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便裝巡訪泥陽城 主屬共飲暢懷意(3 / 3)

皇甫嵩看到傅燮,頓時一陣心裏大安。傅燮是北地郡靈州人,其實靈州早就不存在了——被羌胡占領。但自己何嚐不是如此呢?本是安定郡朝那人,同樣老家被北地胡占領,原安定郡與北地郡一樣南遷,隻是遷到了扶風郡。看到傅燮,皇甫嵩不僅生出惺惺相惜之情來。

傅燮此人口才、韜略不凡,隻是脾氣有些倔強,後來朝堂上敢於說真話怒叱司徒。但就因這脾氣不被權貴們所待見,最後被驅除在外為太守守城,落了個與城同亡,可悲可歎。

隻是目前其人還未成氣候,如果自己能夠稍加留意,將其留在身邊,也許就不會讓悲劇重演了,但願如此吧。

兩人擺桌用餐之時,皇甫嵩將城中巡訪所遇到的事情,向對方簡單敘說了一番,來征求對方的意見。

傅燮立刻拱手道:“大人,您所言之事,下官已有所體察。大人來此時間不足月餘,公務繁忙。這些事情,正是下官所擔憂的。不知大人有何治理之策。”

皇甫嵩擺擺手道:“南容老弟啊!不是說不要拘禮了嗎?叫我義真就行了。這些事情,正是我所擔憂的。南容老弟足智多謀,定有妙策,不妨一敘。此間隻有你我二人,不用擔心什麼。”

“義真兄,如今城內頗為混亂,迫近前線,流民橫生。南容以為,治民必先治吏,治匪必先練兵。流民問題,賑災放糧是一短時之計,若能……”傅燮開始放開心扉暢談了起來,但到最後卻猶豫了一下。

皇甫嵩擺手示意道:“南容老弟,如何?接著說下去。”

“若能將這些流民、不安分子,移屯城外,開墾荒土以成良田,放養牲畜以自養自足。再抽調精壯民眾為士卒保田護牧,如此,我等可免除禍患隱憂,其不是美事一樁。隻是,私自募兵成軍、開土,不知朝廷作何感想。”傅燮繼續敘說他的方略,最後提出了他所擔憂的問題。

皇甫嵩暗道,傅燮這屯田募兵之計,曆史上就是他本人當太守的時候那也是有所成效的。我皇甫嵩要想成事,沒有自己的親信、田地、兵力,在以後的漢末亂世那還怎麼能夠立足呢?就是要平定黃巾之亂,那還是需要這些做後盾的。

至於朝廷那邊,其實沒有什麼好擔憂的,北地郡已經連遭戰亂南遷多次了,流民問題朝廷根本就解決不了。如今在邊關州郡的太守,那都是有帶兵打仗經驗的。其實讓他們來當這一郡父母官,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把他們當成了戰時將軍、休戰時的郡守。

對於傅燮的提議,皇甫嵩心裏已經同意了。但皇甫嵩知道這不是一時間所能完成的事情,一切必須按部就班地來,於是看著傅燮道:“南容啊!好計!但凡是我們還要一步步來,如今城中官吏、士卒為亂,我們應先將其解決,第二步再商議具體屯田、募兵方略,如何?”

傅燮想了一下,拱手道:“大人所言甚是,治民先治吏,治匪先練兵。”

“好,隻是老哥哥我居官不長,城中雖巡視多次。雖有憂慮,無人傾吐。今日與南容老弟一敘,不再孤掌難鳴了!哈哈哈……來,我們幹一杯。”皇甫嵩感慨道。

“大人,請。”傅燮舉杯道。

酒杯碰撞的聲音在室內響起,歡笑聲也此起彼伏。

夜色更加濃烈了,隻是那彎月緊鎖,片片愁雲環繞著揮之不去。

窗下人長歎一聲,腳步聲潺起……

PS:既然大家看到了這裏,也許本書還能入您的法眼。也請諸位高抬貴手,收藏、推薦一下,讓俺有衝榜的希望。花雨在此向大家說聲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