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幸逢百花節,林如海萌生了到街市遊玩之念,遂與賈敏商議道:“夫人,你看今日春光明媚,正是踏青的美好時節,咱們一家上街走走可好?”
賈敏溫柔地看了夫君一眼道:“也好,正好可以領黛玉和卓玉見見世麵,開心開心。”
夫妻二人正敘說著,門外就傳來一聲脆生生的呼喚:“娘,今天外麵好熱鬧呀,我們能不能出去玩耍一番哪?”
林如海看著夫人笑道:“你瞧瞧,到底是一家人,都想到一起去了。”說罷,就走到了門口,掀開了門簾。黛玉蹦蹦跳跳地走了進來,身後跟著靈秀領著黛玉的弟弟卓玉。黛玉今年雖然才剛滿十歲,但已然是一幅閉月羞花的容貌了,隻是身材略微羸弱了些。雖如此但也不影響她活潑開朗的天性。
林如海笑著對女兒說:“我和你母親正商議此事呢!”
賈敏接過話頭說:“是呀,我們一家人都有此意呢!”
“我也要去,你們幹什麼可不要丟下卓玉呀!”一旁的卓玉也奶聲奶氣地說。卓玉今年剛滿四歲,長得天庭飽滿、地闊方圓,虎頭虎腦,煞是惹人喜愛。身體看上去到比姐姐強壯不少。
“自然要帶卓玉去呀,到哪裏也忘不了我的好弟弟卓玉呀!”黛玉說罷,就走過來疼愛地抱了抱弟弟。
林如海道:“夫人你也收拾一番,我出去讓林中準備車馬去了。”
賈敏回說道:“夫君你且先去吧,我和靈秀這就趕快收拾,一會我們在前廳等候你。”
說罷,林如海夫妻二人便各自準備去了。黛玉便拉著弟弟向前廳走去。
剛走出門,迎麵碰上了捧著藥碗的雪雁,雪雁小黛玉一歲,是一個孤兒,兩年前和父母從山東逃荒到姑蘇城,父親給人打短工,卻不幸在一次意外中摔死,母親悲痛欲絕,又染上了重病,當時她們母女欠下旅店房費,被店主趕出門外。在一個雨夜裏,雪雁的母親就這樣在饑寒交迫之中帶著對女兒深深的眷戀和不舍,追隨雪雁的父親於地下了。留下雪雁一個人孤苦伶仃地在雨夜中幾乎流幹了眼淚。也是從這一刻起,隻有七歲的雪雁似乎一下子就成熟起來,天亮以後,她擦幹眼淚,頭插蘆葦,賣身葬父。
那日清晨,恰巧林如海辦事從此經過,看到這一可憐場景,不由淚濕雙目,當下就掏出銀兩,派人找了最好的棺木,厚葬了雪雁的母親。雪雁見遇到了如此的大善人,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不住地磕頭道:“多謝大恩人葬母之恩,此生就是當牛做馬也要報答恩人的大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