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涅與重生(二)(1 / 3)

終於看到了久違的陽光

她們不知道怎麼表達對總理的感激之情,她們三人一起親手縫製了一雙棉鞋,穿針引線,綿綿不盡,她們要用這最樸素的方式表達她們心中綿綿不盡的情感。鞋子做好了,是一雙厚實而溫暖的千層底棉鞋。

終於,在經曆了漫長冰雪之後,在山巒與山巒之間還彌漫著一層霧靄,那濃霧裏瀉出的第一縷早春的陽光,白亮的,燦爛而冰涼。但敏感的農人,已經嗅到了草葉萌動的新鮮氣息。一雙雙迷蒙的、渾濁的眼睛,又慢慢亮了起來。經曆了那場災難的人們,又開始重新回到了有陽光和生命氣息的生活。

時間是不會倒流的,第一個被陽光照亮的日子,卻仿佛一直定格在那裏。

多少人幾乎不約而同地想起了共和國總理在嚴寒與黑暗中說過的那句話——我們總會看到陽光的!

總理操心的事多,然而百廢待興,重建,迫在眉睫。春寒料峭,南方的冰雪還沒有完全退卻,北京的天空還飄滿了雪花,溫家寶總理就主持召開春節後的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一個核心議題就是災後重建。看得出,總理的臉依然是緊繃著的,神情嚴峻。剛剛過去的這場災難,已初步定為曆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和冰凍災害。這位對民生問題殷殷關切的共和國總理,第一個想到的還是民生,還是人。這場災難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災區有多少農作物絕收,有多少房子倒塌了,有多少人沒衣穿、沒飯吃,這些,一定要搞清楚,安排好,還有種子,種苗,田地,春荒……你看見他習慣性地扳著一個一個指頭。十指連心,這每一個扳下去的指頭,都是為著老百姓的生存。

人民的政權,人民共和國,必須把人民扛在肩膀上。

總理很忙,但沒忘記回一封信。

有人說這是一封特殊的信,其實它很普通,就像一封普通的家書。

石愛英顯得很激動。沒想到總理那麼忙,還給她們回信了。——她們,就是在抗冰搶險中犧牲的羅長明、羅海文、周景華三位烈士的遺孀:石愛英、肖聰和謝誌紅。或許你又想起了總理麵對這三位烈士的妻子和親人的那種悲傷的表情,那深深的鞠躬。這些痛失至親至愛、內心淌血的女人,她們懷裏抱著孩子,頭上掛著丈夫的遺照,那種生命破碎的感覺,那人間最悲慘的一幕,讓人不忍卒看,紛紛轉過身去拭淚……而現在,她們又找到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氣——這是總理說過的話:好好活著!這句話她們都深深地藏在了心裏。她們在寫給總理的信中說:我們是不幸的,但我們也是幸運的……麵對總理的深切關懷和鼓勵,我們流淚了,傷心的淚變成了感動的淚,您老人家在我們心中已經是最親最親的人。

她們不知道怎麼表達對總理的感激之情,她們三人一起親手縫製了一雙棉鞋,穿針引線,綿綿不盡,她們要用這最樸素的方式表達她們心中綿綿不盡的情感。鞋子做好了,是一雙厚實而溫暖的千層底棉鞋,她們找到了一位即將赴京參加全國人代會的代表,請他一定把她們的心意捎給總理。——在信裏,她們還反複叮嚀總理不管多忙,一定要保重身體:總理,您要保重啊!

乍暖還寒,這時還覺得逆著陽光的後背脊還涼颼颼一片。

走到哪裏,都看見雪在化。那是路兩旁堆起來的積雪,在一天比一天大起來的太陽底下,它們已經是冰雪的墳墓。這時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又上路了,在他身後,你驚喜地看見,已經有測量人員匆匆上路了。

