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1 / 3)

作為一個領導,僅僅有思路是不夠的,還要把自己的思路演化成可以執行的方案,切切實實在現實當中執行。方案體現了實現思路的途徑。但是還需要其他各環節精心合作,因此需要考慮環節結合、利益分配等問題,並進行巧妙的設計,才能達到優勝營銷的目的。

發散思維尋找出路

豐田汽車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企業之一,也是最好的汽車品牌之一。在豐田成功的過程當中,思路的創新對它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豐田公司著名的廣告語是“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然而,豐田車進軍美國市場起先卻是沒有路的。20世紀50年代,當豐田公司完全使用本國技術進行自主開發小轎車時,美國的通用、福特已是行業巨人。到1980年,日本汽車產量首次超過美國,這其中豐田公司和豐田英二功不可沒。在日本國內。豐田穩坐第一把交椅:在全世界,豐田也僅次於通用和福特,列第三位。1980年初,經過相當一段時期的醞釀,豐田汽車工業公司和豐田汽車銷售公司正式決定合並,重新組成“豐田汽車公司”。同年7月,豐田英二功成身退,擔任董事長。接力棒傳至公司創始人豐田英二之子豐田喜一郎手中。

豐田喜一郎更具有國際眼光,更重視下屬的提議,這使豐田的管理風格趨於成熟,也加快了豐田前進的步伐,終於造就了世界級的大企業。1994年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豐田公司居第15位,銷售額達到了881億美元。

豐田生產方式可以說是對福特流水線生產方式的又一次改進。早在20世紀20年代,豐田公司的創始人豐田英二到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參觀考察時,發現福特公司采用的是流水線大批量生產方式,這種方式給福特帶來了巨額利潤。也帶來了世界工業史上的一次革命。但是豐田也注意到,在福特製造汽車的過程中,從零部件、鑄品到半成品,由於要求大批量生產,中間工序的生產多多益善,因而出現大量堆積存貨,需要大量空間。這一點在美國並沒有引起注意。可能是因為美國地方大。但是在日本這樣一個空間資源十分寶貴的國家,如果采用這種生產方式就是一種浪費。豐田對這種方式進行了認真的反思,1953年,日本豐田公司的副總裁大野耐一綜合了單件生產和批量生產的特點和優點,創造了一種在多品種小批量混合生產條件下高質量、低消耗的生產方式即準時生產(1ust In Time,簡稱lIT)方式。

IIT生產方式的基本思路是“隻在需要的時候,按需要的量,生產所需的產品”,也就是追求一種無庫存鼓庫存達到最小的生產係統。1IT的基本思路是生產的計劃性和可控製性及庫存管理。

IIT生產方式以準時生產為出發點,首先暴露出生產過量和其他方麵的浪費。然後對設備、人員等進行淘汰調整,達到降低成本、簡化計劃和提高控製的目的。在生產現場控製技術方麵,IIT的基本原則是在正確的時間、生產正確數量的零件或產品,即準時生產。它將傳統生產過程中前道工序向後道工序送貨,改為後道工序根據“看板”向前道工序取貨,看板係統是IIT生產現場控製技術的核心,但lIT不僅僅是看板管理。1IT的目標是徹底消除無效勞動和浪費。

IIT的基礎之一是均衡化生產。即平均製造產品,使物流在各作業之間、生產線之間、工序之間、工廠之間均衡地流動。為達到均衡化,在IIT中采用月計劃、臼計劃,並根據需求變化及時對計劃進行調整;mr提倡采用對象專業化布局,用以減少排隊時間、運輸時間和準備時間,在工廠一級采用基於對象專業化布局,以使各批工件能在各操作間和工作間順利流動,減少流通時間,在流水線和工作中心一級采用微觀對象專業化布局與工作中心“U”形布局,可以減少流通時間;1IT可以使生產資源合理利用,包括勞動力柔性和設備柔性。當市場需求波動時。要求勞動力資源也作相應調整。如需求量增加不大時,可通過適當調整具有多種技能操作者的操作來完成;當需求量降低時,可采用減少生產班次、解雇臨時工、分配多餘的操作工去參加維護和維修設備,這就是勞動力柔性的含義。而設備柔性是指在產品設計時就考慮加工問題。發展多功能設備。

