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密集式烘烤的研究和創新發展(1 / 1)

近幾年,我國密集式烤房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在主要規格與關鍵設備配置和能源消耗方麵的研究發展迅速,而且迅速投入生產應用。

首先是在加熱設備方麵,我國主要以煤為供熱源,研發的燒散煤自動加煤或自動送煤的燃燒係統和溫濕度自控係統,在全國快速發展;各地研發的特種材料的換熱器(包括耐火材料、陶瓦材料和陶瓷材料等),換熱效果良好,堅固耐用,成本降低,發展勢頭迅猛。同時,利用熱泵加熱和冷凝除濕原理,研發的高效電熱烤房,熱效比達到1∶5,在生產中示範建造和運行成本低,工況穩定,自控簡便,安全可靠,且無任何環境汙染。其次,密集式烤房風機電機的配置,實現了供風合理而且節能省電。相同烘烤能力烤房配置的電機,由引進技術設備的3.0~4.5kW,降低到1.1~3.0kW,滿足煙葉烘烤需要。另外,普通標準化烤房改造為密集式烤房有長足發展,而且成為今後幾年我國烤房發展的主體。雲南、貴州、福建等主產煙區以原有普通標準化烤房為基礎,配置整體加熱設備或非金屬材料換熱器,成功實現了立式密集化改造,其他產區在普通標準化烤房基礎上增大熱風循環風機、裝配溫濕度自控設備,實現烘烤溫濕度自控或半自控。再者,在烘烤節電節能技術方麵,采用變極或變頻技術,開始應用於密集式烤房的熱風循環風機和其它用電設備,使烤煙耗電量由0.60~0.80kW·h/kg降低到0.30~0.50kW·h/kg,反映了明顯的節電效果。此外,在編煙(夾煙)設備、煙葉回潮設備等方麵,都有新的技術突破。

普通烤房的烘烤理論和工藝曾經有很多研究。密集式烤房的烘烤理論與普通烤房相同,但在裝煙密度和通風方式方麵卻與普通烤房差異很大。根據其"裝煙密度大、強製通風、熱風循環、烘烤過程溫濕度自控"的特點和技術核心,日本的研究提出了密集式烤房烘烤過程適宜的通風速度為0.2~0.3m/s,成為密集式烤房風機配備的基礎參數。我們通過對密集式烤房的裝煙密度對煙葉生理生化特性和烘烤質量影響的研究,提出最適宜的裝煙密度為60~70kg/m3;通過對密集式烤房烘烤各階段溫濕度條件對煙葉生理生化特性和烘烤質量影響的研究,確認烘烤各階段最適宜的溫濕度環境條件,從而提出了相應的烘烤工藝原則,並成功地應用於溫濕度自控設備。

這些研究成果結合廣泛實踐示範驗證,使密集式烤房及其相配套烘烤工藝逐漸完善成熟,成為烤煙生產健康、安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設備和技術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