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醉雲樓,楊晞拒絕了楊東所求,要他去樓上那個常去包廂喝酒的打算,而是要坐在大堂。
隻不過大堂內酒客不少,沒什麼空位置。前方戰事正進行中,許多愛打聽熱鬧的人,就經常上酒樓。酒樓內各色的人都有,許多人都會談論叛亂及前方戰事的情況,有很多小道消息在這裏傳遞,因此雖然潼關前線有戰事,酒樓生意依然很好。
沒找到單獨的空位,楊晞瞄中了靠窗一個隻有一人就座的位置。吩咐了隨從們幾句後,也就走了過去。
在看到酒樓內這般熱鬧,連個空位都沒有時,楊晞也很感慨,看來真的沒人會預料到過幾天潼關的兵敗,更沒想到長安會被叛軍攻占,長安的百姓依然沉醉在歌舞升平之中。真不知道潼關兵敗的消息傳來後,這些在這裏喝酒聊天的人,又會有怎麼一般表現!
“請問這位兄台,可否允在下與你同桌喝酒,已經沒有空餘的位置了!”楊晞很有禮貌地上前行禮,對端坐在酒桌邊那個顧自飲酒,一臉嚴肅的中年人問候了聲。
與人同桌飲酒最好,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擺脫隨從們的嚴密“監看”,找機會溜走。
那名正飲酒沉思的人想不到會有人打擾他喝酒,驚異地抬起頭,看到楊晞氣度不凡,身側又有多名隨從相伴,知道不是一般人家子弟,想了一下後也就答應了,笑著作禮請道:“小兄弟請坐吧,某反正一會就要走了!”
“多謝兄台!”楊晞也不客氣地坐下,酒保很快就將他需要的酒菜上來了。
楊正和另外一名隨從站在楊晞身後,也不理會楊晞讓他們呆到一邊的要求,最後楊晞隻得隨他們。
楊晞往自己麵前的杯中倒滿酒,正想敬同桌人一杯時,卻看這名約摸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已經顧自飲了好幾杯,不禁疑惑地問道:“看兄台一臉落寂,獨自一人喝悶酒,莫非有什麼心事?”
中年漢子停了酒杯,看了看楊晞一臉的真誠,也在歎了口氣後回答道:“某是到長安有事來辦,隻是可惜,事兒沒辦好,不知道如何回去交差!”說著還看了兩眼隔壁桌幾名默默吃飯的軍士。
“原來如此!”楊晞也很知趣,沒追問對方什麼事沒辦好,隻是舉杯敬道:“這位兄台,這世上沒有邁不過去的檻,看開了就好了!來,在下敬你一杯,能同桌喝酒也是件幸事!”
“多謝小兄弟勸慰,請了!”中年漢子苦笑了一下,一口就將杯中酒喝幹了。
楊晞還想再問什麼,卻聽隔壁桌傳來一個人的大聲說話,注意力馬上就被吸引了過去。
“對了,兄台,你有沒有聽說過,安賊怕回範陽的路被截斷,準備從洛陽退兵呢!要是此時哥舒將軍能率軍殺出潼關城去,說不定一戰就能全殲潼關城外的叛軍,徹底動搖安賊叛軍的軍心,很快就將叛亂平息了!”這是某個漢子在酒喝多了後,與同伴說了一會事後,高聲喝喊的。
“高賢弟說的不錯,依某所見也是如此,如今北方捷報頻傳,叛軍軍心不穩,要是趁機率大軍出關,一定能擊潰叛軍,甚至很快就平定叛也有可能!”與那高聲談論國事漢子同桌的另外一人也大聲地說了起來:“可惜哥舒元帥膽子太小,不敢率軍出關作戰,隻敢依關據守!”
聽了酒店裏有人公然談論這些,並且說這樣的論點,楊晞非常驚歎。
隻是他沒想到反唇相譏,鄉村匹夫之言,有何可駁斥的?
現在大唐朝堂上抱此觀點的人都占大部,他那位身居相位的父親,也不是一再蠱惑皇帝李隆基這樣做嗎?
不過在轉頭回來,想和同桌的中年漢子繼續喝酒時候,卻瞧見了對方一臉的憤憤,拿著酒杯的手都握的很緊,青筋暴露了。
見此楊晞心中一動,不露聲色地問道:“不知這位兄台對剛才那兩人的觀點是否有不同看法?”
“井底之蛙!”中年漢子眼中露出憤怒之色,有點咬牙切齒地說道:“朝中大臣抱此態度,沒想到連民間百姓也是這種想法,難怪會如此了!唉,大禍將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