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的武學,以力量和速度為武學量化標準,充分體現著現代體育中快、高、強、力的精髓。
五代時期的李存孝不僅在兵器技擊、空手搏鬥、力量和速度方麵遠遠高出曆代成名英雄和當時頂級英豪三五倍不止,在跑、跳、投、擲、舉、射等等的相當於現代田徑項目的軍事訓練方麵,更是有著高出當代體育世界冠軍三五十倍的水平和能力,堪稱:中華體育巔峰,世界體育至聖;中華武功第一,世界萬年冠軍;中國軍神,世界軍聖。
中國曆史上的度量衡製度多有變化,如商代,一尺合現代的16.95cm。按這一尺度,1.70米高的人就是身高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商之後,周代一尺約合現代的23.1cm,秦代的一尺約合現代的23.1cm,漢代一尺約合現代的21.35——23.75cm,三國時期的一尺約合現代的24.2cm,南朝的一尺約合現代的25.8cm,北魏時期的一尺約合現代的30.9cm,隋代一尺約合現代的29.6cme,唐代一尺約合現代的30.7cm,宋元時期的一尺約合現代的31.68cm,明清時期的一尺合今31.1cm,而明代裁尺的一尺約合現代的34.1cm,清代裁尺的一尺約合現代的35cm。
中國古代的重量單位更為複雜,有鎰、釿、兩、朱、(錙)、寽、鈞、刀、石、鬥、升、斛、粟、忽、絲、毫、錢等等,古代的一斤大約相當於現代的500-600克之間,各個朝代又都有變化。
曆代小說家們很少有明白這度量衡變化的,隻得牽強附會望文生義,隻好在作品中隨意編造,隨便一個高手就身高丈二並有萬斤之力,能抵擋三五個人的能力就誇張成力敵萬人,有著萬夫不當之勇。
為敘述方便和便於當代讀者理解,本書把古代度量單位換算為現代度量衡標準,即高度長度為米,重量為千克或公斤。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讀者把李存孝的武功和體育成績與當代各體育世界冠軍做一比較,對李存孝空前絕後的武功有理性客觀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