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烤煙烘烤技術規程(3 / 3)

6.1.2定色階段

6.1.2.1煙葉變化控製:50℃以前使煙葉達到黃片黃筋小卷筒,54℃穩溫到煙葉大卷筒。

6.1.2.2幹球溫度控製:幹球溫度先以平均每2~3h/1℃的速度升至45~48℃(一般下部葉45℃左右,中部葉45~47℃,上部葉47~49℃)保持穩定,延長時間,使煙葉煙筋變黃,失水達到小卷筒,然後以1~2h/1℃的速度升溫至54~55℃,穩溫8~12h,達到葉片幹燥。

6.1.2.3濕球溫度控製:隨著幹球溫度上升,濕球溫度逐步上升且穩定在37~39℃。

6.1.2.4風機操作:密集式烤房風機連續高速(單相電機2900r/min或三相電機1450r/min)運轉,當各層的葉片已基本幹燥後,可轉為低速(單相電機1450r/min,三相電機560r/min或960r/min)運轉。

6.1.3幹筋階段

6.1.3.1煙葉變化要求:烤房內全部煙葉主脈幹燥。

6.1.3.2幹球溫度控製:以每小時1℃的速度由54℃升溫到65~68℃保持穩定,直到煙葉完全幹燥。

6.1.3.3濕球溫度控製:在幹球溫度達到60℃以前,保持濕球溫度39~40℃;60℃以後逐漸關小進排濕口,減小通風量,保持濕球溫度40~43℃。

6.1.3.4風機操作:密集式烤房風機由高速(單相電機2900r/min或三相電機1450r/min)變低速(單相電機1450r/min,三相電機560r/min或960r/min)連續運轉,直至烘烤結束。

6.2含水量多的煙葉烘烤

6.2.1變黃階段

關嚴進排濕口,風機低速(單相電機1450r/min,三相電機560r/min或960r/min)到高速(單相電機2900r/min或三相電機1450r/min)運轉,在幹球溫度38~40℃,保持濕球溫度36℃左右,使煙葉變五成黃,葉片變軟;之後升溫到42~43℃,逐漸開啟進排濕口,風機連續運轉,保持濕球溫度穩定在36℃左右,使煙葉變至八成黃左右,主脈變軟。

6.2.2定色階段

加大燒火,逐漸開大進排濕口,密集式烤房要高速(單相電機2900r/min或三相電機1450r/min)連續運轉風機,以2~3h/℃的速度將幹球溫度升至45~48℃,使房內煙葉全部變黃,50℃達到小卷筒,54~55℃穩溫到大卷筒。保持濕球溫度36~38℃。

6.2.3幹筋階段

同6.1.3。

6.3含水量少的煙葉烘烤

6.3.1變黃階段

關嚴進排濕口,風機低速(單相電機1450r/min,三相電機560r/min或960r/min)運轉,在幹球溫度34~36℃、濕球溫度33~34℃穩定,使煙葉葉尖變黃,之後升到39~40℃,保持幹濕球溫度差2℃左右,使煙葉變黃到九成後升溫到42℃,使濕球溫度保持37℃左右,烘烤到主脈發軟。當普通烤房濕度不足時及時給烤房內地麵潑水補濕。

6.3.2定色階段

逐漸開啟進排濕口,風機連續運轉,加大火勢,保證溫度以3~4h/℃的速度升至47~49℃,保持濕球溫度37~38℃,延長時間使房內煙葉全部變黃,在50℃達到小卷筒,54~55℃穩溫到大卷筒。

6.3.3幹筋階段

同6.1.3。

6.4回潮和堆放

6.4.1回潮

6.4.1.1方法

自然回潮:在烤煙季節空氣濕度小的情況下,煙葉幹筋後停止加熱,待烤房溫度降低到45~50℃時打開裝煙門和進排濕口,使煙葉自然吸潮達到要求的水分標準,或將煙葉出房放置於地麵使其自然回潮。自然回潮適用於普通烤房和密集式烤房。

密集式烤房人工回潮:烤煙季節濕度小的情況下,在煙葉幹筋後,烤房溫度降低到40~45℃時,向烤房和加熱室地麵潑水,然後打開風機通風,同時水管向爐頂、爐壁及散熱管外壁上慢速噴注清水,使所產生的蒸汽回潮煙葉。若回潮當時火爐火管已明顯回冷,要用柴草重新燒一段時間的中小火促進水的汽化。經2h左右實現煙葉回潮。

地窖(潮房)回潮:將烤幹後煙葉出房後掛置於地窖(潮房)內,密閉保持房內較高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必要時向地麵灑水),使煙葉吸水回潮達到要求的水分標準,防止回潮過度。

6.4.1.2水分要求:15%~17%。

6.4.2堆放

6.4.2.1堆放地點

煙葉堆放地點要幹燥,不受陽光直射,遠離化肥、農藥等有異味物質。煙堆下部要架設防潮層。

6.4.2.2堆放方法

不同烤次、不同部位的煙葉分開堆放。

不同炕次(房次)、不同部位堆放在一起時,需作明顯的標記。

堆放時葉尖向裏,葉基向外,疊放整齊,個別濕筋或濕片煙葉必須剔除。

堆好後用塑料薄膜、麻布等蓋嚴,並覆蓋遮光物。

煙垛長寬根據需要確定,高度不超過1.5m。

6.4.2.3煙堆檢查

定期檢查煙堆內溫度,若堆溫超過37℃必須打開煙堆,將煙葉放在通風陰涼處降低水分,然後再行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