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廟學典禮卷六(3 / 3)

己巳江浙第九名,鄉試江浙第十二名,會試第十八名。

授溫州路錄事司達魯花赤。

十三、脫穎

貫南康路,穆速魯蠻氏[四一]穆,據同上補。。

字用賓,行二,年廿六,十月初七日巳時。

曾祖速哥,路達魯花赤。祖囊加歹,治中。父教化的,母胡氏。慈侍下。娶杜氏。

鄉試江西第二名,會試第廿四名。

授撫州路臨川縣丞。

十四、買閭

貫濮州,蒙古軍戶,斡羅台氏。

字世傑,行□,年廿六,二月初五日子時。

曾祖八郎,千戶。祖醜妮子,千戶。父唐兀白歹[四二]從《元史氏族表》卷二頁一二改。,□□。母宋氏,具慶下。娶未。

鄉試大都第三名,會試第十七名。

授太常禮儀院太祝。

十五、察汲

貫般陽路萊州掖縣,塔塔兒人氏。

字士安,行一,年廿九,三月初三日未時。

曾祖合納臣,武略將軍。祖月祿普化。父帖木兒。母博羅氏。慈侍下。娶弘吉剌氏。

鄉試大都第十名,會試三十三名。

授國史院編修官。

十六、塔不歹[四三]塔不歹,據《元史》卷一九四《喜同傳》補。史文作塔不台,本文原缺第三字殘筆似歹字曳?,元人書人名,台與歹多通用,故此處補用歹字。

貫東昌路聊城縣,唐兀人氏。

字彥輝,行三,年廿六,十一月廿七日。

曾祖□□,祖朱沙,□武校尉。父認管你,忠翊校尉。母唐兀氏,宜人。具慶下。娶王氏。

鄉試東平第八名[四四]鄉試地名原缺。按塔不歹貫東昌路,依科舉程式條目,所就當為東平鄉試。今據補。,會試第十四名。

授□□□□□。

十七、百嘉納

貫河南府洛陽縣,蒙古人氏。

字若思,行二,年廿八,七月十三日。

曾祖□□,祖□□,父哈刺,母唐兀氏。具慶下。娶欽察氏,繼哈刺魯氏。

鄉試河南第五名,會試第四十五名。

授襄陽路錄事司達魯花赤。

十八、道同

貫別十八裏,畏吾人氏,見居池州路錄事司。

字文卿,行一,年二十九,二月二十八日午時。

曾祖八紮赤,宣授管領畏吾兒官。祖小哥,正議大夫。父肅安,江東書吏。母畏吾氏,具慶下。娶未。

己巳江浙第五名[四五]此句原置於下文“授江州路錄事司達魯花赤”一句後,與本錄體例不合,今改正。,鄉試江浙第十一名,會試第二十八名。

授江州路錄事司達魯花赤。

十九、徹台[四六]徹,從《元史氏族表》卷二頁七○補。

貫廣平路曲周縣軍籍[四七]廣、周二字原缺。元季以曲為首字之縣而又屬以平為第二字之路者,唯有廣平路曲屬縣,見《元史》卷五八《地理誌一》,今據補。,乃蠻氏。字文德,行二,年廿六,三月初十日寅時。

