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好主宰者與引導者的關係蒙台梭利教育強調,教師是組織引導者、共同學習者等角色;教師與兒童是一種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諧的同誌式的關係。試想一下,如果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教師能以一個兒童共同學習者的角色,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去,是不是會更有利於兒童主動性的發揮呢?
強調教師引導者的身份,決不是意味著教師就隻能袖手旁觀。事實上,教師作為兒童學習的參與者、組織者,在兒童的學習過程中,仍然有組織、調控的責任和義務。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今的教師角色定位應當向大商場的售貨員學習。現在大商場的售貨員很少貼身式、保姆式的跟蹤服務,他們總是在你猶豫不決的時候才出現。教師也應該在兒童疑惑不解、爭論不休的時候發揮作用。
一句話,教師在教學中,要放手,決不能放任。
——處理好教學內容與教具形式的關係教具在蒙台梭利教育活動中有著積極的作用。我們應該科學、有效地處理好教學內容與教具形式的關係,借以達到教育目的的最大化。
教具的運用是為了達到與幼兒進行信息交流、幫助幼兒獲取知識和能力的目的,而目的的實現同時取決於幼兒自身的經驗水平。因此,教具的運用要充分體現一個“實”字:發揮實用價值、解決實際問題、展示實事內容。實用是說在運用教具時,要根據教學內容、方法,分析幼兒及教學情境的實際需要,考慮教師自身條件和教學特色,善於利用不同教具的特點,讓幼兒在操作和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和能力。實際是指教師在具體操作中,要始終伴隨教學需要而不斷出現教具,同時要注意適量,盡量排除無關信息對教學活動的幹擾。實事是指讓幼兒通過直接觀察和接觸各種有益的事物,獲得直接經驗,並在特定的氛圍中體驗和感知事物,收獲知識及能力。
——處理好創新與發展的關係創新是時代進步的要求,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對教師從根本上更新觀念的必然要求。隻有從思想上更新了觀念,才能在工作中真正實現對現有教育的創新。在知識量飛速增長、信息不斷更新的今天,教師更應當把學習作為一個長期的,永不間斷的工作來做,不僅從書本中學,而且從實際教學中學,從他人身上學。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教師才能有進步、有創新。具體說來,更新教育觀念就是要求教師對兒童、教學和教師自身有一個正確的、科學的認識,建立新的兒童觀、教學觀和教師觀。
轉化其教育思想、更新其教育觀念,說白了是對已有的教育中不適合本園的方式和方法進行改革,不是對其根本的否定,而是在揚其教育思想精華的同時,選擇最適合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健全、完善並提升各項教育製度。
隻有繼承和發揚其教育思想精髓,並在吸收其先進教育理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教育才能得以順利的發展,才能真正提高國民的根本素質,實現中華民族的新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