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達精靈傳說,人類是在魔苟斯陰影籠罩大地的年代裏來到這世界的,而人類也很快就落入他的掌控下;他派了許多奸細混在人類當中,人類聽從他邪惡又狡詐的話,他們崇拜黑暗,又懼怕黑暗。但是有些人類轉離了邪惡,離開他們出生之地,向西遷移;因為他們聽說西方有陰影無法遮蔽的大光。魔苟斯的爪牙痛恨並追趕這群人,他們西行的路真是漫長又艱苦。然而他們最後還是來到了大海旁的那片土地,在精靈寶鑽爭奪戰的年代進入了貝爾蘭。這群人類在辛達語中被稱為伊甸人,他們成了艾爾達精靈的朋友與盟邦,在一同對抗魔苟斯的戰爭中,立下了許多豐功偉跡。
他們的後裔出了一位聰明又俊美的埃蘭迪爾,在中描述了他如何在魔苟斯幾乎大獲全勝的情況下,建造了那艘人類稱之為羅辛希爾,而精靈稱之為威基洛特的白船,航向無人去過的海域,找尋維林諾;他想要做兩支親族的代表,向西方諸神陳情,希望維拉會同情他們,對他們迫切的需要伸出援手。他經曆許多危險與艱難,達成了這項任務,因此精靈與人類又稱他為蒙福的埃蘭迪爾;維林諾的西方主宰們派出了討伐的大軍,但是埃蘭迪爾從此再末回到他所愛的這片土地。
在“最後大戰”中,魔苟斯終於被推翻,安戈洛墜姆也崩塌;當時有許多人類為魔苟斯作戰,唯獨伊甸人站在維拉這一邊,與他們並肩殺敵。在西方主宰戰勝之後,那些沒被消滅的邪惡人類都逃回了東邊,在東邊還有許多同種的人類在那沒有開墾的大地上遊蕩,野蠻無文,他們既拒絕魔苟斯,也不聽維拉的召喚。等邪惡的人類去到他們當中,在他們當中投下懼怕的陰影,使這些人類稱他們為王。因此,維拉遺棄了中土大陸上那些拒絕他們召喚又接受魔苟斯的朋友作王的人類。於是人類住在黑暗中,深受魔苟斯在其統治時期所發明的各種邪惡東西的侵害與騷擾,如惡魔、惡龍、畸形怪獸,以及扭曲伊露維塔之兒女所造出來的肮髒半獸人。人類的命運變得相當不幸。
但是曼威懲罰了魔苟斯,將他關在遠離世界之外的虛空中;隻要西方主宰的統治存在一日,他就無法回到世界,以可見的形體出現。但是他所播下的種子依舊生長發芽,隻要有人照顧,還是會結出邪惡的果實。因為他的意誌仍然存在,繼續引導他的爪牙,影響他們反抗維拉的意願,摧毀順從維拉的生靈。對此,西方諸神相當清楚。當他們將魔苟斯丟出世界後,接下來討論未來該怎麼做。他們召喚艾爾達精靈返回西方,那些聽從召喚的精靈居住在伊瑞西亞島上;他們在島上建造了亞佛隆尼港,它是所有城市中最靠近維林諾的一座,當有水手航行過遙遠的大海,最後接近“不死之地”時,亞佛隆尼的高塔是第一個落入他們眼裏的景物。對於那三支忠心的人類祖先家族,維拉給了他們豐厚的報償。伊昂威來到他們當中教導他們,維拉賜給他們比其他人類種族更高的智慧、更強的力量、以及更長的壽命,並且特別造了一塊陸地給伊旬人居住,既不是在中土大陸,也不是在維林諾,而是在比較靠近維林諾的大海中。它是歐希自深海中舉起的陸地,奧力奠定了它的根基,雅凡娜將它妝點得豐富美麗;艾爾達精靈也從伊瑞西亞島上帶來了許多鮮花與噴泉。維拉稱這片土地為安多爾,“禮物之地”,當埃蘭迪爾之星在西方燦爛閃爍,就是一切都準備好了的記號,也是船隻航行在大海上的引導;人類充滿驚奇地望著它在太陽的軌道上發出銀色的光芒。
