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漸漸亮了,清晨的太陽把金光越來越多地撒向原野。
東方見霞趴在桌上,仍沉睡未醒,而老者卻站在屋外,正迎著冉冉升起的朝陽。
老者似乎一夜都未合眼,但卻更顯得神采奕奕。
又過了許久,東方見霞才自夢中醒來,隻覺得頭痛欲裂,難受至極。他抬頭見老者站在屋外,便喊道:“喂,你醒了多久了?不會是一夜都沒睡覺吧?”
老者笑道:“我越喝酒就越精神,何況現在又多了生平第一個知己,心情好了,身上更是倍覺清爽!”
東方見霞踉蹌著走到河邊,要去洗洗臉,大概是剛睡醒的緣故,一不小心,腳下一趔趄,又差點跌進水裏。東方見霞洗完了臉,覺得頭還是又懵又脹,不禁抬起一隻手捶了幾下。
老者道:“怎麼?頭痛嗎?”東方見霞道:“昨晚與你聊得太投機了,不知不覺就喝多了。我還從來沒喝過這麼多酒,沒想到喝醉酒會讓人這麼頭痛!”
老者道:“每個人喝醉酒,醒來都會覺得頭痛。來來來,我教你一個法門,你隻要依法施為,我再在一旁助你,頭痛很快就會緩解消失。”
東方見霞聞言大喜,忙來到老者身旁。
老者盤膝在河邊草地上坐下,道:“我傳你一套內功心法的入門功夫,隻須依法演試即收奇效。”
東方見霞一怔,因為他聽說過武功因修習的側重點不同而分什麼內功外功,那麼老者現在是在傳授自己武功了,可是以前好多武師都說自己是不能練武的呀!哎,管他呢,隻要能治此刻的頭痛,為何不試試?”
老者見東方見霞在身旁坐了下來,微微一笑,點點頭道:“聽仔細了!這是總訣!”
東方見霞凝神傾聽,乃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東方見霞心中一怔:“這不是唐朝著名田園詩人王維的詩作《山居秋暝》嗎?怎麼變成內功口訣了?”
隻聽老者接著道:“這套《山居秋暝》乃屬正宗內功,心法口訣的譜創者,乃是唐時大詩人王維,他雖非此功的創始者,但為了讓此功更好地得以傳承,便苦心孤詣參研了幾個月,方才譜寫出這套內功的心法口訣,最後更以這首《山居秋暝》詩為提綱挈領之總綱。如果說這套心法是一條巨龍,那麼總綱就好比這條龍的眼睛。但若一人未經本門前輩指點,縱然得此心法,也是難明其中真意,它也就始終隻能是一首詩了。
“這套內功心法共分四層,以《山居秋暝》詩之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相應而為第一二三四層。第一層為自身行功之法。‘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是說此層功行之時,運功者直覺身如晚秋之時的雨後青山,神清氣爽,精神倍增。習練愈深,功效愈強。第二層為禦敵之法。此層功成之時,若遇強敵,無論其殺招如何淩厲,我都隻當如月照林間泉流石上,可使自身難受其傷。第三層乃是攻敵之法。功成之後若再與人對敵,內勁到處,即如浣女駕舟在田田荷葉間往來穿梭,沛然而莫能禦也!隻要突破此層,放眼天下,恐已少有對手!這一層,我至今尚差最後一關未能衝過。最後一層第四層乃是這套神功的最高境界。此層一旦圓滿,敵手即好比如來佛祖之掌心玩物,其生死隻有任己之欲隨意留歇。一人神功若臻此化境,便可獨冠武林笑傲江湖了!隻是此功自出世至今,據說連同唐時的不世奇才‘山青水碧’王維前輩在內,尚且無人能最終得以功德圓滿。
“《山居秋暝》功之四層境界,層層遞進,環環相扣,毫無捷徑可循,既不可繞過第一層而習第二層,同樣也不可跳過第二層而練第三層第四層。這好比平地起高樓,若根基不穩,第一層便不固,樓愈高,則勢愈危。似那旁門左道之速進邪法,往往反使自身深受其害,但凡正宗內功,皆不取之。故而修習此神功必須勤練不輟,循序漸進,方能使其如同爐火熊熊增旺,日益純青,最忌貪功不穩!這點務要牢記,切切!”
接下來,老者便向東方見霞一一講解起來,末了又囑咐道:“修習此功一定要心無旁騖,專心致誌。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走火入魔,輕者致殘,重者致命。”
東方見霞點頭應道:“我記住了!”
東方見霞雖無武功根柢,但由於天資聰穎,詩意一聞即明。第一層因是行功之法,內中頗多涉及穴道方位,幸好他少時讀過醫書,並不覺得有太大困難,況且還有老者在身旁相助。
《山居秋暝》功入門甚易,一個時辰後,東方見霞但覺丹田氣海穴微微一動,似有一隻螞蟻從中緩緩爬出,然後隨著自己的意念沿著周身經脈蠕蠕爬行,與此同時,靈台亦隨著這隻螞蟻的蠕動漸感空明起來,頭已慢慢地開始不痛了。
東方見霞心中又奇又喜:“原來練此武功,會讓體內出現一隻螞蟻,來給自己治頭痛,這倒奇妙得緊!我要是病了,不知這隻螞蟻會不會治?”東方見霞心神一分,剛收的奇效便已不見,急忙深吸一口氣,收懾思韁,不敢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