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我們這些有生命的人都在他掌中;靈智與身體,人、獸、元素——水與火——氣流與樹脂——一切有生之物……
生存有什麼可以恐懼的呢?要生活,就必須行動。您在哪裏,箭手,我在向您呼喚,生命之弓就橫在您的腳下。俯下身來,撿起我吧!把箭搭在我的弓弦上,射吧!
我的箭嗖地飛去了,猶如飄忽的羽翼。那箭手把手挪回來,擱在肩頭,一麵注視著向遠方消失的飛矢,一麵注視著已經射過的弓弦漸漸地由震顫而歸於凝止。
誰能解釋神秘的宣泄呢?一切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此——在於創造的刺激。
生活在這刺激的狀態中,是萬物共同的期待。我常觀察我們那些小同胞,那些獸類與植物奇異的睡眠——那些禁錮在莖衣中的樹木、做夢的反芻動物、夢遊的馬、終生懵懵懂懂的生物。而我在它們身上卻感到一種不自覺的智慧,其中不無一些悒鬱的微光,顯出思想快形成了:“究竟什麼時候才行動呢?”
微光隱沒。它們又入睡了,疲倦而聽天由命……
“還沒到時候呐。”我們必須等待。
我們一直等待著,我們這些人類。時候畢竟到了。
可是對於某些人,創造的使者隻站在門口;對於另一些人,他卻進去了,他用腳碰碰他們:“醒來!前進!”
我們一躍而起:咱們走!
我之所以生存,因為我創造。生命的第一個運動是創造。一個新生的男孩剛從母親子宮裏冒出來時,就立刻灑下幾滴精液。一切都是種籽,身體和心靈均如此。每一種健全的思想是一顆植物種籽的包殼,傳播著輸送生命的花粉。造物主不是一個勞作了六天而在安息日休憩的有組織的工人。安息日就是主日,是造物主那偉大的創造日。造物主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日子。如果他停止創造,即使是一刹那,他也會死去。因為“空虛”時刻張著兩顎等著他……顎骨,吞下吧,別做聲!巨大的播種者散布著種籽,仿佛流瀉的陽光;而每一顆灑下來的渺小種籽就像另一個太陽。傾瀉吧,未來的收獲,無論肉體或精神的!精神或肉體,反正都是同樣的生命之源泉。
“我的不朽的女兒,劉克屈拉和曼蒂尼亞……”我產生我的思想和行動,作為我身體的果實……永遠把血肉賦予文字……這是我的葡萄汁,正如收獲葡萄的工人在大桶中用腳踩出的一樣。
因此,我一直創造著……
【評論】
生命的壯美與迷人,就在於它從一開始,就體現著創造。創造的過程,是煥發生命力度的過程。綜觀萬物,其一生都和創造緊密相連。天行健,萬物永葆著昂揚的狀態。身為萬物之靈長,我們更應該畢其終生的力量,為世界創造更多的美好。創造,讓我們永恒存在;創造,讓我們的靈魂時時在狂歡。
【名人名言】
我們的生命雖然短暫而且渺小,但是偉大的一切都由人的手所創造。
——屠格涅夫
生命的召喚
惠特曼
【引言】
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影響,就像陽光與寒霜對田野的影響一樣。每個人都隨時發出一種呼喚,促使別人榮辱毀譽、生死成敗。
【正文】
記得小時候,我住在加拿大挪瓦斯科塔鄉下時,發生過一件事。鄰居一位太太去世,鰥夫整日酗酒,根本不管孩子。村中有位寡婦把那家的一個男孩帶回自己家。她很貧窮,又沒上過學,但卻竭盡全力照顧這個渾身發抖,性情孤僻的孩子。他好像轉眼間變了,個子長高了,性格也開朗了。但是我們和他不熟,誰也不跟他講話,這使他很自卑。
有一天,他的養母看見我們在玩耍,而那孩子卻躲在一邊抽泣,沒人理睬。她把他帶回屋裏,然後對我們大動肝火:“我不準你們這樣待他!這孩子也是人。現在的生活會影響他的一生。每次我使他稍微抬起頭來,你們又把它壓下去。你們不想讓他活嗎?”
許多年過去了,我總也忘不了這件事。它使我第一次領悟到深刻而嚴肅的人生哲理——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毀棄他人,互相幫助能使人奮發向上,互相抱怨會使人退縮不前。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影響,就像陽光與寒霜對田野的影響一樣。每個人都隨時發出一種呼喚,促使別人榮辱毀譽、生死成敗。
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作蜘蛛網。他說:“我們生活在世界上,對他人的熱愛、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動一個大蜘蛛網。我影響他人,他人又影響他人。巨網振動,輾轉波及,不知何處止,何時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