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寺格局與江南寺院大致相仿,呈三進,全寺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羅漢堂、藏書閣。
天王殿正中麵朝山門的佛龕供奉著彌勒佛像,佛像袒胸露乳,趺坐蒲團,笑容可掬。兩側則是身披重甲神采飛揚的四大天王彩塑像。殿內空地整齊的擺放著黃色蒲團,香案上則歸置著香爐、貢品等諸多用具。
羅漢堂呈列著形態不一,虎虎生威的五百羅漢。此外,院中有丈餘長寬的石刻,雕有各式花卉魚蟲,栩栩如生。
藏書閣是最後一進院落中的三層小樓,樓前設方形水池,水池鋪滿碧綠荷葉,養著錦鯉,並假山堆疊,頗有江南韻味。
另有東西跨院,廂房數間,用作遊客休憩住宿之地。
剛過卯時,天微微泛起魚肚皮般的白色,僧人們已經在德清大師的主持下,開始了早課。早課地點設在天王殿的側殿,僧人們身披袈裟,敲擊木魚,誦經拜佛。整齊劃一的聲音回蕩在南山,而晨光中的寺廟愈顯得巍峨莊嚴,井井有條。
因燒香拜佛講究誠心,穆老夫人帶領著孫兒孫女戒葷吃素三日,又仔細沐浴,生怕衝撞了佛祖。
這日,穆老夫人醒得極早,並讓丫鬟喚醒了尚在熟睡的林爍與林妍。
林爍歇在東廂,一個骨碌利落的起身梳洗,倒是林妍,嘟著嘴不情願的鬧了好一會才起來。
待整理好出來時,山門剛開,僧人們的早課也剛剛完畢,老夫人左右手牽著二人,入了正殿。
正殿一側站立的是德清大師以及他的幾名弟子。
眾人行過禮之後,老夫人燃了九隻清香,左手緊持,待火苗旺盛之際,將香舉至額頭一般高,嫋嫋青煙中,老夫人隻覺得彌勒佛像正似笑非笑的看著她,好似熟知她心內所求。老夫人理了理心緒,心生敬意,心中默念:
弟子穆敏,自出嫁後相夫教子,又苦心教養孫兒孫女至今,現求佛祖保佑,佑我林家平平安安!誠摯的拜了三拜,之後將香插到桌案的香爐內。
林爍跟林妍也似模似樣,雙膝跪在蒲團上,雙手合什,甚是乖巧。
身後已經有嬤嬤捧出一件極好的白玉護身符,這玉雕工細致,質地細膩,光澤柔和。嬤嬤又將林旭的姓名生辰八字隨紙附上,用紅錦囊包裹好,並隨喜一份,雙手恭敬的遞給僧人。
僧人手持托盤,小心接過,一並置於佛前,德清又念經數篇,算是開了光。
弄完這些,老夫人嚴肅的麵孔上才有絲絲笑意,又一次施禮道:多謝德清方丈了!
德清還禮:老夫人客氣。
林爍林妍年紀尚幼,玩心重,又因前幾日被祖母下令不許在寺內亂走,便隻能四處張望。隻見佛像莊嚴,壁畫精美,欣賞起來倒也沉迷其中。
片刻,老夫人便領著二人離開了正殿。
此時山門大開,前來上香還願的人絡繹不絕,整個寺內青煙繚繞,直衝雲霄,各式叫賣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
林妍素來愛湊熱鬧,便可憐巴巴扯著祖母的一角,滿臉渴望,一副生怕被拒絕的模樣。
祖母允了,林妍便拍手嬌笑不已。
幾人前行出了山門,隻見門外的空地上,已經有眾多攤販擺放著要出售的物件,有用野草編織惟妙惟肖的小動物;也有做工簡單但小巧精致的木簪木梳,或者自家縫製的形狀各異、香味濃烈的香包等物。
摩肩接踵,人聲鼎沸,這已然是一個小規模的集市。
林妍自小教養在家中,很少出街,這會見到了自是興致高昂。
林妍東瞧瞧西望望,正高興著,隻聽見遠處傳來一句清脆而又熟悉的叫賣聲:瞧一瞧,看一看,新摘的野果,不甜不要錢!
林妍循聲望去,隻見竟是那日烤魚的小姑娘。她很是高興,撩起裙裾,踮起腳尖,徑自穿過人群,直奔而去,倒把哥哥跟祖母甩在了身後。
這叫賣的小姑娘正是顧曦。這幾日她吃不香睡不好,整日想著姑姑那夜欲言又止的神情,竟提不起精神去做其它事。她後來也有細細追問過,奈何姑姑竟左右而言它。她也隻是個六歲多的女童,即使再聰慧,一時之間也沒有辦法。這不,今日還是姑姑親自催她去采摘去寺廟內售賣野果呢!
隻是今天運氣似乎不太好,扯嗓子叫賣了大半個早晨,一個也沒賣出去,她正垂頭喪氣的,隻見眼前一個人影倏地擋住了攤位。
一抬頭,她就看見了站著的林妍。
兩人見了,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曾開口。僵持了一會,兩人同時撲哧笑了。
顧曦先開口:怎的又是你,我今日可沒有魚兒給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