曾祖□□。祖忽都帖智兒[四八]智,從《元史氏族表》卷二頁七○補。,敦武校尉。父那海,忠顯校尉。母唐兀氏。嚴侍下。娶元氏,繼樸氏。

鄉試燕南第□名[四九]鄉試地原缺。按元製貫廣平者試於真定,又稱燕南鄉試,參見注[一二]。今據補。,會試第□名。

授□□□□□。

二十、鐸護倫

貫臨江路錄事司寓居,畏吾兒人氏。

字振遠,行五,年三十二,九月廿六日。

曾祖朵忽裏牙老瓦赤,參知政事。祖曲列,案按察使[五○]顯誤逕改。。父燕隻哥,宣使。母阿魯溫氏,具慶下。娶南氏。

丙寅江西第六名,己巳第□名,壬申第三名,會試第三十八名。

授袁州路錄事司達魯花赤。

二十一、博顏達

貫蒙古劄刺亦兒人氏,大名路附籍,見居江州路錄事司。

字孝友,行二,年二十六,正月二十九日辰時。

曾祖曲帖兒,大名路達魯花赤。祖異裏不哥兒。父也先,務使。母王氏。娶未。具慶下。

鄉試江西第二名,會試第二十五名。

授徽州路婺源州判官。

二十二、博顏歹

貫濟寧路金鄉縣軍戶,劄刻刺亦兒人氏[五一]劄剌亦兒,元代著名的蒙古氏族之一,係Jalayir音譯。原作劄刻兒顯誤,今改正。。

字士貞,行六,年卅七,八月二十五日。

曾祖□□,祖燕隻哥,父羅羅,母賈氏。具慶下。娶張氏。

鄉試東平第三名,會試第四十七名。

授益都路莒州判官。

二十三、護都不花

貫河南府,居衡州路錄事司,軍戶,□□人氏。

字茂實,行一,年廿六,四月十二日。

曾祖拔都魯,祖禿滿達兒,父答不歹。母唐氏,繼吳氏。具慶下。娶未。

鄉試湖廣第□名,會試第四十一名。

授通政院照磨。

二十四、?延烏台

貫河南府路登封縣軍籍。□□人氏。

字仲紀,行二,年四十三,十一月初十日。

曾祖□□,祖妥和郎[五二]妥和郎,《元史氏族表》作安和郎。,父醜思。母史氏、陳氏。永感下。娶鄭氏。

鄉試河南第一名,會試第廿九名。

授高郵路?應縣丞。

二十五、月魯不花

貫南陽府郟縣,居紹興路,遜都台氏。

字彥明,行三,年廿六,八月十九日酉時。

曾祖察剌月裏,贈亞中大夫[五三]亞中大夫係元文散官之一,見《元史》卷九一《百官誌七》,今據補原脫大夫二字。。祖忽納,肅政廉訪使,贈通議大夫,封陳留侯,諡景桓[五四]據黃溍《金華黃先生文集》卷三五《遜都台公墓誌銘》,忽納官至江東道肅政廉訪使。通議大夫係元文散官之一。今據以補肅政、訪、大夫諸字。。父脫木帖帖木兒[五五]脫帖木兒為蒙古文TughTemur的音譯,意為纛?。脫木帖兒無意義。上引《遜都台公墓誌銘》作脫帖穆耳,今據以乙正。,明威將軍[五六]將軍,據上引《遜都台公墓誌銘》補。。母朱氏。具慶下,娶未。

鄉試江浙第一名,會試第十五名。

授台州路錄事司達魯花赤。

二十六、脫穎

貫晉寧路高平縣,軍戶,劄刺亦兒氏。

字尚賓,行二,年廿六,十二月初三日寅時。

曾祖黃吉忽達,祖醜臉,父軍僧,母姬氏。具慶下。娶宋氏。

鄉試河東第八名,會試第三十七名。

授大都路通州判官。

二十七、野仙脫因

貫河中府河東縣,軍戶,蒙古氏。

字友賢,行二,年卅一,三月十九日卯時。

曾祖南京[五七]南京,《元史氏族表》卷一頁三七作南□爾。,進義校尉。祖火六台,昭信校尉。父哈刺不花,武略將軍[五八]武略將軍係元武散官之一,見《元史》卷九一《百官誌七》,今據補原脫將軍二字。。母□□王氏,縣君。具慶下。娶唐兀寇氏。

己巳大都第五名,壬申第十三名,會試第□名。

授太常禮儀院太祝[五九]太常二字原脫。按元代唯太常禮儀院有太祝,見《元史》卷八八《百官誌四》,今據補。。

二十八、廉□□

貫□□□□,畏[六○]畏,據《元史》卷一二五《布魯海牙傳》補。吾兒氏。

字□□,行□,年□□,五月十四日。

曾祖布魯海牙,順德等路宣尉使,賜儀同三司魏國公諡孝懿[六一]曾祖布魯海牙順德等路宣慰使、懿諸字,據同上補。。祖□□□□,□陽郡侯,諡真惠。父廉甫,將□□。母□氏。□□下。娶□氏。

