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漢王之謀(3 / 3)

東方見霞道:“可是我卻聽得人們紛紛傳說,漢王的轄地原來是被封在雲南的,但他卻嫌雲南荒僻而不願就藩。據說這個漢王的脾氣秉性酷肖當今皇上,皇上一直都對他是寵愛縱容有加,此事更兼有太子寬宏大量,與眾人在一旁為之說情,皇上這才收回了成命,改其封地為山東青州,他仍舊要留居京城,皇上也不再勉強他立即走馬赴任。漢王後來又屢次犯錯,皇上也都一概不予追究。難道這些還不能算是皇上對他的額外恩寵嗎?現在民間更有傳言,說是漢王最近常在人前自比為唐朝初年的秦王李世民。想那唐朝建立之時,東宮太子本是身為嫡長子的李建成,而秦王李世民也如你家漢王一樣,排行為二,後來戰功赫赫的秦王李世民因在‘玄武門之變’中,殺死了身為太子的大哥李建成和其弟齊王李元吉,這才成為了一國儲君,並隨後順利地登坐了大寶。如果事實真如民間傳說一般,你家漢王為什麼還不知道收斂一星半點,反而要結交異邦圖謀不軌,難道他就不怕此舉給他帶來燒身大火嗎?”

枚青道:“我們漢王就是要讓天下人知道,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應該是皇上的二皇子,而不能是那個笨得連馬都不會騎的當今太子。我們漢王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道理,而此舉正是他爭取民心的手段之一。”

老者道:“嘿嘿!朱高煦打起仗來是塊好料,但做起事來,與其兄朱高熾就差得遠了,如此下去,終有一天他的小命恐怕要不保啊。枚大人,朱高煦要爭太子之位,怎麼又要和韃靼糾纏不清?”

枚青道:“我家漢王雖然一直都想推倒當今太子取而代之,但叵耐當今太子總是裝出一副仁厚之態,加之至今他為人處事並未犯下什麼大錯,想扳倒他也是頗為不易。雖然以前,由於太子的大意疏漏兼之我們的努力,也曾有過幾次不錯的機會,但都沒能夠動搖太子的根基。我家漢王當然很清楚,當今皇上並不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我們如若一個不小心,便會輕者身敗名裂,重者性命難保,況且,當今聖上神武英明,一向都是我們漢王千歲的心中偶像,就算有了十足的把握,想我家殿下也是萬萬不會忍心傷及父子之間的情義。現在我們請求韃靼出兵中國北疆,隻不過是我家殿下想念皇上在京城皇宮呆得久了,擔心他老人家會悶出病來,苦思良久,才想出此法,以之請皇上出京遊玩一番,待到皇上北巡歸至京城,局勢已然改變篤定,我家千歲移駐東宮自然也就順利成章了。”

東方見霞道:“難道皇上離開京師,你們漢王就能有了扳倒太子的十足把握嗎?”

枚青道:“是的。”

東方見霞道:“何以見得?”

枚青尚未應答,老者已接口說道:“皇帝如果不在京城,那麼皇子之間若在此時有了紛爭鬥殺,就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夠約束製止得了了,而朱高煦連年隨父征戰,單單就武力而論,諸皇子中確實是沒有人能出其右者的。”

東方見霞將大腿一拍,恍然道:“哎,可不是咋的!我真笨,怎麼一下子就想不到此節!”

老者向枚青問道:“你們打算到時候怎樣扳倒太子?靠武力嗎?”

枚青道:“我家千歲一向可都是愛兵恤民如子的,不到最後當然不願走那一步,但具體怎麼做,就要等這次我們密訪韃靼回去後,依據此行的結果進一步地詳細謀劃。畢竟這是大事,可容不得一絲一毫的紕漏!”

老者道:“你們此次韃靼之行的結果如何?”

枚青僵然一笑,道:“那韃靼太保兼知院的阿魯台以前早被咱們皇上禦駕親征打得怕了,一聽到我家漢王的提議,就一個勁地加以勸阻。那韃靼可汗本雅失裏本就昏庸,一直都是唯阿魯台之言是聽,我想盡了一切辦法,也隻是讓他由開始時的一口拒絕轉為最後的猶疑不定。”

老者道:“你們要回去複命,怎麼又到了此處?這樣豈不是大兜圈子耽誤行程嗎?”

枚青道:“因為近年來山東境內的魔教餘孽活動猖獗,最近都江湖紛紛傳言,魔教新任教主唐賽兒雖然身為一介女流,卻頗有一些蠱惑拉攏人心的手段,竟被人送以‘降世佛母’的尊稱。我此次出行韃靼有負使命,故而回來時便想拐道到山東查探一番,一來看看能否說服唐賽兒,好借其魔教一臂之力,這二嘛,順便走訪一下山東指揮使靳榮,代表我家千歲敘一敘昔日沙場並肩征戰的情誼。此乃將功補過之意!”

老者點頭道:“嗯,這就是了!好了,枚大人,你和你的弟兄們收拾了空碗就去休息吧。”

枚青和幾名屬下機械地躬身答應了一聲,各各依然捧起兩隻碗,木偶似地緩緩走了出去。www.guanm.com,最快更新本書最新章節,清爽,

,請牢記本站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