有關重建的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就來自張春賢那裏。這位曾擔任共和國交通部部長的省委書記,經曆了暴風雪與交通堵塞的辯證的變化過程,他對此次冰災中暴露的交通基礎設施的軟肋,無疑有著專業的審視。他說,到目前為止,道路結冰在全球還沒有有效的治理辦法,而像湖南這樣因冰凍堵塞的路程之長,時間之久,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而在京珠高速發生堵車時,因為沒有第二條與京珠平行的高速公路,使得分流工作一度非常艱難。因此,建設京珠複線的需求呼之欲出,這條規劃中的京珠高速公路複線是湖南省五縱七橫高速公路網的第三縱南段,沿線地勢較為平坦,氣候相對穩定,具有較強的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事實上,這是我在采訪時,很多的司機朋友談得最多的一個問題,一說到要修京珠高速複線,那些在良田服務區吃飯的師傅們都端著盒飯圍攏過來,都興奮得不得了。早幾個月,就是在這裏,許多師傅被堵在冰天雪地中,一場暴風雪的摧毀力,讓他們怕了,也許在他們活著時不可能再有這樣大的暴風雪,但車輛時時刻刻都在增加是誰都看得見的,就算沒了暴風雪也還有別的啥災啊啥難啊。修,得趕緊修啊!

如果換在前些年,修一條京珠高速談何容易,而現在,作為中部省份的湖南,不但要修京珠高速複線,還早就製定了五縱七橫高速公路網的規劃。事實上,很多的規劃已經開始實施了,僅從這點看,無論是湖南,還是中國,無疑都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這也使我們能夠在大災過後依然能保持一種蓬勃的活力。

在拓開另一條高速路的同時,如何解決現有交通路網的“最後一公裏”——預警信息,無疑是最迫切的。許多人都不會忘記,冰災期間,交警部門為保交通安全主張封路,交通部門為保運輸通暢主張放行,到底該聽誰的?有沒有必要建立一個級別較高、更能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的應急機構?誰都知道,災難有無數的分身,除了冰災雪災,湖南還是全國最嚴重的山洪地質災害多發區域。我在采訪途中,發現一些災難高發地區正在建立一套“土洋結合”的預警體係,所謂洋,就是利用目前手機使用非常普遍的優勢,建立災害預警手機短信服務專用平台;所謂土,還是當年解放區的老辦法,實行黨員、村幹部包幹到戶預警製度,一旦災害來臨,敲銅鑼,吹喇叭,呼喊和組織群眾緊急避險。這些方法看起來很土,很簡單,事實卻證明還真管用,今年湖南很多山區暴發特大山洪,又引發了泥石流,但由於及時警報,許多老百姓都躲過了一次次滅頂之災。

人類沒有必要向萬能的命運挑戰,更不必要同整個世界作一番力量懸殊的搏鬥,但人類必須讓自己時時保持警覺。

在永州,我聽說有許多專家已經向全國人大建議借鑒國外經驗,成立專門的國土安全部,這樣可以充分發揮消防、人防在抗災救災中的作用,做好誌願者隊伍的培訓管理工作,組建一支專業化應急救援隊伍。按照地域特點,在全國統籌建立幾個可供統一調配的重大災害應急物資保障基地,把應急管理經費列入年度預算,保證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需要。我一聽就覺得這是一個好建議,你不能不說人家外國人就是想得周到,他們的許多現成的東西中國其實都可以照搬,拿過來給自己用,眼下中國需要的不僅是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線,最重要也最迫切的還是要引進一係列先進的管理機製。

大年剛過,太陽剛露出來半邊臉兒,湘西的土家山寨、苗寨就開始放鞭炮迎接太陽。鞭炮聲中,有冰雪破裂融化的聲音。這裏是高寒山區,冰凍的時間比別的地方更長,災情更重。現在,湘西終於迎來了一個難得的晴天。

這時,一個人走進了湘西。十萬大山裏,殘冰未化,樹木摧折,滿目瘡痍,曆史罕見的凝凍天氣造成的災害痕跡猶存,但春潮的湧動是遮擋不住的,那複蘇的原野像一幅幅油畫從融化的冰雪裏逐漸浮現出來。這個季節,牛糞的氣息比什麼都濃,莊稼人已把鋤頭磨得明晃晃的,比雪還亮。