鄉試上都第一名,會試第三十四名。

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

二十九、□□達

貫建德路錄事司,燕隻吉台氏。

字兼善,行一,年廿六,四月廿日。

曾祖文木卵幹,昭勇大將軍。祖脫歹,武德將軍。父伯都,從仕郎。母許實歹氏,重慈下。娶未。

鄉試江浙第三名,會試第十九名。

授國史院編修官。

三十、燕質傑

貫陵州,怯列歹氏。

字道亨,行二,年卅二,十月初一日亥時。

曾祖也列虔,昔寶赤。祖妥可孫。父執劄禮化台?拒桓[六二]從《元史氏族表》卷一頁二五改。,本愛馬裏[六三]從《元史氏族表》卷一頁二五改。。母雍古台氏、李氏。具慶下。娶張氏。

鄉試大都第七名,會試第卅九名。

授益都路密州判官。

三十一、壽同

貫汴梁路開封縣,達魯乃蠻氏。

字仲舉,行三,年廿八,□月□日。

曾祖湯閭[六四]湯字偏旁原缺,今從《元史氏族表》卷二頁六九改。,祖懵哦歹,父蒙嗬不花,母李氏。具慶下。娶劉氏。

鄉試上都第四名,會試第□名。

授安豐路濠州判官[六五]路名原缺。按元代濠州屬安豐路,見《元史》卷五九《地理誌二》,今據補安豐二字。。

三十二、明□□

貫山東河北蒙古軍大都督府軍戶[六六]元代軍事機構中稱都督府者唯有“山東河北蒙古軍大都督府”,今據補。,□□氏。

字□□,行一,年卅二,十月□日。

曾祖□,祖賴術,父寒驢,母唐兀氏。慈侍下。娶□氏。

鄉試□□第三名,會試卅一名。

授揚州路□□縣丞。

蒙古二十五名

色目二十五名

漢人、南人第一甲,三名

賜進士及第第一名授承務郎,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承事郎

一、李齊

貫保定路祁州蒲陰縣,匠戶。──《春秋》。

字公平[六七]公,據《元史》卷一九四《李齊傳》補。,行一,年卅三,十二月廿八日。

曾祖□□;祖□讓,宣慰司經曆。父揖,溫州路夏稅庫官。母安氏,□□下。弟魯、周、晉、元。娶未。

鄉試燕南第六名,會試第十一名。

授翰林院修撰、同知製誥兼國史院編修官。

二、李祁

貫嶺北湖南道[六八]原缺道名。按元代茶陵州屬嶺北湖南道,見《元史》卷六○《地理誌三》。今據補嶺北湖南四字。榮茶陵州[六九]茶,原形訛作榮,今改正。,民籍。□□。

字一初[七○]字原缺。按餘闕《青陽文集》卷首李祁序末注有“一初,又號希蓮”,今據補一初二字。,行一,年三十五,十月初十日。

曾祖伯俞,祖起萊,父元,母胡氏。重慶下,弟關、法、積。娶毛氏。

鄉試湖廣第五名,會試第十四名。

授應奉翰林文字、同知製誥兼國史院編修官。

三、羅謙

貫南陽府鄧州穣縣附籍屯戶。──《書經》。

字林亨,行三,年二十六,十一月十七日。

曾祖友勝,祖思賢,父天賢,南台察院書吏。母張氏。慈侍下。弟巽。娶和氏。

鄉試河南第二名,會試第十七名。

授歸德路同知毫州事。

漢人、南人第二甲,十五名

賜進士出身授承事郎

一、聶炳

貫先世居龍興路,今籍武昌路江夏縣,民戶──《詩經》。

字韞夫,行二,年卅二,正月廿五日申時。

曾祖□□,祖清,父道全,母楊氏。永感下。娶鄒氏。

鄉試湖廣第十二名,會試第四名。

授嶽州路同知平江州事[七一]初授官銜原缺。按陳旅《安雅堂集》卷二有《送聶韞夫同知平江州》詩,元平江州隸嶽州路,見《元史》卷六三《地理誌六》。今據補。。

