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 園所特色的沉澱與定位(1 / 3)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教育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化,北京市100%的機關、院校、園所全部進行了體改。跟隨幼教改革發展的步伐,我們中國農業科學院幼兒園從2000年初,引進了蒙台梭利教學法,這個高水平、示範性園所的建設項目,是促進幼兒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重要戰略舉措。我們以創建示範性園為契機,認真審視了50多年來的辦園積澱和幼兒教育的發展態勢,進一步明確園所定位和發展目標,確立“創特色,鑄精品”的發展思路,重新調整幼兒園的戰略架構,以積極的姿態進行示範園的創建工作。

(1)找準定位,明確方向建園50多年來,在中心領導的支持下,農科院幼兒園以“提高幼兒教育教學質量求生存,深化內部管理體製改革促發展”的總體發展思路,引進、確立蒙台梭利教育教學體係的定位,建立了適合本園運行的有效機製,在把握正確的辦園方向的前提下,搶抓機遇、遵循規律、健全製度,把教師和幼兒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這一定位進一步明確了“培養什麼樣的社會公民?為誰服務?”等一係列事關園所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問題。

我們也隻有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教育發展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和發展空間,才能在競爭中發揮自身的優勢,才能尋求到園所生存和發展的最好途徑。從而用科學務實的理念做好幼教最佳銜接工作,為個人及社會的全麵發展培養有用人才。

(2)突出特色,打造精品我們經過50多年及近十年的幼兒教育的積累和沉澱,園所蓬勃地發展起來,但同時,我們清醒地意識到,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園所要生存,要發展,就一定要促進自身辦園特色化,沒有特色就沒有市場,就會失去活力和希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總體規劃要求,結合園所自身實際,堅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走自己的辦園之路。

——規劃和建設上的小園所大氣派特色園所是幼兒教育的載體,園所環境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是幼兒園辦園理念的折射,是辦園者思想的體現,園內一景一物,一磚一石,一樹一木都浸透著文化,記錄著曆史,陶冶著師幼的情操,激發著他們對人生、生活的靈感和悟性。

我們的園所環境美麗而寬敞、充滿田園氣息,園內中心有一個操場,每個活動室的門都麵向操場,以增加各班幼兒間的互動機會。家長牌上介紹項目活動的主題,以便合作參與。還十分注意空間的安全和兒童認知、社會性發展的空間,有大片的鏡子,供孩子們徜徉在其間,認識自我,發現自我。

——師資隊伍建設特色多年來,我們采取多種渠道對職工進行在職培訓,人員整體素質顯著提高。目前,一線教師中6位大專以上學曆(含在讀)五人取得蒙台梭利教師證,兩人參加廚師西點培訓,並有10人持獲美國MIA證書,或AMS教師證書,有7位MIA教師在園實習。我們對蒙台梭利實驗班的教育工作深入探究,嚐試著與本園實際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為園所的發展增強了人才資源優勢。

在培養師資隊伍的同時,園所努力營造人性化的和諧氛圍,讓教師心情舒暢地從事教學工作;建立起“事業留人、環境留人、機製留人、感情留人”的用人機製,在對待人才上,不是簡單地考慮人才能為園所做什麼,而是為人才的成長和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和條件,使人才能夠自主創新幹事情,化被動為主動,從而實現人才和園所的共同發展。

——教學課程建設特色園所按照“教、學、做三合一”的要求,對傳統教學體係進行優化,整合課程內容,重構課程模塊,突出能力培養主線,強化專業技能訓練,有效地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還需要建立起精品、優秀、合格教學課程的架構。

——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特色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是幼兒園改善辦園條件、彰顯辦園特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點。結合自身具體情況和幼教人才培養的需要,我們有了建立實訓、實習基地的規劃,並在2007年9月,順利獲得美國華盛頓州蒙台梭利協會(MIA)批準,成為北京市第一所MIA蒙台梭利教師實習基地,滿足了定崗實習及蒙台梭利教師實踐鍛煉的需要。園所因此特色而經常性地接待各省、市、地區幼教界同行的參觀,極大地促進了園所工作的開展。

——教學管理特色在辦園過程中,我們始終注重教學質量的提高,建立相對完善的園所教學質量監控體係,形成有效的自我監控和競爭激勵機製,通過對教學質量的目標管理、過程監控、信息反饋,來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控製,並以此促進了園所幼兒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全麵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