於是伊甸人啟航深入大海,跟隨那顆星前進;維拉也使大海風平浪靜了許多天,讓陽光照耀,讓風吹動船帆,於是伊甸人眼前所見的是粼粼閃爍、波平如鏡的大海,他們船首所劃破的浪花猶如燦爛的飛雪。羅辛希爾是如此明亮,即便是到了早晨,人類仍可見到它在西方的天空中閃爍,在夜裏它看起來像獨自在發光,別的星辰都黯然失色。伊旬人對準它的方向航行,在越過迢遙的茫茫大海後,他們遠遠望見了那塊為他們預備的“禮物之地”安多爾,閃爍在金黃色的薄霧中。當他們踏上陸地,發現它美麗又豐饒,人人都十分歡喜。他們將那地取名為艾蘭納,意思是“星辰之地”;另外又稱它為亞納督尼,意思是“西方之地”,用高等精靈語來說,就成了“努曼諾爾”。
他們就是灰精靈語中稱之為登丹人——也就是努曼諾爾人,“人類中王者”的源起。但是他們並未逃過伊露維塔定給所有人類的死亡命運,雖然他們十分長壽,在死亡的陰影落下之前也沒有任何病痛,但是他們還是會死的凡人。他們變得極有智慧與光榮,在一切的事上,他們比人類其他任何支係都更像首生的精靈;他們的身材十分高大,遠遠超越中土大陸上最高大的人類子孫;他們眼中的光芒明亮如星辰。但是他們在那地的人口增長非常緩慢,雖然他們有兒有女,這些兒女也都長得比他們的先人更美,但是他們孩子的人數依然很少。
努曼諾爾的主城與海港一直位在西邊海岸的中央,稱之為安督奈伊,因為它麵對著日落的方向。但在這塊陸地的中央有一座陡峭的高山,稱之為米涅爾塔瑪,“天堂之柱”,在山頂最高開敞無頂之處設有一如·伊露維塔的聖壇,除此之外,努曼諾爾人沒有其他的神殿或神廟。山腳下則蓋有曆來諸皇帝的陵寢,山丘上建有最美的城市雅米涅洛斯,埃蘭迪爾的兒子愛洛斯在那裏建了高塔與城堡,愛洛斯是維拉所指定的第一任登丹人皇帝。
愛洛斯和他哥哥愛隆是伊甸人第三支家族的後裔,但是他們身上又擁有艾爾達精靈與神靈邁雅的血統;因為貢多林城的伊綴爾與美麗安的女兒露西安是他們的祖先。由於維拉不能收回伊露維塔賜給人類的禮物:死亡,因此對於半精靈伊露維塔又給了另一項裁決;埃蘭迪爾的兒子可以選擇自己所要歸屬的命運。愛隆選擇了歸屬首生的子女,獲得了精靈長生不老的生命。但是愛洛斯選擇了成為人類的王者,不過他仍被賜予長壽,他的生命比中土大陸的人類長了許多倍;而所有他的後裔,所有的皇帝與皇室貴族,也都擁有依努曼諾爾人的標準來看十分長久的壽命。愛洛斯活了五百歲,統治努曼諾爾帝國四百一十年之久。
歲月流逝,當中土大陸的人類文明與智慧持續退化時,登丹人卻因維拉的保護與艾爾達的友誼,在身材與心智上都繼續增長。雖然這群百姓仍然使用自己的語言,但是他們的皇帝與貴族都能使用精靈語,那是他們在過去同盟的歲月當中學來的,也因此他們能與伊瑞西亞島或中土大陸西岸地區的精靈溝通。他們當中的博學大師甚至學會了“蒙福之地”的高等精靈語,該語言保存了自開天辟地以來的許多故事與歌謠;這些學者作了文字、卷軸、書籍,寫下他們帝國興盛時期的各樣智慧與奇事,但是這一切如今都已失落了。就這樣,所有努曼諾爾的貴族,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都還擁有一個精靈語的名字;而他們在努曼諾爾島上以及中土大陸海岸上所建立的城市或偉大建築,也都一樣有兩種不同語言的名稱。