二、李之英

貫益都路滕州鄒縣,民戶,蒲察氏。──《□□》。

字允達,行二,年三十四,十月十一日。

曾祖□,祖□;父儼,儒學教諭。母王氏,繼侯氏。嚴侍下。娶劉氏,再寧氏。

鄉試己巳科遼陽第二名,會試第二十五名。

授大寧路同知州錦州事。

三、宋夢鼎

貫建德路淳安縣,民戶。──《春秋》。

字翔仲,行三,年卅三,十二月初九日。

曾祖元弼,宋思勉進士。祖應樗,父德懋,字勉之。母任氏。具慶下。娶邵氏,繼洪氏

鄉試江浙第二名,會試第十二名。

授徽州路同知婺源州事。

四、王明嗣

貫真定路讚皇縣,居南陽府舞陽縣。──《書經》。

字伯昌,行二,年卅,二月十五日子時。

曾祖成,祖義,父彥實,母胡氏。具慶下。兄庭玉,弟十二人,娶劉氏。

鄉試燕南第一名,會試第卅七名。

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

五、王充耘

貫吉安路吉水州,民戶。──《書經》。

字與耕,行三,年卅,十一月初六日。

曾祖季模,祖鼎,宋國學生,父孟韓,母曾氏。慈侍下。

兄□,□校□,從兄相,辛酉進士,娶曾氏。

鄉試江西第□名,會試第四名。

授吉安路同知永新州事[七二]初授官銜原缺。按王充耘初授同知永新州事見於《大明一統誌》卷五六,元永新州隸吉安路,見《元史》卷六二《地理誌五》。今據補。。

六、杜彥禮

貫陝西興元路錄事司,奧魯軍戶──。□□。

字仁□,行二,年卅一,八月初五日。

曾祖海,馬軍□□,祖和,務副使,父伯恭,前蜀郡幕官。母楊氏。重慶下。娶蒲氏。

前興元路祥洋州[七三]按元代無祥州,興元路有洋州,見《元史》卷六○《地理誌三》。今據以補元字,並改祥作洋。儒學正。鄉試陝西第三名,會試第卅三名。

授奉元路同知路州事。

七、李炳

貫龍興路新建縣,民戶。──《易經》。

字炳文,行二,年廿九,九月廿八日醜時。

曾祖允恭,宋漕貢進士。祖景仁。父仕龍。母鄧氏,繼熊氏,重慶下。娶鄧氏,再娶未。己巳鄉試第廿一名,鄉試江西第廿名,會試第二名。

授常德路同知龍陽州事。

八、李穀

貫高麗國楊廣道韓州。──《易經》。

字中父,行四,年卅六,七月十八日。

曾祖將真,本州戶長,祖世昌,本州戶長,父自成,國司巡衛別將同正,母李氏。慈侍下。娶金氏。

庚申本國登科,丙寅征東第三名,壬申第一名,會試第五十名,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

九、莊文昭

貫彰德路安陽縣,軍戶。──《春秋》。

字子麟,行一,年廿七,七月廿一日戌時。

曾祖榮,祖□忠,林縣主簿。父思誠。母徐氏,羅氏,楊氏。重慶下。娶李氏。

鄉試燕南第五名,會試第十三名。

授晉寧路同知潞州事[七四]初授官銜原缺。依許有壬《至正集》卷五八《安陽郡伯莊公墓誌銘》,莊文昭“同知潞州事”,元代潞州屬晉寧路,見《元史》卷五八《地理誌一》。今據補。。

十、朱文霆

貫興化路錄事司[七五]原缺路名。按宋濂《宋文憲公全集》卷三四《朱公墓誌銘》稱文霆莆田人,元代莆田為興化路治,亦即錄事司所在地,見《元史》卷六二《地理誌五》。今據補。,儒戶。──《書經》[七六]上引宋濂《朱公墓誌銘》稱文霆於至治癸亥以尚書舉進士,以後應試其主科當相同。今據本錄體例補書經二字。。

