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之人必能得到好的回報,這也是大自然不可改變的規律。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名人名言】
行善的人應該覺得自己快樂才對。
——羅曼·羅蘭
幸福與滿足
盧 梭
【引言】
幸福是遊移不定的,上蒼並沒有讓它永駐人間,世界上一切都瞬息萬變。任何人都不可能求得一種永恒。
【正文】
幸福是遊移不定的,上蒼並沒有讓它永駐人間,世界上一切都瞬息萬變。任何人都不可能求得一種永恒。
環顧四周,萬變皆生。我們自己也處於變化之中,今日所愛所慕的到明朝也許蕩然無存。
因此,要想在今生今世追求到至極的幸福,無異於空想。
明智之舉是當我們隨意縱情歡笑,不可因一念之差而失去滿足的情趣;同時,也別想片刻之樂永係在身,這種念頭隻能是癡心妄想。
所謂真正的幸福者很少見,也許這種人壓根就不存在,而心滿意足之人則隨處可見,在所有給我以深刻印象的事物中,最使我中意的便是這種滿足之情。
此種情感緣於自我感覺強烈的驅使,是我所見所聞的必然結果。
幸福並沒有懸掛招牌,欲同它相隨,唯一的途徑便是走入幸福者的內心。而心滿意足的情緒卻可以得之於人的眼神、舉止、言談、步履,讓家人受其感染,不由自主的隨之投入。
當你在節日裏看到了人們盡情歡樂,喜笑顏開,神情容貌中流露出穿透陰霾的喜悅之情時,難道不會感到這是生活中最甜美的享受嗎?
【評論】
幸福是一種很強烈的喜悅和滿足的感覺,因為強烈,有時又顯得短暫。
幸福是靈魂的一種香味,所以人人對幸福都有祈求和期盼。但香味是不會持久的,所以幸福會散去。
滿足則是一種平和不奢求時的欣慰感。因為不求,所以易得,因為不求,所以舉手投足間亦是滿足。滿足之人有長久的快樂。
滿足是自己給自己的。一個快樂的流浪者有時比一個國王更快樂,這是因為他滿足於自己的生活,所以他快樂。
一個人的不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不滿足。快樂,絕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幸福與滿足是因果關係,因為滿足,所以才感覺幸福。
【名人名言】
幸福在於自知擁有幸福
——喬治·桑
如花的心情
胥加山
【引言】
花藝可以慢慢學,可如花的心情不是學來的,因為這裏麵包著一個人的氣質、品德以及情趣愛好、藝術修養……
【正文】
一家信譽特好的大花店以高薪聘請一位售花小姐,招聘廣告張貼出去後,前來應聘的人如過江之鯽。經過幾番口試,老板留下了三位女孩讓她們每人經營花店一周,以便從中挑選一人。這三個女孩長得都如花一樣美麗,一人曾經在花店插過花、賣過花,一人是花藝學校的應屆畢業生,餘下一人隻是一個待業青年。
插過花的女孩一聽老板要讓她們以一周的實踐成績為應聘條件,心中竊喜,畢竟插花、賣花對於她來說是輕車熟路。每次一見顧客進來,她就不停地介紹各類花的象征意義以及給什麼樣的人送什麼樣的花,幾乎每一個人進花店,她都能說得讓人買去一束花或一籃花,一周下來,她的成績不錯。
花藝女生經營花店,她充分發揮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從插花的藝術到插花的成本,都精心琢磨,她甚至聯想到把一些斷枝的花朵用牙簽連接花枝夾在鮮花中,用以降低成本……她的知識和她的聰明為她一周的鮮花經營也帶來了不錯的成績。
待業女青年經營起花店,則有點放不開手腳,然而她置身於花叢中的微笑簡直就像一朵花,她的心情也如花一樣美麗。一些殘花她總舍不得扔掉,而是修剪修剪,免費送給路邊行走的小學生,而且每一個從她手中買去花的人,都能得到她一句甜甜的軟語——“鮮花送人,餘香留己。”這聽起來既像女孩為自己說的,又像是為花店講的,也像為買花人講的,簡直是一句心靈默契的心語……盡管女孩努力地珍惜著她一周的經營時間,但她的成績比前兩個女孩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