還是大年初四,一個苗家的寨子裏,有人忽然看見一個外地人提著個公文包在石板路上走過來,真有點吃驚。老鄉們大眼小眼地瞅著,這個人怎麼像在哪兒見過呢,突然打個激靈,剛在電視裏見過呢。有的人突然認出來了,那是省長。——那的確是湖南省省長周強,他一路翻山越嶺,已經走進了好些個土家族苗族的山寨了。周強其實到湖南來還不久,他是早就想來看看老鄉們了,要不他不會這麼急著就趕來了。

他走到哪兒,家常話就說到哪兒,有時是坐在老鄉家的鍋灶旁,有時候是站在一條正在飲水的水牛旁,或揭開鍋蓋,看你鍋裏煮著啥呢,挑一筷子嚐嚐,或給牛喂把草,看那牛吃得挺歡,他也樂了。他是來查看災情的,也是來給老鄉拜年的。說吧,有啥話,有啥要求,老鄉,你盡管說。老鄉開始見了省長,心裏直犯虛,腿肚子直打顫,很快,就不了,覺得這年輕的省長,就像自己家裏的一個人,心裏踏實了。有委屈的訴委屈,有困難的說困難。困難是明顯的,在這場曆史罕見的冰凍災害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也是重災區之一。這裏的重建進展如何?省長是帶著對老百姓的深深牽掛來的,這一趟,他翻山越嶺走了一千多公裏,從龍山,到永順,從田間地頭,到山上的林場,走到哪兒,他就喝到哪兒,不是茅台五糧液,是咱老百姓自己釀的米酒,過年嘛,不喝點酒怎麼行,見外了不是?看見被冰雪摧毀了的電杆又栽上了,電線又拉上了,老百姓家裏有電了,有電視看了,是該多喝幾杯的。米酒,釅釅的,湘西大山裏這些老百姓質樸與憨厚的情義,釅釅的。一圈圓圓的碗,一個省長和一堆山民麵對麵地喝著呢。那些話呢,無論省長,還是山民,都是掏心窩子說的。是啊,老百姓有啥話跟你說,你有啥話不能跟老百姓說的?

人勤春早,雪還沒有化盡呢,許多淳樸而勤勞的老鄉就和他們勤快的黃牛一起下地了。這些農民兄弟,連這些牛,是根本不要你多吩咐的,該幹啥就幹啥,這麼多年來,我們的鄉長縣長似乎管了太多不該管的事,又留下了太多該管又沒管的事。這些,省長或許一一都看在眼裏。

柑橘是湘西自治州的支柱產業。周強看著在冰凍中大麵積受損的柑橘園,看見有縣農業局科技人員正在指導老鄉怎麼搶救這些傷痕累累的橘樹,他很是欣喜。他喜的是現在的老百姓不同於以前的老百姓了,在災難麵前他們很主動,而不是等著政府來扶貧,來給他們想辦法,而總是在你到來之前,他們已經搶先動手了。要說,中國的老百姓對政府是有一種習慣性的依賴的,這不怪他們,怪政府什麼事都大包大攬,而現在,無論在災難發生時,還是在災後,對中國人民的素質都進行了一次嚴格的檢驗,尤其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他們也自發地組織起來進行自救和互助,這就是說,在國家政府主導的救災過程中,同時存在著人民自我組織的一個救災過程,並且這個救災過程扮演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盡管我們現在還有很多人經常對社會自發的組織很不放心,但很難想象,如果這次沒有人民的自覺,情況會是什麼樣子。尤其令人驚喜的是農民,這些被很多人視為素質相對更低的農民,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缺席。

還有一種農民自發的組織,那就是合作社性質的經銷組織。眼下,擺在老鄉麵前的還不是橘樹的減產,而是由於大雪封山後,頭年收下的柑橘還大量積壓在地窖裏。不過,這種保鮮的土法子還挺管用,而且,在冰雪中經曆了一冬的窖藏,這柑橘不但更加新鮮,還格外甜美。眼下,正是市場上柑橘脫銷的季節,老鄉們正好打一個這樣的時間差,這就不用政府操心了,有咱農民自己的合作社。也許,有些事情政府不必管得那麼細,但有些事情政府卻是當仁不讓要管的,譬如如何組織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如何增加農民的非農性收入,如何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加快鄉村道路、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這就不是老鄉們自己可以解決的。如果每件事他們都要靠自己來解決,那還要政府幹嘛。就在龍山,周強聽到了一個壞消息,龍山縣茅坪鄉二十多公裏的自來水管因冰凍破裂,到現在還沒修好,全鄉五千多老百姓隻能到五公裏外去挑水吃。不過,當地的職能部門行動也很快,縣供水公司正組織力量全力搶修。