字原道,行四,年卅九,正月卅日醜時。

曾祖德誠,宋潭州駐泊;祖治安,河南等處醫學提舉;父世英,母林氏,慈侍下,娶池氏[七七]以上均據宋濂《朱公墓誌銘》補。。

癸亥鄉試第七名,壬申[七八]壬申,據上引《朱公墓誌銘》補。第七名,會試第八名。

授溫州路同知瑞安州事。

十一、張頤

貫恩州附籍太常禮儀院禮樂戶。──《詩經》。

字以養,行三,年卅一,八月初八日。

曾祖天翼,從仕郎、按察司經曆,祖衍,承務郎、吏部主事。父友諒,中順大夫、知府。母韓氏、曾氏、王氏。慈侍下。娶司氏、崔氏。

己巳東平第四名,壬申第二名,會試第廿一名。

授太常禮儀院太祝。

十二、張兌

貫先四川普州安居嶽[七九]據餘閔《青陽先生文集》卷七《張同知墓表》改。縣,今係灃州路慈利州。──《書經》。

字文說,行二,年卅,七月十二日。

曾祖圓,祖可大,父杏孫。母陳氏。具慶下。伯梅孫。叔柑孫。外祖陳景陽。弟臨、觀、複。娶杜氏,繼丁氏。

鄉試湖廣第十五名,會試第二十名。

授湖南道同知茶陵州事。

十三、韓璵

貫大都路南警巡院西開陽坊,儒戶。──《易經》。

字廷玉[八○]按《秘書監誌》卷九稱韓璵字廷玉,今據以補玉字。,行一,年卅六,正月十一日子時。

曾祖潤,秘□□丞,祖繼先。父滋,宣慰司奏差。母□氏,娶□氏。

江東憲司書吏。丙寅大都鄉試第十名,鄉試□□第三名,會試第九名。

授秘書益監典簿[八一]按《秘書監誌》卷九典簿條列有韓璵,今據以補秘字,並改益為監。。

十四、李毅[八二]毅,據本錄原卷下策文補。

貫吉安路廬陵縣[八三]按元代吉安路所轄縣中唯廬陵縣有陵字,見《元史》卷六二《地理誌五》,今據補廬字。延福鄉,儒戶。──《書經》。

字弘略,行一,年卅,十月初七日□時。

曾祖文昌,宋□□□生。祖省忠,萬安縣儒學教諭。父以明,播州儒學正。母郭氏。重慶下。娶趙氏。

鄉試江西第十三名,會試第四十九名。

授瑞州路同知新昌州事。

十五、宇文公諒

先世居成都路雙流縣,今籍湖州路歸安縣,儒戶。──《易

》。字子貞,行二,年四十二,十月初七日酉時。

曾祖峒,宋朝請大夫、大理寺丞、提刑兼安撫,知嘉定府。祖大鈞,宋通直郎、知□州。

父挺祖,宋迪功郎、平陽縣尉。母劉氏。茲侍下。娶葉氏。

鄉試江浙第廿二名,會試第十六名。

授同知婺源州事。

漢人、南人第三甲,三十二名

賜同進士出身

授將仕郎

一、張宗元

貫衢州路開化縣。──《詩經》。

字仲亨[八四]按吳師道《吳禮部集》卷一五《送張州判序》稱宗元為三衢張仲亨,唐元《筠軒集》卷九亦有《送知事張仲亨序》詩,因知宗元字仲亨,今據補亨字。仲字原脫偏旁。

,行十一,年四十二,四月初八日。

曾祖□之,宋□□郎。祖由孫,宋進士。父孟傳,母江氏、徐氏。永感下。娶餘氏。

鄉試江浙第二十六名,會試第十名。

授台州路黃岩州判官。

二、任登

貫濟南路錄事司。──《書經》。

字子升,行□,年□十六,七月初五日□時。

曾祖靜,元帥□□;祖顯,崇仁縣丞。父士恭。母房氏。□□下。娶□氏。

鄉試山東第五名[八五]鄉試地名原缺。按依《元典章》卷三一《科舉程式條目》,濟南人參加山東濟南路鄉試,而依本錄行文體例,山東濟南路當簡稱山東。今據補山東二字。,會試第卅九名。

