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流芳盡管刁蠻,時間觀念卻挺強的,每天六點半,一刻不差地背起掛滿小飾物的書包,從褲兜裏掏出一款漂亮的MP4,一左一右將耳機塞進耳孔,欣賞著S.H.E的合唱歌曲回家了。這時也該吃晚飯了,劉流長和章第中便奔赴學生食堂。開始幾天,李偉民安排劉流長從食堂往圖書樓買一日三餐,後來看實在不方便,才允許他倆一同去食堂吃。飯票是李偉民包辦的,橡皮筋捆著厚厚的一匝,足夠用一陣子了。食堂在一棟三層樓上,樓口掛著一副長聯:
惜菜飯粥米,沉木兒女諳知飽暖非易事
愛桌椅杯盤,一中學子熱心母校如家園
每層樓分布有七八個餐廳。劉流長和章第中去的時候,就餐的人已稀少了,飯廳外陸續出現了晚讀的身影。等他們吃過晚飯,夕陽映照下的整個校園,全部操場,所有空地,各個角落,早就均勻地散布了身著校服的男女,或坐或站,或靜或動,一律手握書本,全都琅琅有聲,目不斜視,神情專注……這樣數千學子構成的宏大嘈雜而又互不相擾的朗讀場麵,曾被熱心的記者驚呼為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奇觀,拍攝成了壯闊無比的鏡頭,一次又一次在縣、市、省及中央電視台播報過。但章第中身臨其境,內心還是激蕩起與看電視截然不同的震撼,因而不由得對迫在眉睫的高中生活滋生了些許向往,些許擔憂。
章第中想在朗讀的陣勢裏走走看看,可凡事熱情大度的劉流長一反常態,不僅不願陪他拋頭露麵,而且急急催促回了住處。章第中隱約感到劉流長的舉動中似乎隱藏著什麼秘密,可一時半會兒又想不明白。
一直按部就班過到第九天,章第中才通過李副校長的手機,跟父母通了一次話。在手機陸續進入了普通百姓家的時代,父親因為收入有限,一直沒考慮買這個奢侈品,隻給母親經營的服裝店裏裝了公話,賺得的利潤差不多剛夠家裏的話費支出。章第中不清楚這次通話是誰的約定,反正李偉民來圖書樓看他的時候,拿出漂亮的手機,撥了服裝店的電話,讓他跟父母聊一聊。
手機裏最先出現的當然是母親的聲音。母親打電話的語言向來少而精,簡單地問過兒子的近況,“咱家的麥子熟了,我要跟你爸回去收。”
“那我明天回家,還要給姑姑幫忙。”不幸而可憐的姑姑,是章家人永遠的牽掛。
“你還是好好看書,今年天旱,麥子沒啥收頭;姑姑家有你爸和你三伯幫忙就行了。”
其實即使在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暑假,父母不管多忙多累,每天都要雷打不動地安排章第中晨讀一個多小時的書,或英語,或語文,或其他,在小院後的樹蔭下高聲朗誦。
母親已經將話筒轉給了父親。父親的話更簡潔,隻說兒子如果想家,或者在一中有什麼不方便,就趕緊回榆樹坡。父親似乎還想叮囑什麼,沉吟片刻又不說了。父母的聲音聽來很親切,令章第中確實想家了,畢竟,這是他出生後第一次離別父母。日漸長大的他,近幾年暑假已經能幫父母不少忙,收割,打碾,揚場,毒辣辣的太陽下,飽嚐了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味道。
由此他又不由得想到了姐姐章詩伊——姐姐在省城的一所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後,通過全縣統一招考,被分配到鄉下村學當代課教師,三年試用期每月隻領二百元生活費,可人一天比一天洋氣、嬌貴,沒指望替父母什麼勞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