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間的運籌藝術,其關鍵是節約、利用自由時間。馬克思在《剩餘價值理淪》一書中指出:“……財富就是可以支配的自由時間,如此而已。”而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自由時間有漸增加的趨勢,利用好自由時間對學習影響深遠。自由時間大多是零星的時間,也可以說是記憶的低效時間,如課餘、工作之餘、飯前飯後、睡前、車船中等。如何利用自由時間來進行學習呢?
做摘記或做學習卡。有一個教師利用上課間隙的時間,堅持做摘記卡片,每年200張,10年就在2,000張,現在他已有了自己讀書的索引卡片庫。傑克·倫敦是美國著名作家,在他的房間裏,不論是窗簾上、衣架上、床頭上、鏡子上,到處都掛著一串串小紙片,小紙片上寫著生動的詞彙、有用的資料,睡覺前、早起後、刮臉時,不停地看、不停地背誦。零星時間也可用來做這些小紙片和隨身攜帶的學習卡。處理雜事。與學習有關的事情很多,用零星的時間來削鉛筆、收拾用具、整理學習環境,用來整理書包,按第二天上課的課程,有次序地放收教科書、筆記本,清理文具等。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作好學習準備是必要的。
背誦詩詞、記憶地名、年代和外文單詞等。由於學習的內容和性質不同,整體時間和自由時間的用法也不同。一門較係統的、難度較大的學科,則需要整體時間,而有些內容,諸如背誦詩詞、記憶地名、年代和外文單詞,則可利用自由時間。從時間數量上說,一定的零星時間之和就是等量的整體時間,而象上麵的安排方法,幾千零星時間之和的效果就大於相同整體時間的效果。蘇聯昆蟲家柳比歇夫,就是利用“時間下腳料”學會英語的。讀短篇或看報刊雜誌。較短的自由時間適合讀短篇。現代科技發展是一方麵高度分化,另一方麵又出現高度的綜合趨勢。因此,我們的學習要達到專業知識深,知識麵寬的要求,有人稱“T型”知識結構。隻有這樣,才能拓開視野,利用知識遷移,作出奮鬥目標的第二次、第三次的抉擇,為人類作出應有的貢獻。利用自由時間廣泛攝取新學科、新知識的營養是非常必要的。
整理資料。學習和科學研究總是離不開資料,諸如書籍、剪報、期刊、科技報告、學習摘錄卡等。善於學習的人勤於積累資料,有了資料不勤於加工整理的人是不善於學習的表現。本來資料積累和加工是兩個獨立的階段,但這兩個階段的工作最好是兼並進行、交替完成,這樣可以減輕工作量。利用自由時間整理資料是最恰當的了。討論、求師。前麵已經談到,討論、求師是學習途徑之一。心理學家曾用問卷法向當代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作過調查,問他們:對你創造性思維最有價值的活動是什麼?科學家們幾乎都認為:第一,交談;第二,通信;第三,才是讀他人的論文。明末清初大學者顧炎武,讀書善於獨立思考和鑽研問題,又主張廣交師友,以便互相切磋,取長補短。把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問題,利用自由時間去和學友討論,向老師請教,是充分節約時間的好辦法。當然,還會有更好的利用法,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這裏說的利用自由時間學習法,是指自由時間中的零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