授淮安路□□縣丞。

三、雷杭

貫建寧路建安縣,儒戶。──《易經》。

字彥舟,行七,年卅二,十二月初一日辰時。

曾祖時,宋國學上舍,祖桂子,宋鄉貢進士。父逢年,母李氏。嚴侍下。從兄機,進士。娶葉氏。

鄉試江浙第一名,會試第四十八名。

授漳州路錄事。

四、張周幹

貫真定路錄事司,見寓揚州路。──《詩經》。

字國楨,行一,年廿八,八月初三日□時。

曾祖振,人匠提舉。祖天佑,廬州知事。父讓,崇明州吏目。母王氏、殷氏。具慶下。娶馬氏。

鄉試燕南第九名,會試第十五名。

授保定路安州判官。

五、陳植

貫吉安路永豐縣,民戶。──《春秋》。

字中吉,行十二,年四十一,二月十一日卯時。

曾祖克仁,祖□□,父俊叟,母毛氏。具慶下。娶袁氏,繼李氏。

己巳鄉試第廿一名,鄉試江西第一名,會試第六名。

授南康路錄事。

六、李幹

貫汴梁路目代睢州襄邑縣[八六]按元代汴梁路下無目代州而有雎州,且下轄有襄邑縣,見《元史》卷五九《地理誌二》。今據以正補。,民戶,居大都──《詩經》。

字維楨,行□,年卅一,四月二十四日□時。

曾祖堅,祖□將,□□總管府知事;父世傑,白石湖大使。母陳氏、王氏。嚴侍下。娶未。

鄉試大都第七名,會試第四十五名。

授河南府錄事。

七、徐祖德

貫處州路青田縣,儒戶。──《詩經》。

字景熙,行六,年廿六,五月十二日寅時。

曾祖洪,宋迪功郎。祖夢奇,大中大夫宣慰副使。父泉孫,延平教授。母方氏。具慶下。娶未。

鄉試江浙第四名,會試第廿二名。

授江浙行省管勾。

八、張崇智

貫鄧州,遷襄陽路均州鄖縣,見居武昌。──《易經》。

字惠貞,行四,年卅七,正月初六日□時。

曾祖□,祖載德,贈奉訓大夫、追封穣縣男。父永□,奉訓大夫、漢陽同知。母程氏,繼虞氏,封欀穣縣君[八七]據上文改。。具慶下,娶徐氏。

國子伴讀。鄉試大都第六名,會試第四十三名。

授淮安路鹽城縣丞。

九、趙毅

貫陝西奉元路錄事同,軍戶。──《書經》。

字近仁,行三,年卅一,九月初五日午時。

曾祖伯傑,金□□□。祖仲容,葭州知州,父鑒,興平稅使。母李氏。□□下。娶李氏,繼李氏。

鄉試陝西第一名,會試第廿六名。

授陝西行省管勾。

十、餘觀[八八]姓名原脫。按《元詩選》癸集有餘觀詩,其小傳雲:“餘院判觀,觀字□□,嶽之平江人,登元統元年癸酉進士第”。今據補餘觀二字。

貫嶽州路平江州,儒戶。──《書經》。

字嘉賓[八九]嘉字原脫。按《傅與礪詩文集》卷七有《餘觀嘉賓及第歸嶽陽?赴常寧州判官》詩,陳旅《安雅堂集》卷二亦有《送餘嘉賓赴常寧州判官》詩,今據補。行□,年廿六,正月十六日□時。

