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是人們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經過思維加工而形成的對教育根本性問題宏觀而理性的認識。包括對教育的本質、功能、目的、原則等等的認識。其中,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叫做教育觀念,如質量觀、兒童觀、教學觀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對教育實踐具有認識、預見、導向、調控、評價和反思等多種功能。教育思想表現為知識形態的東西,就是教育理論、教育學說。
人人都有自己的教育觀,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對教育工作起著積極推動的作用,反之則阻礙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對無論是傳統教育,還是蒙台梭利教育中不適合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進行變革和創新,轉化其教育思想,更新其教育觀念是我們幼兒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
(1)以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我們無論實施任何一種教育,其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更新固有的教育觀念、轉變固有的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幼兒教育發展的先導,又是全麵推進當前教育的前提。
教育思想是一個廣泛而動態的概念。每一個社會成員實際上都有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者更是如此,隻是有自覺或不自覺、正確或不正確之分罷了。所以,人人都有不斷學習、不斷端正的任務,使自己的教育思想隨著時代的前進、實踐的發展而不斷進步,並逐步地端正或更新自己的教育觀、教師觀、兒童觀、教學觀,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領幼兒教育教學的改革向更深的層次發展。
教育教學觀的核心內容應該以教師為主導、以兒童為主體。要真正實現這一理念,首先要強化兒童主體意識,要根據教學內容靈活設置不同類型的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其次,教師要始終堅持自己的主導地位,不包辦、不越俎代庖。教師應作孩子學習的引導者和夥伴,帶領兒童在和諧輕鬆的氛圍中完成教學,在廣闊的知識海洋裏暢遊。
以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的作用,可促進幼兒園紮紮實實地推進現行的幼兒教育,為教學課程的改革打下良好基礎。教師必須在教學的實踐中,通過自身的經曆和體驗,使新舊觀念發生強烈的碰撞,經過認真反思,才能實現觀念的更新。我們一旦更新了教育的思想觀念,教育教學行為就會發生根本的變化。
(2)處理好轉化與發展的關係我們要在蒙台梭利教育教學的基礎上,轉化其教育思想、更新、提升其教育觀念的實踐中,處理好以下幾方麵的問題。
——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多年的教育實踐已經表明,非此即彼、走極端的教育改革做法終究是要吃苦頭的。我們應該承認,任何一種教育教學都有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弊端,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十分清醒地認識到:去弊存真、去粗取精才是我們發展教育的應有之義。一句話,對於蒙台梭利教育教學,我們要繼承、要揚棄、也要創新。這也是提升教學、創新教育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比如教學教具的選擇、製作無不體現著各種創造因素。而創新應建立在學習基礎之上。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要從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中汲取營養,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論水平,使教育實踐更具科學性和開拓性。教師對有關理論的學習和借鑒可以減少實踐的盲目性,有利於舉一反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當然,創新不是要全盤否定傳統,而是要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汲取精華並發揚光大。各種教具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優點。創新也並不意味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教具製作應從可行性、經濟性、實用性等方麵來考慮,倡導低消耗、低成本、高使用率、實效性好的教具設計、製作原則。即以最小的代價得到最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