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1章(2 / 2)

軒洛紅透了臉,口中呐呐道:“紫鵑姑娘,軒洛隻認定了你。我可以等,等你不氣了接受我。”

到此時真叫紫鵑無話可說,這等癡心相守,如何不叫她感動,低頭不語,見軒洛因做法事,頭上細汗冒出,遞過自己的帕子。軒洛接過,捧在手裏看了半晌,揣在懷內。紫鵑見了回身跑開。

原是水溶找軒洛談過,身為男子,要有勇有擔當,若對紫鵑姑娘有意,早與紫鵑姑娘表白心意,免得二人把對方心意猜來猜去;若無此意,莫要與紫鵑姑娘留情,隻盡朋友之義即可。

軒洛這才鼓足勇氣,向紫鵑表白,終於得佳人歡心。

黛玉不由了了一斷心事,便為紫鵑高興。

這邊水溶命人撤下香燭,換上了龍鳳紅燭,又抬來太古遺音與鳳尾琴。一左一右擺在林如海與賈敏麵前。

黛玉心中猜到三分,不由心中亂跳。

果然歇息過後,水溶對黛玉柔聲道:“玉兒,今日你我同來探望嶽父、嶽母大人,不知下次何日才能再聚,為讓嶽父、嶽母大人安心,水溶有心在他二老麵前先拜花堂,讓嶽父、嶽母大人親眼看到他們唯一牽掛的女兒成親,完成心願。”

黛玉低頭不語,手中絞著帕子,慕容紫月急道:“我的好妹妹,你還想什麼,你們已經訂親,成親不過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何必拘泥,非要等到大婚那天再拜花堂。你說句話,或是點頭、搖頭。”

水溶不急,她知道黛玉與眾不同,雖是矜持、守禮,卻是有個性、有見解的女子,常有出格之舉,此時做法,黛玉當然能理解,不會拘泥了。

黛玉抬頭,迎上水溶雙眸中殷殷情意,黛玉一點頭。水溶展顏笑道:“好玉兒,在此地隻是一個簡單儀式,回京城,我還要八抬大轎抬你進門。”

水溶牽黛玉的手一同跪下,水溶念道:“今日在嶽父、嶽母大人麵前,我與玉兒成親,讓嶽父、嶽母大人親眼看到我與玉兒結為夫妻,得到嶽父、嶽母大人的祝福。還有慕容兄妹、紫娟、雪雁、香菱為證。”

水溶深情凝望黛玉,二人拜過天地,拜過父母,夫妻對拜,起身牽起黛玉的纖纖玉手。從此牽著你的手,同到天涯海角。

執子之手,與子共著。

執子之手,與子同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執子之手,夫複何求?

二慕容兄妹與紫鵑、雪雁含笑相視,麵上露出無限歡喜。

黛玉與慕容紫月結成姐妹,慕容兄妹與黛玉同到蘇州。爹娘墳前,水溶與黛玉拜了天地,結成夫妻,以告慰爹娘在天之靈。

爹娘啊,你們的女兒再不是孤苦無依。

拜過天地,水溶微低頭,凝視黛玉如水的雙眸,執起黛玉的手,輕攬黛玉柳腰,與黛玉一同走到太古遺音前,黛玉輕盈盈坐下,水溶站在黛玉身旁,打開琴上擺著的那本雲逸道長所傳的《天音》曲譜,二人對望一眼,星光交纏,兩心同顫,再低頭同來看那譜中曲,隻見書中文字字字現出在二人眼前。原來這書需要心意相通的兩人,或是夫妻,或是知音,同看方能見到。

慕容紫月本好奇心盛,也走來望向琴譜,卻是看不見一個字,隻見一本白白的書。隻覺莫名其妙。

看過一首“同心曲”,水溶與黛玉再抬首含情凝望,黛玉看到水溶龍目深眸中滿滿的自己,水溶看到黛玉鳳目水眸中唯有對他的柔情。黛玉微微頷首,水溶點頭,離開黛玉身旁,走到鳳尾琴前端坐。側頭微笑,見黛玉玉手高抬輕,有輕音流出,流入人心,水溶輕撥慢撚,琴弦微動,樂聲傳出,兩音彙一聲,漸漸琴瑟相和,心中隻見鳳凰於飛。

諸人沉浸於琴聲中,那琴聲傳來的是你琴心中有我,我琴心中有你,連天地都生了情。

琴音清明,非在凡塵,若水如煙。若水時而輕快躍然山石間,洗青桐,浴石階,沐月色之涼,乘玉竹之影,戲菊落黃瓣,集清越脫俗之姿,靈便指尖;時而靜謐緩緩灑池台,甘有姣花之恬,薄有秋風之愁,顰蹙眉梢有哀涼色,姿容翩翩舞卻黯然態,頗嫻靜超凡之魂,凝澈琴弦;煙籠寒水霧飄嫋,仙寧欲飛人還睡,便是醒來無味繁華累,觴難解,話更休,無從弄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