登丹人在工藝上的本領極強,如果他們有心,在戰爭與製造兵器上絕對可以輕易超越中土大陸那些邪惡的王;但他們生性和平。在他們所學的一切技藝中,造船與航海是他們最喜愛也最登峰造極的藝術,他們成了人類曆史上空前絕後的航海家,這世界再也看不見那樣的情景,因這世界已經衰微了。在他們年輕時的輝煌歲月中,航行征服遼闊的大海,是他們當中剛強之人的首要功績與冒險。
不過西方主宰禁止他們往西航行到看不見努曼諾爾海岸的海域;對此登丹人有極長一段年日都遵守,雖然他們不完全明白這項禁令的目的。曼威的目的是,努曼諾爾人不當企圖尋找“蒙福之地”,也不當不顧設在他們歡樂上的限製,迷上維拉與艾爾達所居住的不死之地,那地一切的事物都不會腐朽。
彼時,維林諾仍存在這世界上,肉眼可見,伊露維塔允許維拉們在地球上保留一處居所,做為紀念,如果魔苟斯沒有用陰影籠罩這世界的話,世界原來應當是那樣子的。努曼諾爾人對此知之甚詳;有時候,當空氣清朗,太陽在東邊照耀時,他們可以看見在西邊極遠之處,有一座白色的城閃爍在遙遠的海岸上,那城有很大的港口和高塔。在那些年代,努曼諾爾人的視力絕佳;不過,即便如此,他們當中也仍然隻有目光最銳利之人才可能從米涅爾塔瑪山上,或從西岸出航至他們可到之合法範圍的高船上,看見那景象。那時他們還不敢打破西方主宰所下的禁令。不過智者知道,那片遙遠的海岸不是“蒙福之地”維林諾,而是艾爾達在伊瑞西亞島上的海港亞佛隆尼,不死之地的最東岸。那時精靈仍不時駕著無槳船,像白鳥從日落之處飛來,抵達努曼諾爾。他們給努曼諾爾帶來許多禮物:會唱歌的鳥兒,芳香的花朵,以及各種調味和治療的藥草。他們還帶來了生長在伊瑞西亞島上的白樹凱勒博恩的小樹苗;凱勒博恩是圖納山上的白樹佳拉西理安的後裔,佳拉西理安是雅凡娜按著聖樹泰爾佩瑞安的模樣所造,送給“蒙福之地”艾爾達的禮物。那棵樹苗在雅米涅洛斯的王宮前生長茁壯,盛開繁花;它被取名為寧羅斯,在傍晚時開花,使整個夜晚都充滿了它的香氣。
因著維拉的禁令,登丹人在這些年代中的航海都是往東行,上至黑暗的北方下至熾熱的南方,甚至越過南方抵達了“黑暗之底”;他們甚至航行到各個內海,繞過中土大陸,從他們的船首眺望極東之處的“清晨之門”。登丹人也會不時來到中土大陸的沿岸,他們對遭到遺忘的這片大地十分同情,於是努曼諾爾的貴族親王們,在人類的黑暗年代中再度踏上了大陸的西邊海岸,那時還沒有任何人敢抵擋他們。那年代絕大部分落在陰影下的人類,都變得十分衰弱與恐懼。努曼諾爾人來到他們當中教導他們許多東西。他們帶來玉米和酒,教導人類撒種與碾穀,又教他們伐木采石,以及在這死亡迅速臨到又毫無歡樂之大地上各樣維生的本事。