曾祖師孟,□□□,祖端昂,父元升。母鄧氏,□□。具慶下。娶胡氏。

鄉試湖廣第□□名,會試第卅四名。

授常寧州判官。

十一、張楨

貫汴梁路錄事司附籍侍衛軍戶。──《春秋》。

字約中,行八,年廿九,二月十一日□時。

曾祖國維,將仕郎。祖鼎,將仕郎。父道淵,將仕郎、汴梁路經曆。母史氏。慈侍下。娶未。

鄉試河南第三名,會試第五名。

授彰德路錄事。

十二、鞠誌元

先世居吉安路吉水州,今籍嶽州路巴陵縣。──《詩經》。

字希仁,行四,年四十,二月初八日。

曾祖三複,宋進士。祖子端,宋進士。父頤孫。母鍾氏,繼黃氏。慈侍下。娶彭氏

鄉試湖廣第十六名,會試第三十二名。

授寶慶路邵陽縣丞。

十三、成遵

貫南陽府鄧州穣縣,軍戶。──《春秋》。

字誼叔[九○]誼叔,據《元史》卷一八六《成遵傳》補。,行三,年卅,十一月二十日寅時。

曾祖□□,祖□□,父輔仁,母周氏。慈侍下。娶雷氏。

鄉試大都第□名[九一]成遵鄉試地,宋褧《燕石集》卷四《送翰林編修成誼叔》詩稱係由國子生鄉舉於大都,今據補。,會試第廿□名。

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九二]據《元史》卷一八六《成遵傳》補。。

十四、陳毓

貫□□路□□□。──《春秋》。

字元□,行□,年□十六,正月初八日酉時。

曾祖□□,□□□,祖幼黃,宋待補太學生。父以德,母□氏。重慶下。娶易氏

鄉試湖廣第一名,會試第六名。

授瑞州路新昌州判官。

十五、周璿

貫真定路錄事司,民戶。──《書經》。

字子衡,行一,年廿九,四月初十日酉時。

曾祖斌,祖壁,贈承事郎。父思義,廉訪司知事。母蒲察氏。具慶下。娶申氏。

鄉試真定第五名,會試第七名。

授太常禮儀院郊祀署太祝。

十六、江文彬

貫建寧路錄事司,儒戶。──《書經》。

字質甫,行一,年卅六,十月初六日申時。

曾祖斯立,祖翼子,父元父,母趙氏。具慶下。娶黃氏。

鄉試江浙第十八名,會試第卅名。

授泉州路錄事。

十七、程益

貫濟南路錄事司,軍戶。──《春秋》。

字光道,行一,年卅一,四月廿一日寅時。

曾祖萬,江南郡獄掾[九三]據蘇天爵《滋溪文稿》卷一八《程府君墓誌銘》補。。祖璧,□□郎。父恭,承務郎,南陵縣尹。母劉氏,繼張氏。具慶下。娶張氏。

己巳山東第四名,鄉試山東第□名,會試第卅一名。

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

十八、鄧梓

貫龍興路奉新縣[九四]據同治《南昌府誌》卷二九葉一八上補。。──《詩經》。

字文若,行□,年□□□,四月廿八日午時。

曾祖□□,祖□□,父□□,母王氏。具慶下。娶易氏。

鄉試江西[九五]鄧梓為江西龍興路奉新縣人,當就鄉試於江西,今據補。第三名,會試第廿八名。

授南豐州判官。

十九、郭文煥

貫成都路錄事司,儒戶。──《春秋》。

字質方,行三,年卅三,十二月初九日卯時。

曾祖誠,祖複,父善宗,母何氏。嚴侍下。娶白氏。

鄉試四川第三名,會試第四十七名。

授重慶路錄事。

二十、劉基

貫處州路青田縣,儒戶。──《春秋》。

字伯溫,行七,年廿六,六月十五日。

曾祖濠宋翰林掌書[九六]據張時徹《誠意伯劉公神道碑銘》(見於劉基《誠意伯文集》卷首,四部叢刊本)補。。祖槐,宋太學生。父火侖,儒學教諭。母富氏[九七]據上引《劉公神道碑銘》補。。具慶下,娶富氏。