IIT強調全麵質量管理,目標是消除不合格品,消除可能引起不合格品的根源並設法解決問題,IIT中還包含許多有利於提高質量的因素,如批量小、零件很快移到下道工序、質量問題可以及早發現等。

1958年,豐田汽車初次投放美國市場,雖然銷售量僅有280輛但豐田人硬是在榛莽塞途的國際市場上開出了一條大路,20年後的年銷售量一下猛增到50萬輛。其成功的秘訣就在於堅定的戰略與靈活的戰術之間完美的結合。

曾經有位著名的營銷人說過:“觀金決定行為,思路決定出路。許多企業日複一日地重複管理觀念上的錯誤,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這些錯誤和方法,所以導致了他們最後無路可走。”在現代企業營銷當中,要在眾多的競爭者中尋找到自己的出路,就必須轉換自己的思路,擴展思維,和時代相結合才能夠獲得企業發展。走上企業自我發展的道路。

現代市場是一個變幻莫測的環境,每個人都不知道明天要發生什麼,更不知道市場將轉向哪裏,隻有那些勇於開拓思維、勇於創新、不斷尋找新的模式和道路的經營者,才能在眾多的經營者中穩操勝券、打開一條成功道路。

無論市場如何變化,營銷總是在買和賣這兩點上展開的。在現代營銷當中,買和賣的簡單過程已經沒有多少競爭力了,因為它至多不過是價格之間的角逐,已經沒有多少利潤和效益存在。真正的營銷應該透過買和賣的表麵,深入到市場的內部,從經營的思路上去尋找契機,將消費者和經營者更好地聯結起來,實現營銷的最後成功。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將市場的各個環節摸透。市場最主要的環節是消費者、生產者以及經營渠道,這些環節和程序彼此相互配合,完成一整套的循環。如果能夠從整個環節入手,尋找突破點,就能夠找到開辟新思路的方法。

如果你僅僅從表麵看問題,可能到處都是困難和障礙,但是創新思路就是想辦法把原來的困難變成商機,把障礙變成推動力。這是一個思維的轉換,可能也是企業命運的轉換。等到你升到一個新的層麵去觀察,你就會發現,出路就在障礙的後麵,你會透過轉換思維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所有的機會都不是擺在那裏等著你去發現的,能讓所有人看到的就不是機會。真正的機會隱藏在種種表麵現象之後,等著你去挖掘、去發現。當你能夠梳理好買和賣之間的關係,把這些看似複雜的關係聯結起來,買和賣之間就呈現出一種新的局麵和模式,而這就是你自己開辟的商機和出路。

有思路才有出路,有新的觀念才有新的發現。你如果能夠大膽創新,那麼成功和機會就在眼前,如果你停滯不前,那麼等待你的隻有滅亡和被淘汰。

巧妙運用互補營銷

廣東金蘆薈貿易有限公司,在2004年推出了一種保健食品——“雙清”咽喉含片,進入湖北市場時,與湖北省的《楚天都市報》簽訂了互補協議,《楚天都市報》拿出一定的版麵,刊登保健食品“雙清”咽喉含片的廣告,但不收取廣告費用,而是按保健食品“雙清”咽喉含片的銷售額比例提成。對於《楚天都市報》而言,這樣做的目的是著力培養潛在的廣告客戶和盡力使報紙的廣告版麵得以充分利用。對於“雙清”咽喉含片來講,不但可以節省一筆不菲的廣告開支。降低了新產品推廣的財務風險,而且與當地強勢媒體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這為今後的產品推廣奠定了基礎。

