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意外的結識(3 / 3)

看楊晞一臉古怪的神色,那中年漢子馬上心生警惕,反問道:“難道小兄弟也有不同見解?”

“當然,在下的見解與剛才那幾位兄台所說恰恰相反!”楊晞已經看出來,與自己同桌此人不會是普通之人,從此人的氣度上來看,很可能朝中官吏,並且與自己的父親政見不和,甚至因為不同意見而起過爭執,不然聽到剛才那兩人的言談後,不會表現如此憤怒。

再聽此人最後的感慨,竟然有種知己般的感覺起來。

“願聞其詳!”那中年漢子頓時來了興趣,追問道。

“好,那在下就隨便說幾句!”楊晞看了看邊上那兩位還在高談闊論,希望朝廷盡快命令哥舒翰出關作戰的人後,提高了聲音說道:“在下覺得,現在朝廷最要做的就是集中一切力量抵禦叛軍攻擊潼關,確保潼關不失,而不是出城出擊!要是潼關守住了,那長安也就沒有危險!如果朝廷強令哥舒元帥出關作戰,大軍作戰又不利,那潼關很可能因此就陷落!潼關失守,那長安也沒辦法防守!”

看到同桌之人已經被他的言語吸引,邊上許多人也對他側目,楊晞再加大了聲音說道:“朝廷已經召勤王之師前來平叛了,京師彙集的勤王之師將越來越多,糧草供應也充足,可以長期堅守,這對叛軍很不利!現在的叛軍是急於攻下長安,那樣可以避免遭遇更多的王師,他們更急於與防守京師的官軍決戰!依在下所見,官軍不應該出關作戰,而是要據險而守,讓叛軍無計可施!要是傾潼關兵力出關作戰,那正中了叛軍的下懷,潼關城外,地形狹窄,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哥舒元帥即使率二十萬大軍出關作戰,能正麵展開的兵力最多不到四五萬,與叛軍相比,實是不占優勢,甚至可能會中叛軍伏擊,大敗而歸!所以萬不能出關作戰,而是一定要守關不出,依險而拒叛軍!”

楊晞一番話把同桌的漢子驚住了,也把剛才那幾個高談闊論的人及豎著耳朵聽的食客驚住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朝他們這邊看過來。

“這位小兄弟,你的見解真的賽過了朝中任何一位官員,連當朝宰相也不如你!”中年漢子起身,對楊晞恭敬地作了一禮,再道:“這是某來長安這幾天,聽到過最中肯的建議,可惜……”

因為看到太多的目光往這邊落,中年漢子才停下了話,他又看看邊上那桌軍士,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不過在楊晞的疑惑中,最後還是說道:“能認識結識小兄弟,聽你這番不同於常人的言論,某甚是榮幸,真的想與小兄弟把酒言歡,聊個盡興,隻可惜某還有要事去辦,不敢再逗留,這就告辭了!”

中年漢子說著就準備起身離去。

“兄台請留步,還不知道兄台的高位大名呢!”楊晞趕緊喚住那中年漢子,拱手作禮道:“在下楊晞,字子亮,敢問兄台尊姓大名?”

楊晞總覺得這個中年人不是普通人物!

那中年漢子停下腳步回了禮:“在下高適,字達夫,今日有幸結識了楊小兄弟,甚是幸哉,不過某有急事要走了,今日天黑前還要趕回潼關,這就告辭,還請楊小兄弟見諒!”說著也沒再逗留,再禮後即大步走出酒樓,跨上戰馬飛奔而去。有幾名另桌而飲的軍士模樣的人,也跟在後麵急馳而走!

“高適?不會這麼巧吧,難道就是那位曆史記載中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楊晞在快步跟著走出酒樓,想再問詢一聲,但卻趕不及時候,自言自語地說道,“他要回潼關,回潼關做什麼?”

“四公子,快正午了,天已經很熱了,我們快回府吧,再遲夫人要責罰了!”在楊晞默默自語間,楊東卻不知趣地湊上來,小聲請求道。

“本公子還有重要事去辦,你們休得阻攔!”楊晞再次擺起了楊府四公子的派頭。

不過他的擺架子卻沒收到效果,楊東還是以奉楊國忠和裴柔的令為由,令其他同伴,護著楊晞回府。使不出更多辦法的楊晞隻能罵娘,一個勁地責罵隨從們誤了他的大事,他都想殺人了。

但最後隻能無奈地在隨從們的護衛下,義憤填膺地回到了魏國公府!

再次感慨,前身做人真的失敗,連府中下人都鎮服不住,枉為權臣楊國忠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