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臣附大將軍議。”袁隗無話可說了,就目前而言皇甫嵩確實無可挑剔,連戰皆勝。
靈帝聽完兩大臣的議論,頓時定了下來:“好,東軍就這麼定了,董卓征回,皇甫嵩帶軍北上接替。南軍如何安置,不要等著朕再問了。”
“啟稟聖上,鎮賊中郎將理應征回,如臣前議。”曹嵩還是死咬著他的奏章。
“大司農可有合適人選?”
“臣以為南陽太守秦頡可。”
“秦頡?秦頡不是和朱儁合兵一處的嗎?那你曉知朕,這有什麼區別?”靈帝有些微怒道。
“聖上,臣以為南軍不同北軍,臨時換將有些不妥。”司空張溫這時上前道。
“有何不妥?愛卿明說。”
“聖上。昔日秦國起用白起,燕國任命樂毅,都是曆時年餘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克敵製勝。眾所周知,前期朱儁討擊潁川眾賊,素有功績。聖上下詔令其領軍南下,如今破敵方略已定,此時因一時無捷報而臨時調軍換將,此乃兵家所忌。”
“哦,還有這層深意?”靈帝若有所思,而後接著問對方道,“他要是一直下去,真要成年累月,豈不是要更為嚴重?”
“宛城賊軍五倍於我等,破敵難度不小。臣以為此刻應下詔於朱儁,向其施加點壓力,給他個期限,讓其盡快破除宛城賊等。這樣也許會有效果。”司空張溫陳述道,而後話鋒一轉繼續道,“若其還無破敵之功,臣以為可考慮換將重新部署方略了。”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靈帝征求眾大臣的意見。
“聖上,臣以為司空大人所言不錯,再給朱儁一個機會,責其成功可。”大將軍何進開口道,當初推薦朱儁他也有份,破敵成功了他也沾光,豈有不維護之理?
“臣等以為司空、大將軍所言甚是。”看到九卿中兩大人物出麵為朱儁說話,眾人無不附和。
“好。既然如此就照二位愛卿所議,給他個機會。”
“皇上聖明。”
“大司農可有為難之處?”靈帝轉向曹嵩問道。
“啟稟聖上,臣以為隻有戰事不要拖的太長,倉廩府庫還是可以支撐一段。”曹嵩看到大致方略基本落定,即使換將也是免不了消耗倉廩府庫所存的,於是如此說道。
“好,就這麼定了。散朝。”
數日之後,三大軍營相繼接到了靈帝的詔書。
東中郎將董卓被免除職務,檻車征回京師,等候評判。
就在董卓兵敗被押回京師的時候,另一使者奔東郡大營而來。
“光和七年八月詔:聞皇甫將軍再得捷報,朕深感欣慰。將軍勞苦功高,今賜黃金百斤,娟布五百匹……略表朕意。近日,廣宗黃巾餘孽猖獗,朕深憂之。東軍急需統帥,望皇甫將軍整頓三軍後提軍即刻北上,再創功績。”
“臣皇甫嵩,謝皇上隆恩。”
皇甫嵩接到靈帝的詔書,整頓三軍後,大軍向北往廣宗方向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