林家堂屋之上,接過茶碗,清了清嗓子,指著林笑天對林三說道:“實不相瞞,貧道乃天一宗門下清虛子,今次來到貴方乃尋覓一件物事,不料巧遇令郎,貧道見令郎天資過人,靈脈俱開,端的是修真的良材美玉。所以貧道冒昧上門,希望二位同意令郎隨我上山,入我宗門,以求修仙之道。”
林三聽了嚇了一跳,雖然這古鎮乃西南邊陲之地,林三一家平日卻也在鎮上聽得別人講過這修真之人能長生不老,有移山倒海之能,乃是神仙之流。又眼前此人仙風道骨,不怒自威,心裏便信了幾分。連忙向這清虛子拱手道:“原來是仙師駕臨,多有怠慢,萬望仙師恕罪,且容小人與拙荊商量片刻。”忙把江氏拉到側室,壓低聲音道:“這道人乃神仙之流,今日看上天兒,乃是天兒的福分,依我看不如就讓天兒隨他去吧。”江氏聞得自己兒子被神仙看上,結這天大的緣分,倒也歡喜,轉又想到天兒如去修仙,不知那年那月才能得相見。心頭不由得忽喜忽悲,尋思半響終是猶豫不決。
且說這林笑天在旁聽的清楚,見爹娘走後,好奇的看著那清虛子問道:“您真是神仙嗎,可以讓我看看神仙有什麼本領麼?”,清虛子哈哈一笑道:“你且隨我來。”說罷便長身而起,領著林笑天來到院壩中站定,隻見那道士掐手一引,腳下登時出現一把長約三尺,通體碧綠色的玉劍來,這玉劍懸停在地麵上約三寸處,發出寸餘綠色光芒,仿佛有生命一般。清虛子一步踏上玉劍,麵帶笑意的向林笑天招手,林笑天不由自主的走到那道士麵前,也學著清虛子的樣子踩到劍上,清虛子長袖一揮,叫道:“小娃娃,你可抓緊了。”話音未落,那玉劍便緩緩向空中升去。這林笑天哪曾見過這般手段,隻得緊閉雙眼,兩手緊緊拉住清虛子的衣襟,腳下更不敢挪動半分。這飛劍速度越來越快,林笑天隻聽得耳邊風聲呼呼作響,心中害怕之極。過了片刻,隻聽這清虛子哈哈一笑道:“莫怕,你且睜眼看來。”林笑天戰戰兢兢的睜開雙眼,隻見遠方群山如黛,雲霧蒸騰,腳下虎溪河水猶如一條玉帶流向遠方,古鎮中幾處房舍冒出絲絲炊煙,家中院壩裏兄長與姐姐正蹦跳著對天上指指點點。
林笑天見得此情此景,不由得癡了,心中驚懼之心也慢慢散去,轉念間又巴不得自己也能像這清虛子一般在這蒼穹之上俯瞰眾生,一時間胸中升起一股豪氣,不由得笑出聲來。
一旁清虛子見他如此這般,哪裏不知林笑天心頭想法,自己這次出山,雖然不曾尋得寶物,卻將為師門帶回一名千載難逢的天才弟子,正是失之東隅,得之桑榆。心中卻也是十分得意。不由得哈哈一笑,按下飛劍,朝林家緩緩落去。
剛一落地,就見那林家兄妹興奮地撲將過來,一把把林笑天拉到一旁,嘰嘰喳喳的問個不停。林三夫婦二人早聞得外麵動靜,也站在門前守候,這時江氏眼見這清虛子如此本領,想來今後兒子也能如此這般,哪有不答應之理。
見林三夫婦應允,清虛子大喜過望,心頭一塊大石落地。提出明日便回天一宗,林三江氏雖然不舍,卻又想及長痛不如短痛,罷罷罷,兒孫自有兒孫福,且由他去吧。
入夜,林笑天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一會兒想到可以學得仙家本領,十分興奮;但又想到從此難以見到父母,忍不住低聲飲泣。就在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情之下悠悠睡去。
天明之後,林笑天也像往常一樣先給爹娘請安,江氏卻是抱住兒子放聲大哭,林三站在一旁,眼眶紅紅的,顯然也是哭過了。林家兄妹也聞聲而來,也和母親弟弟哭成一團。那清虛子卻是歎息一聲,走到門外老槐樹下靜靜等候。
不多時,林氏一家送林笑天出來,江氏千叮嚀萬囑咐林笑天到了宗門要注意身體,好好修煉,不可與人爭執。林三卻朝清虛子一稽到底道:“日後笑天這孩子就勞煩仙師了。”清虛子忙把林三扶起道:“這是自然,貧道省的。”
告別完畢之後,清虛子又招出飛劍,拉著林笑天向天空飛去,林笑天回頭向下一看,隻見爹娘兄長姐姐在視線裏麵越變越小,不由得鼻子一酸,險些掉下淚來,心中卻暗自下了決心,以後定要回家來探望爹娘。
清虛子帶著林笑天一路向東急速飛行,越過無數高山城鎮,丘陵原野,終於在傍晚之前,清虛子含笑指著東南方向的一道極其巍峨的山脈對林笑天說:“天兒,那就是我們天一宗的宗門所在之地,也是你今後修煉及生活之地,你可要看仔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