於是,中土大陸的人類開始有了比較好過的日子,西邊海岸上的荒地變少了,人類擺脫了魔苟斯所留給他們的重擔,棄絕他們對黑暗的恐懼。他們尊敬與緬懷高大的海上之王,當這些王離去時,他們稱這些王為神,希望他們會再回來;彼時,努曼諾爾人從不在中土大陸上停留太久,也不在岸上為自己建立任何的居住地。他們必須向東航行,但他們的心總是歸向西方。
隨著時間流逝,努曼諾爾人對西方的渴望愈來愈強;他們渴望那座自己遠遠望見的不死之城,心裏愈來愈想得到永恒的生命,避免歡樂的終止與死亡。他們的力量與光榮愈強盛,就愈不願意麵對死亡。雖然維拉賜給了登丹人極長的壽命,他們還是不能免除最後必然臨到的衰老、死亡,即使身為埃蘭迪爾子孫的皇帝們亦不例外。他們的生命在艾爾達精靈的眼裏實在非常短暫。因此,有一股陰影落到了他們身上:或許,這是魔苟斯存留在世上的意誌還在運作的原故。努曼諾爾人開始悄悄抱怨,首先是在心裏,然後是公開說出來,他們要反抗人類的命運,尤其反抗不準他們航向西方的禁令。
他們彼此說:“為什麼西方的主宰可以坐在那裏永享平安,而我們卻得死亡,離開我們的家園與一切我們所造的事物,去一個我們不知道的地方?而艾爾達卻不會死,連那些背叛過諸神的精靈也都還活得好好的。既然我們已經縱橫過所有的海洋,沒有什麼遼闊的水域和洶湧的波濤是我們的船不能征服的,為什麼我們不能前往亞佛隆尼去問候我們的朋友呢?”
還有一些人說:“我們為什麼不直接去到阿門洲,在那裏住上一天,品嚐品嚐諸神的歡樂?我們豈不早就成為阿爾達上最偉大的人類了嗎?”
艾爾達精靈把這些話告訴了維拉,曼威對此很傷心,他看到烏雲開始聚攏在努曼諾爾的盛世上。他派了使者去見登丹人,切切向皇帝、以及所有肯聽之人進言,論及世界的命運與其運作的方式。
“世界的命運,唯獨那獨一的創造者能夠改變。”他們說:“就算你們確實避開一切的障礙及陷阱航行到了“蒙福之地”阿門洲,對你們也沒有好處。因為不是曼威的疆域讓居住其間的人不死,而是不死的居住者使那塊地變成了聖地;你們在那裏隻會衰老枯萎得更快,就像飛蛾處在恒久不變的強光下一樣。”
但是皇帝說:“可是我的祖先埃蘭迪爾豈非仍然活著?還是他根本不住在阿門洲?”
對此他們回答說:“你知道他的命運有別於你,他已被裁決歸屬不死的精靈族;與此同時,他也被判定永遠不得返回凡人之地。但是你與你的百姓卻不是首生的兒女,伊露維塔從一開始就造你們是會死的人類。如今你們似乎想要占盡雙方的好處,高興的時候就駛往維林諾,想家的時候就回來。這是不可能的。而維拉也無權拿走伊露維塔的禮物。你們說,艾爾達沒有受到懲罰,即使是那些背叛者也都還活著。但不死對他們既非獎賞,也非懲罰,他們生來就是如此,他們必須活著,無法逃離不死的命運,隻要這世界存在一天,他們就跟它綁在一起,永遠不得脫離,因為世界的生命就是他們的生命。你們還說,你們是因為自己根本沒參與的人類背叛,而遭受到必須死亡的懲罰。但是死亡從一開始就不是懲罰。你們藉由死亡得以脫離這個世界,不受它的束縛,不論它是充滿希望還是逐步衰殘。所以,你說到底誰該羨慕誰?”
