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探詢天機龐妃生疑竇 欲止謠言戒(3 / 3)

“哦”空靈方丈意識到自己的失態,連說:“再來,再來。”

又一局下來,空靈方丈不由得對麵前這個六歲的皇子刮目相看,棋風穩健,深藏不露,張弛有度,收放自如,空靈方丈不禁由衷地讚歎:“可圈可點,孺子可教也。”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文舉忽然跪下:“大師,我有一事相求。”

“不敢當,”空靈方丈趕忙扶起皇子:“殿下請講,小僧一定傾力相助。”

文舉麵露憂慮之色,語氣沉重:“昨日父皇徹夜未眠,清晨又咳血了,文舉非常擔憂,知道父皇是為昨日天象之事,宮人已是議論紛紛,文舉心中也直覺不妥,但我並不是非逼大師說出原委不可,隻想拜托大師,早日想出破解之法,解我父皇心結。做兒臣的,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的父皇早日康複。”

“小小年紀,難得你如此孝順,”空靈方丈心中感慨萬千,隻道這孩子聰穎,原來還這般重情重意,不由得對這個皇子在欣賞的基礎上又多添了幾分喜愛。

“讓我來猜一猜,”空靈方丈和善地說到:“以你的棋藝,也是故意輸給你的父皇,好讓他開心是不是?”文舉臉上一乍,變得通紅,他不好意思地點點頭。“真是難為你了”,空靈方丈愛憐地摸摸他的頭:“不但要輸,還要輸得不露痕跡,辛苦啊。”

時候不早,空靈方丈準備離去,卻見文舉眼巴巴地望著自己,知他心中所想,便湊近他耳邊,輕聲說到:“天象一事,不必擔心,你要堅信,上天有好生之德,吉人自有天像。”說完伸出小指跟文舉拉勾:“不可以跟任何人說喔。”

文舉開心一笑,大聲說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出得皇宮,空靈方丈沒有坐轎,一路信步走來,隻聽街頭巷尾,均在議論詭異天象一事,人心惶惶。有認得他的人,也是一再追問,空靈方丈一律將其淡化,眾人將信將疑,還是不能釋懷。一番探聽,他終於弄明白了,原來白州城內眾人隻見黑雲翻滾,而彩虹橫旦隻有昭山歸真寺才現,山下的人都沒有見到彩虹。他知道大禍就要臨頭了,所幸還有轉機一線。彩虹顯現讓他收下了這個小弟子,百鍾百鳴、七日誦經既是為了小女嬰祈福,更是為江山社稷消災。他不能將自己所知道的告之眾人,那樣隻會災禍未到、自亂陣腳,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首先要穩住的就是他自己,有多少雙眼睛看著他呀;還有皇上,一旦體弱的皇上承受不了,那將又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麵?空靈方丈連想都不敢想,站在繁華如故的白州城裏,站在春日裏和煦的陽光下,麵對那不可預知的一場浩劫,空靈方丈冷汗漣漣,衣襟濕透。

“閃開!閃開!”一隊人馬迎麵而來,疾馳而過,行人慌忙退讓,亂作一團,一小販躲避不及,撲倒在地,青菜灑落一地。“摔了人了!”人群中有人高叫。

“律——”馬隊為首之人勒住馬匹,回轉過來,原是一氣宇軒昂的年輕男子,錦衣玉帶,濃眉大眼,虎背熊腰,一臉慍色,端坐在棗紅馬上,手執一牛皮金鞭,煞是威武,他策馬回到小販身邊,馬蹄紛踏,又踩壞幾棵青菜,男子皺皺眉,抬起執鞭的右手,眾人以為他要揚鞭抽人,不由得驚呼一聲,小販臉都嚇白了,閉上眼睛等死。

隻見男子揚手,卻並未舉鞭,探手入懷,掏出一把碎銀拋在小販腳下:“今日我有急事,你暫且收下這些,不夠再去安國侯王府找我杜可為!”小販驚喜:“多了,太多了,謝謝侯爺!”待他再抬頭時,男子已率隊絕塵而去。

人群中你一言,我一語說開了:

“這位公子是誰呀?”

