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對世界抱以怎樣的笑容,是我們可以選擇的生命態度。就在那些豐富無比、細膩無比的笑容裏麵,流露著我們對各自人生最真實的感受和最自然的表達,飄散著無比豐富的味道。
把花吹落的不是風
她是一個生得很美的女孩,學習成績也一直優異,在老師的寵愛與同學們羨慕中,一路輕鬆地拿到了清華大學的博士學位。尚未畢業,便順利地簽約一家知名的跨國公司。
在眾人的印象中,她始終都是淑女和書女,無論與誰在一起,淺談或者深交,都不卑不亢,舉手投足中流露出的那股讓人敬佩的優雅,自然、清新,像一朵纖塵不染的白蓮。
我曾在大學的校園裏,目睹過聰慧的她,似乎隻是那麼振臂一呼,一個瀕臨解散的詩社,便重新煥發出生氣,成了校園眾多社團中最具活力的一個。我還見過她起草的文采斐然的“自行車協會”宣言,見她騎一輛單車輕盈飄過的靚麗身影。
一位向她求愛遭到拒絕的師兄,曾這樣不無自豪地告訴我,其實能夠與她這樣的智慧又美麗的女孩在一起讀書、參加活動,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了,能加入追求她的行列,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追不到她,遺憾可能會有,但不會過於悲傷,因為她實在優秀得無可挑剔了,誰若是娶了她,都會幸福洋溢的。同樣,誰若是因求之不得而說她一點點的不是,也會遭來笑話的。
我驚訝女孩在那位一向狂傲的學子心目中,竟有如此完美的印象。師兄一臉誠懇地說,她是他的女神。
而就是這樣一個卓爾不凡的女孩,卻像一顆流星驟然離去,而且選擇了那樣決絕的方式,令我愕然不已,許久都不敢相信那消息的真實性――她剛剛拿到第一個月近萬元的薪水的第三天,便一身新衣地在公寓的洗手間裏自縊了。
悲劇是毫無征兆地發生的,不是因為工作上出了什麼問題,也不是感情上出了問題,更不是她那令人羨慕的家庭環境發生了變故,她的猝然離去,竟那樣令人不可思議。一時間,各種猜測紛紛湧來。直到她父親最要好的一位精通電腦的朋友,打開了她加密的私人空間,讀到她沒刪掉的那些記錄心靈隱秘的文字,才找到了她自殺的些許線索。
似乎應該溯源到她的少年時代,因為父母的生意在南方做得風生水起,她便成了奶奶身邊的乖乖女,聽話的她用每次考試第一的成績,博得了奶奶的誇讚,贏得了父母的歡喜,他們給她買了最漂亮的衣服和最時尚的用品,家教知識少得可憐的父母,無意間,在物質生活方麵竟做到了“女孩富養”。
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她一次次因學習成績優秀、能力超強,不斷地獲得讚揚和褒獎,這更激發了她追求卓越人生的熱忱,甚至讓她產生了凡事都要做到最好的想法,稍有不足,便會暗暗自責,但她從不把這個秘密說給外人,她隨和的表麵下,掩蓋的是一顆蓬勃得像女皇葉卡捷琳娜那樣的雄心,隻是誰都不曾窺見,包括她的父母。
她自殺的前一周,曾深深地自責過,隻因為她的一篇論文,沒有發表在國家一級學術期刊上麵。她的一位同事後來回憶說,有一天,得知她的薪水比同時進公司的那位博士少幾十塊錢時,她臉上曾掠過一絲明顯的沮喪。同事還曾打趣她,說像她這樣典型的“富二代”,是根本不必在意薪水多少的。她立刻正言道:“我必須在乎,因為那代表我的實力。”
用自己的努力,去贏得屬於自己的一份驕傲,無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從小就擁有優裕的物質條件的她,沒有迷戀享受,而是始終有個人奮鬥的信念,更是難能可貴。隻是平素活得簡單的我輩,也很容易便看到了她刻意的追求中,已流露出明顯的“偏執症”和“強迫症”等心理疾患。遺憾的是,這都是後來的發現,於她而言已毫無意義了。
那天,與幾位朋友酒後閑聊,不知不覺地就轉到了攀比心理這個話題,每個人似乎都在疲於奔命的追逐著似乎總也追不完的幸福,都產生了一種被生活強烈擠壓的感受,但彼此傾訴一下,感慨一番,也就輕鬆了不少。當我講起那位自殺的女孩的故事,幾位朋友都說能夠理解她心中隱秘的苦惱,但不會像她那樣選擇,像她固執於一個方向,不懂得在心靈裏轉一個彎,終有一天令心靈窒息。但是,生命是最珍貴的,一個人好好地活著,不僅是為自己負責,也是在為親人和朋友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