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卻隨時準備告別人生,毫不惋惜。這倒不是因生之艱辛或苦惱所致,而是由於我清楚地知道,人本來就是要死的。因此,隻有樂於生的人才能真正對死不感到苦惱。
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生活樂趣的大小與我們生活的關心程度成正比。關心生活比別人多一倍,所以我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時光無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飽滿。
【評論】
生命,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們的一生最終是過得豐盈飽滿,還是空虛落寞,是能夠無悔於此生,還是枉費了一生,權利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你選擇了不負責任的虛擲和浪費,生活會回報你漫長的萎靡和空虛;如果你選擇了用奮鬥來增加生命的分量,生命會帶給你許多意外的享受。
正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所寫的,“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讓生命洋溢在熱情之中,人生就會遠離煩惱和痛苦,進取之旅便會變成快樂之旅。
【名人名言】
我的一生所主張的,就是對生活、對人們必須持積極的態度。
——高爾基
生命的路
魯 迅
【引言】
生命的路是進步的,總是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麵向上走,什麼都阻止他不得。
【正文】
想到人類的滅亡是一件太寂寞太悲哀的事,然而若幹人們的滅亡,卻並非寂寞悲哀的事。
生命的路是進步的,總是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麵向上走,什麼都阻止他不得。
自然賦予人們的不調和還很多,人們自己萎縮墮落退步的也還很多,然而生命絕不因此回頭。無論什麼黑暗來防範思潮,什麼悲慘來襲擊社會,什麼罪惡來褻瀆人道,人類渴望完全的潛力,總是踏了這些鐵蒺藜向前進。
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麵前笑著跳著,跨過了滅亡的人們向前進。
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隻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以前早有路了,以後也該永遠有路。
人類總不會寂寞,因為生命是進步的,是樂天的。
昨天,我對我的朋友L說:“一個人死了,在死者自身和他的眷屬是悲慘的事,但在一村一鎮的人看起來不算什麼;就是一省一國一種……”
L很不高興,說:“這是Nature(自然)的話,不是人們的話。你應該小心些。”
我想,他的話也不錯。
【評論】
受潮的火柴擦不出明亮的火光,萎靡的人生激發不了最佳的活力。就像國外一位作家所寫的:“我們,都在路上。”進取的人生更能激發出恢宏的樂章,樂觀的人生才能領略到更多的風景。真正的勇士,敢於麵對一切人生的挑戰,在跨越中尋找人生的豪情與意義。
生命的路千萬條,隻要你不選擇死胡同,前方總還是有路的。踏過荊棘坎坷,光明坦途就在不遠處。
死是路邊的野花,生是前進的車輪,生命的路上沒有敗者。既然已選擇勇往直前,何必在乎一時的淒風涼雨。走過去,誰都可以到達勝利的頂峰。
【名人名言】
在人生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地過去,以飼別人。雖自覺漸漸瘦弱,也以為快活。
——魯迅
生命之曲
烏爾法特
【引言】
生命之曲是優美的,能否唱響,就看我們是否能敞開胸懷去接納別人了。
【正文】
一片寂靜,萬籟無聲。生命之曲在沉默。在這寂靜中,意誌失去生命,思想消失蹤影。歡樂如同野鳥逃開人們。
我欲打破這寂靜的幻變,操起手裏的弦琴。
這弦琴是我從愛情之土、夜鶯之鄉取來的。
我的弦琴的聲音非常甜美。
來吧,請坐下聽我彈奏一曲。我不希望使意誌死亡、心靈僵冷。我為喚醒感情而來。且待我拿起琴來奏上一曲。啊?——怎麼?為什麼這琴發不出聲音?琴身無損,琴弦依舊,卻為何不發出聲音?糟糕透了,怎麼會走了弦的呢?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夜鶯之鄉的弦琴離開了四周的花叢就寂然無聲。
這琴是與愛情相連的,弦就係在愛情的身上。
我應走進花園,在花圃旁拉起琴來。
我應該朝著那水仙的眼睛、玫瑰的笑臉、檀香的嫩枝和風信子蓬鬆的卷發,在優美的花園裏拉起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