鄉試江浙第十四名,會試第廿六名。

授瑞州路高安縣丞。

二十一、劉文□

貫大都路警巡院附籍儒戶,先裏濟南。──《詩經》。

字□□,行一,年卅五,二月廿九日,亥時。

曾祖□□,□□□,祖德昭,刑部同知令使。父王[九八]此字原僅殘存偏旁。,儒學教諭。母張氏。具慶下,娶殷氏。

己巳鄉試第五名,鄉試大都第□名,會試第廿七名。

授上都路奉聖州判官[九九]元代大都、上都二路轄下州名以聖為第二字者,唯有奉聖州,隸上都路,見《元史》卷五八《地理誌一》,今據補。。

二十二、徐邦憲

貫龍興路富州[一○○]據同治《南昌府誌》卷二九葉一八上補。──《書經》。

字□□,行□,年卅二,十二月初四日。

曾祖正道,祖□□,父□□,母鄒氏,具慶下。娶催崔氏[一○一]原文顯誤,今改正。。

儒學教諭。鄉試江西第□□名[一○二]徐邦憲為江西龍興路富州人,當就鄉試於江西,今據補。,會試第四十二名。

授袁州路分宜縣縣丞。

二十三、許寅

貫晉寧路臨汾縣,軍籍。──《詩經》。

字可賓,行三,年卅,十一月初二日□時。

曾祖濟民,祖固,父肯終,母張氏。具慶下。娶程氏,繼高氏、韓氏。

鄉試大都第十名,會試第三十五名。

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

二十四、朱彬

貫建昌路新城縣附籍儒戶。──《詩經》。

字仲文,行二,年廿六,正月十五日□時。

曾祖應元,祖何,父禮。母翁氏。具慶下。娶黃氏。

鄉試江西第十九名,會試第廿四名。

授翰林國史院典籍官。

二十五、於及

貫益都路錄事司,軍戶。──《易經》。

字□□,行一,年廿七,九月廿日子時。

曾祖守中,祖□,浦江縣尹。父欽止,嶽州教授。母鄭氏、喬氏。慈侍下。娶□氏□。

鄉試山東第□名,會試第□名。

授□陽□□□。

二十六、艾雲中。

貫龍興路錄事司。──《易經》。

字翼□,行三,年廿六,二月初二日辰時。

曾祖□□,祖梓,父德新,母徐氏。具慶下,娶陳氏。

鄉試江西第九名,會試第卅六名。

授贛州路錄事。

二十七、鄧世綸

貫高唐州武城縣,軍戶。──《詩經》。

字君理,行卅六,年廿七,八月十九日酉時。

曾祖彬,祖?,父煥,母杜氏。具慶下。娶高氏。

鄉試東平第五名,會試第四十一名。

授東昌府錄事。

二十八、熊爟

貫龍興路富州,□戶──《詩經》。

字成舉,行七,年卅一,二月十七日子時。

曾袓莊孫,宋迪功郎。祖涯,父樾。母雷氏、徐氏、母鄧氏[一○三]依本錄行文體例,母字顯衍當刪。。慈侍下。娶黃氏,繼黃氏。

鄉試江西第廿二名,會試第四十四名。

授贛州路會昌州判官。

二十九、李哲

貫保定路博野縣[一○四]按元代博野縣隸保定路,見《元史》卷五八《地理誌一》,今據補保定二字。,軍戶。──《春秋》。

字公毅[一○五]字原脫。按賴良編《大雅集》卷三葉二下記:“李哲字公毅。”今據補公毅二字。,行一,年卅一,十一月十五日戌時。

曾祖□□,祖□□,父居禛,母趙氏。慈侍下。娶朱氏。

鄉試燕南第□名[一○六]依《元典章》卷三一《科舉程式條目》,保定路人就真定路鄉試,而本錄均稱鄉試燕南,今據補。,會試第□一名。

授□□□□□。

三十、許廣大

貫台州路天台縣,民戶。──《書經》。

字具瞻,行一,年廿一,正月初十日酉時。

曾祖漁著,宋進士。祖文的,父嗣。母張氏。重慈下。娶葉氏。

鄉試江浙第廿名,會試第十八名。

授慶元路昌國州判官。

三十一、張本

貫延平路將樂縣,儒戶。──《禮記》。

字在中,行一,年卅六,正月十二日子時。

曾祖興,祖日宣,父德昭,母廖氏,繼廖氏,具慶下。娶蕭氏。

鄉試江浙第十一名,會試第卅八名。

授贛州路寧都州判官。

三十二、張文淵

貫汴梁路尉氏縣,寓居武昌路錄事司。──《易經》。

字希顏,行一,年廿九,二月十六日卯時。

曾祖德,祖凱,父壽之,母周氏,具慶下,娶袁氏。

鄉試河南第五名,會試第十九名。

授襄陽路均州判官。

漢人二十五名

南人二十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