在企業之間形成互補營銷的時候,我們便需要把彼此之間的競爭關係轉化為合作關係。通過互補,使企業雙方發揮本企業的最核心優勢,以實現產品在市場營銷中的最大獲利,通過互補相互聯合,讓合作雙方都獲得發展,在各自的市場上占領較大的市場份額,取得“雙贏”的結果。互補營銷就是企業營銷的“雙贏道”。

在市場營銷當中,企業之間最直接的關係是競爭,但是在不同的競爭者之間,有時候為了打敗強大的對手,相互之間也會產生合作,利用彼此之間產品上的優勢和特征相互結合、彼此互補,達到良好的促銷效票。互補營銷——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營性企業或事業性單位,在對某一產品的各個營銷環節中,如市場調研、新產品開發、促銷、分銷、售後服務等方麵,各自發揮本企業中的營銷長處或特點,實行通力合作,以實現該產品在市場營銷中獲勝的一種營銷方式。

現代營銷,單靠一家企業獨立奮鬥,單靠匹夫之勇搏殺市場,是很難長久獲利、永操勝券的。俗話說:好漢敵不過雙拳。單打獨鬥最終是要輸給結伴迎戰一方的。為此,眾多企業開始尋找合作夥伴,攜手並肩共進市場,形成互補營銷。

以往我們所見的企業營銷之間的互補,僅僅是在製造工種上的分工,或者是供應商夥伴關係的建立,這種互補營銷還不是很密切的,相互間的吸引力和牽製力都難以控製。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營銷的互補。是將兩個企業(或兩個以上企業)的最核心資源進行結合,並充分運用到營銷工作中去。實踐證明,這樣的互補營銷,才會有強大的戰鬥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勝人一籌,這也是一種新穎的企業之間互補競爭的新形式。

如果我們細心一些就會發現,很多產品都不是獨立使用的,而是和其他產品結合使用的。比如剃須刀,必須要和電池結合使用:牙刷必須和牙膏結合使用;麵包機/必須和麵粉結合使用等等,這就是產品和產品之間的互補效應,通過兩者聯合,更完美地達到顧客或者市場的需求。

互補營銷在我們今天的市場當中還是非常多見的,比如很多商家發現消費者在吃方便麵的時候由於口味太辣,喜歡配一瓶純淨水。於是方便麵的廠家就和純淨水企業合作,一包方便麵配一瓶純淨水,更好地方便顧客。一些商家發現消費者會在喝大瓶飲料的時候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水杯,就和塑料杯廠家合作,買飲料贈送水杯,達到好的營銷效果。

互補營銷的最大特點是可以分攤費用、降低成本。企業產品規模與業務營銷費用呈現一種負相關關係。規模越大,營銷費用越低。營銷夥伴共同推出組合產品共同開拓市場,可以擴大產品規模,自然能降低費用。美國百事可樂公司和雅虎共同宣布了一項在線不離線的聯合促銷計劃,根據協議,百事可樂公司將在15億個飲料瓶上印上“雅虎”標誌,並在全美5萬家零售店公開出售。雅虎也將新開辟一個促銷百事可樂的專用網站。所有的瓶蓋上都帶上代碼,使消費者通過網絡來兌獎得到優惠。兩大世界品牌的合作將互補者的效益演繹得淋漓盡致。

互補營銷的另一優勢是可以擴大產品的功能空間,方便消費者的操作和使用,提高產品附加值,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中國電信曾經推出“分期購電腦、送寬帶、上網校”的業務,用戶要實現上網的目的,先決條件很多。要有一台電腦。使用者還必須掌握一定的電腦知識和網絡常識。這幾方麵的因素多多少少製約了部分潛在用戶的消費。而聯合電腦商和著名網校推出的這項業務可以說是最大限度地擴大了寬帶的業務功能,形成了超越寬帶功能的一係列服務。用戶隻要一個電話。足不出戶就能上寬帶。不用擔心自己掌握的電腦知識不夠。從終端到網絡都有專門的服務,真正做到簡便、快捷、周到的全方位服務。對於營銷的合作雙方來講,相同的目標市場、互動的品牌效應,互長聲勢,從而實現了共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