努曼諾爾人回答說:“我們為什麼不該羨慕維拉或甚至永生不死?我們被迫盲目相信橫在我們眼前全然未知的命運,毫無確據的希望。況且,我們也熱愛地球,不願失去它。”
於是使者回答說:“伊露維塔心中對你們有些什麼樣的計劃,維拉確實不知道,伊露維塔並未揭示未來的一切。但我們確實相信,這裏不是你們的家,阿門洲也不是,整個世界的範圍內都不是。人類必須離開的命運是伊露維塔從一開始就賜下的禮物。死亡之所以變成人類的悲傷,隻因為它落在魔苟斯的陰影之下,因此人類麵對死亡時看到自己彷佛被包圍在極大的黑暗中,這令他們感到萬分恐懼;於是那些剛愎又驕傲之人便不肯順從死亡,直到他們的生命遭到剝奪。我們這些背負隨光陰而加重之擔子的人,確實不明白這一點;但是如果你們說死亡的悲傷又回來困擾你們了,我們就害怕那是陰影再度崛起,又在你們心中出現之故。因此,雖然你們是人類當中最優秀的登丹人,是勇敢抵抗那古老陰影又逃出他掌握的人,我們仍然要對你們說:當心!一如的旨意是不能被否定的;維拉誠懇地囑咐你們不要拒絕相信你們的召命,以免死亡很快又會變成束縛你們的枷鎖。你們最好懷抱你們的渴望必會有圓滿結果的希望。你們對阿爾達的愛是伊露維塔放在你們心裏的,而它行事計劃不會毫無目的。然而,在那目的揭曉之前,人類將已度過無數世代;到那時,它將會對你們,而非對維拉,揭曉它的計劃。”
這些事情是發生在“造船王”塔爾·克亞單以及他兒子塔爾·阿塔納米爾的時代;他們是高傲的人,切求財富,他們要中土大陸的人類納貢,從給予者變成了收取者。曼威的使者是在塔爾·阿塔納米爾當政的時候來到;而他是努曼諾爾的第十三任皇帝,當努曼諾爾帝國傳到他手上時,已經存在超過兩千年了,就算帝國的威勢尚未達到最顛峰,福樂也已達極點。但是阿塔納米爾對使者的進言十分不悅,並且不加以理會,而絕大部分的百姓都跟從他;他們還是希望能在自己在世時就逃脫死亡,不必等候什麼渺茫的希望。阿塔納米爾活到極長的歲數,緊緊抓住他的生命,直到失去一切的福樂;他是第一個這麼做的努曼諾爾人,拒絕離世,直到自己昏庸怯懦之時,還拒絕把他的盛世王權交給兒子。努曼諾爾皇族在他們悠長的生命中,向來習慣晚婚,他們會在自己的孩子全都長大成人、心智成熟之後,交付統治管理之權,然後離世。
當阿塔納米爾的兒子塔爾·安卡理蒙登基為帝後,其想法作風一如其父;努曼諾爾人在他的時代開始分裂。占大多數的一邊稱之為“皇帝的人馬”,他們愈來愈驕傲,並且開始疏遠艾爾達與維拉。另外較少的一群人被稱為艾蘭迪利,“精靈之友”;他們依舊效忠皇帝與愛洛斯家族,卻希望與艾爾達保持友誼,並且聽從西方主宰的規勸。然而即使是他們這群自稱為“忠實者”的努曼諾爾人,也無法完全逃離他們百姓的痛苦,他們仍被死亡的恐懼所困擾。
因此,這群西方人的福樂開始減少了;但是他們的威勢與國力仍在增加。他們的皇帝與百姓尚未拋棄自己的智慧,就算他們已經不愛維拉了,至少也還心存畏懼。因此他們的高桅大船依舊駛向東方,他們還不敢公然反抗禁令,航行超過所規定的西邊界線。但是死亡的恐懼在他們身上愈來愈強烈,他們也想盡一切辦法來拖延它。於是他們開始為自己的死亡興建巨大的陵墓,而他們的智者則不斷努力想要發現召回生命的秘密,或至少找出延長人類壽命的方法。但是他們隻達到了保存死人屍身不會朽爛的本領,於是他們遍地建築死寂的墳墓,將死亡的恐懼奉祀在黑暗的墳裏。而活著的人更迫切縱情於狂歡宴飲,渴望得到更多的貨財;在塔爾·安卡理蒙的時代,將初熟的果實獻給一如的祭祀遭到了忽略,人們幾乎不再登上全地中央的米涅爾塔瑪山,前往位在高處的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