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詩會以後,我在《光明日報》發表短文《在新的崛起麵前》。這篇小文章竟然引起軒然大波,有連續數的批判,其中包括“資產階級自由化”和“清除精神汙染”,名目都是很嚇人的。

但我並不因此停止我的思考。我堅持對新詩發展曆史的反思。初期,直至,我先後給北京大學和華僑大學的八屆研究生和本科生講過“當代詩歌研究”。當時的講稿都隻是草稿,很雜亂的,講過,就壓在了抽屜裏。

近來有機會找出來重讀一遍,覺得當的考慮參考了很多資料,特別是批判性的視點,還是有一些意義的。這樣,在兩位青的幫助下,原先蕪雜的草稿,居然被編排得有點樣子了。

基本保留原來的樣子,隻是去掉了一些讓人厭惡的當時流行的詞彙。是值得紀念的,人們用激情反思過去,也用激情瞻望未來,生活過得很充實,不若現時的浮囂。這一本劄記,保留了我不平靜的思想的蹤跡,也是值得紀念的。

謝冕秋,於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