要快,一定要讓老百姓早日喝上水!這是政府該管的事,省長心裏著急啊。

有一條消息引人注目。具體時間我記不清了,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省長周強做客中國日報網站,主持人的第一個問題是問周強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在大學裏讀書時,有哪些理想、價值觀對他現在甚至是他的一生還有影響。這是一個與記憶有關的問題,一個人的性格成型於他的成長記憶。說起來,筆者雖然人微言輕,但與周強算是一代人,也差不多是與他前後通過高考進入城市的。周強是1978年參加高考,上大學,我是1979年。周強在西南政法大學讀本科、研究生,學了七年的法律,從大學到研究生的生活,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他說,這也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之一。那個時代是一個充滿激情、充滿理想的時代。那一代大學生應該說是對未來充滿憧憬,對國家、民族的未來充滿希望。當時我們國家剛剛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陰影,那一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也很強。而法學最大的特點是邏輯的嚴密性,經過七年嚴格的法律訓練,從那以後,他在工作中養成了辦事比較認真、比較嚴謹的作風。很務實,很講求實際,能夠吃苦也不怕吃苦。——這也是我真實的感受。

但最引起我關注的還是,周強話鋒一轉,談到了湖南省在全國率先推出行政程序條例。周強坦言,作為省長,這跟他的法學背景有一定的關係。近年來,他一直關注這方麵的法製進程,關注立法的情況,關注法律實施的情況。這個條例,是貫徹國務院依法行政綱要、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一個重要舉措,有利於湖南省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促進公眾參與,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這句話讓我兩眼突然一亮。

還記得,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去年兩會後的記者會上向世界坦承,民主、法治、自由、人權、平等、博愛,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而是整個世界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他宣示中國要進行兩大改革,一是推進以市場化為目標的經濟體製改革;一是以發展民主政治為目標的政治體製改革。我們願意實行開放政策,學習世界上一切先進的文明成果,結合我們自己的實際,走中國民主的道路。

重建,很重要的一方麵是製度上的重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說到底取決於人民參與的程度、政府施政的透明度。我們寄望於那些高深莫測的意圖變成最透明的東西,讓每一個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我們甚至寄望於我們的官員都能夠在人民麵前成為表裏如一內外通透的人,以此來推動中國社會的透明化,推動中國政治的透明化,推動中國政治生態去重視民意,推動中國執政黨去進行深刻反思。

一個優秀的體製,必然會有良好的自我修複能力、調節能力,這樣才能保持一種蓬勃的生命力。沒有民意的充分發育和健康生態,社會主動性、創造力和活力就不可能充分湧現。在這次救災過程中,很多國外觀察家都注意到了,中國政府、執政黨,不再是天真地扮演誰的救星,他所承擔的是這個社會的托付。他必須這樣做。而他做什麼,怎麼做,當一個領導坐在主席台上時,你根本看不出來。隻有在他走向你時,你才能發現他和你的距離越來越短,他的心是不是和你貼在一起。很長時間以來,中國的執政者還很少像今天這樣得到人民如此殷切的凝視與期待,也很少像今天這樣給人一種很幹淨很人性的感覺。國家與社會、政府與人民之間的良性互動正在催生出新的製度性元素。很多人都發現,一個政府要贏得民心、凝聚民氣,要讓人民心悅誠服地擁戴,最重要的是要讓人民感到被尊重、被信任、被重視,讓他們產生強烈的身份認同感,才會有來自心血又歸於心血的自然而由衷的參與,才會有屬於一個民族偉岸人格的共同承擔,這是任何空洞的口號與說教都無法達到的,更沒有必要三天兩頭到老百姓的牆壁上去刷大標語。你說的那些說過了無數遍的話他們都懂得,重要的不是你想要老百姓去幹什麼,而是要讓老百姓知道一切,讓他們去參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