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迷茫是因為才華配不上夢想(1)(2 / 3)

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跋涉者,漢克斯一次次攀上藝術巔峰,又一次次向新的高峰挺進。2000年,他接演了後來頗為轟動的影片《漂流者》,因為片中角色的需要,他飽嚐辛苦,在一個月內減掉55磅,而且在環境極為惡劣的外景地摸翻滾打了好幾個月。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不幸流落到孤島上的聯邦快運公司的小職員和一隻排球的故事,其中一個多小時沒有一句台詞。這對演員的演技提出了空前的挑戰,但漢克斯以其臻於完美的表演,非常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現代羅賓遜”形象。

當有記者追問漢克斯是否曾害怕過失敗,是否畏懼過因新角色的不成功而有損其國際影星的聲譽,漢克斯果決地回答道:“沒有,我從來沒有畏懼過失敗,因為我把每一個將要接手塑造的角色都看作是一塊巧克力,需要細心地品嚐,而我要知道下一塊巧克力的滋味,隻有一個最簡單的好辦法——親自去品嚐。”

就這樣,漢克斯以不斷地“品嚐下一塊巧克力”的人生態度和敬業精神,一次次贏得了藝術上的巨大成功,為世界億萬觀眾奉獻了一塊塊“別具風味、甜美無比的巧克力”。在1996年,他還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以20世紀60年代搖滾樂為背景的影片《擋不住的奇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多才多藝,推出了又一塊“頗具魅力的巧克力”。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像是在品嚐一塊塊巧克力,絕大多數人一生隻品嚐過一種或幾種巧克力,便因畏懼困難或因一時心滿意足而放棄了繼續品嚐其他的巧克力,但有人卻始終不滿足,不斷去品嚐“下一塊巧克力”。於是,我們看到了生活中擁有太多的平凡之輩,而那為數不多的一次次創造生命輝煌的傑出英雄,就誕生於執著地品嚐人生中“下一塊巧克力”的人群中。

雖然“下一塊巧克力”的滋味未必都是好的,但不陶醉於已有的收獲中,依然滿懷熱情地去體味人生中的“下一塊巧克力”,其過程本身就是對生命潛能的最大開掘,縱然遭遇了所謂的失敗,那樣孜孜進取、不斷求索的人生,也足以令人羨慕和敬仰。

沒有翅膀也可以自由地飛翔

1983年的一天,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一家醫院,一個女嬰呱呱墜地,令她的父母無比驚愕的是,女嬰居然一出生就沒有雙臂,連見多識廣的醫生也無法解釋這個奇怪的現象。

在父母的疼愛下,女嬰一天天地長大,成為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

那天,站在陽台上的女孩,看到與自己同齡的一群孩子正張開天使般的雙手,在陽光下歡快地奔跑著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女孩十分傷感地向母親哭訴命運的不公,竟然不肯饋贈她擁抱世界的雙臂。

母親平靜地安慰她:“孩子,上帝的確有些偏心,但上帝是要送給你更多的夢想,要讓你用行動去告訴人們——即使沒有翅膀,也依然可以高高地飛翔,就像沒有修長的十指,你同樣可以彈出美妙的琴聲,可以寫出漂亮的文章……”

“我真的能做到那些嗎?”女孩仰起頭來。

“隻要你肯努力,就能做得到,隻要你的夢想沒有折斷翅膀,你就一定能飛得很高很高。”母親溫柔的目光裏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堅定。

女孩相信了母親的話,目光一遍遍地撫摸著在自己那雙看似普通的腳,心中暗暗地告訴自己:我有一雙非凡的腳,不隻是用來奔走的,還是用來飛翔的。

此後,在父母的指導、幫助下,女孩開始有計劃地鍛煉自己雙腳的柔韌性、靈活度和力量。懷揣夢想的她,克服了人們難以想象的許多困難,嚐過了誰都無法數清的大量失敗,終於在人們大片的驚訝中,練出了一雙異常自由靈活的腳——她不僅可以用雙腳吃飯、穿衣等,輕鬆地實現了生活自理,還學會了用腳彈琴、寫字、操作電腦……她用雙腳做到了常人用手所能做到的一切。

女孩開始在人們麵前自豪地展示自己非同尋常的“腳功”,起初遇到的那些異樣的眼光裏,漸漸地充滿了驚訝和欽佩。在她14歲那年,女孩徹底地扔掉了那副裝飾性的假肢,一臉陽光地穿著無袖的上衣,走進校園、商場、街區……仿佛自己根本就不缺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