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安定東阿得智囊 程昱劃謀破僵(2 / 2)

“大帥……這個……這個怎使得呢?還是下官去吧。左右成了這事,也不枉大人對其人的看重。”

“那有勞東阿令了。皇甫嵩在此謝過。”說著,皇甫嵩向對方做了一大禮。

慌得棗袛趕緊還禮,一陣忙亂其人看前又顧後不知道往那個方向去了:“下官這就去辦。”

“不妨事。一樣一樣來。”皇甫嵩回道。

東阿令棗袛走後,皇甫嵩即刻在涼亭中接連下達了數道命令。

東阿縣丞王度反叛,明證典型,發布布告,懸首東阿城南門。

派軍巡視城中各街各道,應對亂定初期可能出現的民事糾紛,並嚴厲懲治匪徒、盜賊為患。

慰勞城中百姓尤其是在動亂中受損的百姓、商戶,需要救濟的地方立刻開餘倉救濟。

……

經過短短兩天的安置,東阿城逐漸走向了正規,恢複了一些生機。

這天,東阿縣令棗袛領著一個少年書生來到了皇甫嵩在城內的臨時安歇處。

“東阿令到……”

皇甫嵩聽到外側通報,放下手裏的事情,立刻前往門外迎接。

“兩天不見,棗大人黑瘦了不少啊。”

“啊。將軍親自迎接,下官怎生受得起……”棗袛趕緊還禮道。

“兩位請進,屋內說話,外邊太熱了……”皇甫嵩看到棗袛身後跟著一眉清目秀的少年說道。

“將軍,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就是程立,字仲德。”

“程昱見過將軍。”

沒想到程立這時自己報上的名字卻是程昱,東阿令有些驚疑,但皇甫嵩卻心中卻暗喜。

“二位不必拘禮,叫我義真就可以了。兩位請用茶……”

程昱也不客氣,端起茶碗呷了一口涼茶道:“將軍招小生前來,可有要事?”

看到程昱開門見山,皇甫嵩也不好再客道,於是拱手道:“實不相瞞。如今大軍陳師東郡半月有餘,賊帥卜已堵塞大河渡口,進軍受阻。先生東阿守城有謀,請教我。”

皇甫嵩謙辭連連又不斷拱手,程昱心中暗動,此人能折節下士雅量異常,於是答道:“程昱學術淺陋,蒙將軍錯愛,某願隨將軍左右,以效重遇之情。”

“好,太好了。”

“棗大人,我……你不見怪?”

“不用說什麼。仲德的抱負可以隨將軍大大施展了,東阿令深感欣慰,高興還來不及呢?怎會見怪。來,我們以茶代酒,幹一杯。”棗袛看到多次邀請而無法得到的人才,一早卻要飛走了,心裏不免歎息。但想想皇甫嵩的諸般好處,程昱今後又能夠有如此好的施展之地,也就祝福了。

“幹了。”其他兩人舉起茶碗,如飲酒一般一飲而盡。

皇甫嵩與兩人又說又笑,而後將目前的形勢敘說了一番,讓兩位參謀一番。

“將軍,以目前形勢來看,兩軍大都分兵把守,互不相讓,如此僵持下去,雖能待敵糧盡氣衰。可對我軍也不利。”程昱聽完,說出了自己的第一個判斷。

程昱的話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尚書盧植,皇甫嵩看著對方認真地問道:“仲德可有破敵妙策?”

“妙策倒是不敢言說,但可爭取一些機會。”

“單說無妨。”

程昱並沒有急著說話,而是先伸出了張開的兩手,而後緩緩地握在了一起。

“明白了。”皇甫嵩看到對方手勢變化若有所悟道。

“將軍,集中兵力,這是第一步。可要施行第二步,必須拖住對方兵力,攻其不備。”

“好,把你的想法具體說一下,我們商討一番……”

幾經商議,計策定了下來。皇甫嵩連夜趕回大營,安排各項事宜。

數日之後,沉寂了多時的大河南岸兵力,開始緊張而有序地調動了起來。

大河南岸三大渡口距離燕縣漢軍大營最近的延津渡口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船隻,主要兵力也集中在了此渡口處。除了延津近處的白馬津軍力還像樣,離卜已大營較近倉亭津的附近隻有少量甲士及船隻,很明顯比其他兩處兵力要少很多。

大河北岸黃巾大方卜已帥帳外,卜已正在與幾個小方商量事情,突然外側響起了一聲喊叫。

“報……不……不好了……”

“什麼大不了的?慌什麼慌?說。”卜已看到滿麵塵土的探報連滾帶爬地進了營帳,不耐煩地斥責著對方。

還未等來人稟報,外側又來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