“他都不認識?!你白活了!這可是開國元勳安國侯之子杜少侯——杜可為,他父親安國侯一脈單傳,年過五十才得此一子,自是寶貝。”

“可不,尤其他娘,從小就驕縱溺愛,寵得沒有邊了。”

“可是聽說侯爺對他管教甚嚴。”

“此子雖然貪玩,性情狂傲不羈,倒也有個邊,不似別的公子哥兒,從沒聽說他做過什麼傷天害理之事。”

“今天見他所為,卻也象個仁人君子。”

“聽說安國侯家有禦賜三代免死金牌啊。”

……

空靈方丈心事重重地回到歸真寺,遠遠地就聽到寺內中殿一陣嘈雜,劈劈啪啪的板子聲夾雜著此起彼伏的求饒聲,還沒進到中門,就看見操場內一片混亂:十條長板凳一字排開,僧人爬臥在上,懲戒院的執法僧人手執棍杖,正在責打屁股,喊疼的、求饒的、叫屈的,亂作一團;被打得站不起來的僧人,被拖下長凳,趴在地上哼哼唧唧;地上跪著三十多名僧人等著挨板子,懲戒法師戒身大師正在大聲斥責他們。

“戒身,所為何事?”空靈方丈知道戒身為人嚴厲,賞罰分明,但如此大動肝火、興師動眾地責罰眾僧,實不多見,遂叫戒身到禪房內詢問。

“這……”戒身欲言又止,黑紅的臉上盡顯躊躇。

“不說為師也明白,無非是天象一事,本不應以訛傳訛,尤其是皇家寺院僧人,更要謹言慎行才對。不過,到底隻是口中是非,稍微懲戒一下就可以了。”空靈方丈吩咐。

“徒弟確是因為他們的口舌傳訛罰眾,但也不僅僅隻是因為天象一事,最可恨的是,他們目無尊長,竟然詆毀師父和小師妹梵音。”

“他們都說些什麼?”

“有人說梵音來曆不明,又於惡兆乍現之時降臨本寺,恐為紅顏禍水;師父對梵音另眼相看,給予前所未有的禮遇,引起僧人猜忌;還有,還有……”戒身鼓足勇氣:“還有人說,寺中留置女人,必招天譴。”

“那你是如何看待?”空靈方丈問戒身。

戒身正色道:“都是些無稽之談,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正因為如此,我才下令凡亂議論此二事者,一律從嚴從重處罰,以儆效尤。”

空靈方丈點點頭:“謠言止於智者。”再去看戒身,臉上已染歲月風霜,不由得心生感慨,“戒身,你十歲進寺,十二歲為師收你為徒,如今你已年過四十。所有弟子中,數你最有才學,做事最講原則,學習最為刻苦,也最懂得為師,因此,為師最器重的就是你。師父老了,有些事也是力不從心了,師父身邊,戒字輩的徒兒隻剩下你和戒嗔,戒嗔性情平和,憨厚單純,隨遇而安,並不適合主持寺內大局,以後凡事你要多擔待一點。”

座下戒身已是淚流滿麵,他何曾忘記過,當日冰天雪地,他一個流浪的孤兒,若不是被布施歸來的空靈方丈所救,早已小命不保。想方丈七天六夜在床邊守侯於他,親手喂他喝藥,親自為他擠拭膿瘡,親切待他如父母。傷好後,師父托人將他安排到一染坊做學徒,他卻拜進山門,要師父收他為徒,師父考驗他整整兩年,才賜法號戒身。三十年來,師父對他,言傳身教,悉心教導,關懷備致。救命之恩,養育之情,叫他一生如何能輕易忘卻?今日聽見師父這一番傷感的話,不禁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

“戒身啊,為師最擔心的就是你的性格,剛直有餘,柔韌不足。別人都說你是黑臉冷僧,不苟言笑,不講情麵,為師知道其實你這孩子把感情放在心裏,藏得很深。師父勸你,要學會放鬆自己,一根弦繃得太緊太久,容易斷的。”

戒身擦幹眼淚,點點頭,隻聽師父喚他:“你過來,為師給你看一樣東西。”

空靈方丈從書架上取出那個方盒,將那張書有“天機現,社稷危;閃中求,可險勝”的信箋交給戒身,把前事一一詳盡告之。戒身驚詫,問師父:“為何隻有寺中出現彩虹?我們僧人都看見了,白州城被卻看不見?”

空靈方丈沉思道;“還有晚上出現的彩虹,我一直懷疑是否是看花眼了。”

“師父,您沒有看花眼,”戒身肯定地說道:“昨夜因白天出現了異常天象,我一夜未眠,在觀星閣上思忖,也見到了您說的那道彩虹,確實離得很近,好象是從寺中生根,可惜時間很短,等我還想細看,它已消逝。”

“彩虹之根就生在我的禪房,這裏!”空靈方丈一指腳下。戒身環顧四周,師父的禪房沒有任何異樣。

“彩虹為何出現這裏?”戒身奇怪了。

“不單出現在這裏,還曾出現在寺門,每次出現,都與一個人有關係。你的問題,隻有一個答案,就是閃字的答案”,空靈方丈一字一頓地說:“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