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往事(2 / 3)

當我們尋到山神廟處,忽遇一白衣瀟灑公子,那公子問我們是否正在找人?我們答說是在找人啊。他說你們要找的可是嶽三郎?

我一聽連忙滾鞍下馬,匍匐在地,叩首相問。那公子告訴我們,三公子此時正在北上途中,估計此時應該到了金國的南京(汴梁)城了,還不快去保護,又等什麼?

於是我們謝過那位恩公,立即前往去追三少爺。

蕭遠山心道:這位白衣俠士想必就是救我的那個神仙,這是又來給嶽安等人指點迷津了,也不知我有何德何能,得到上天這般眷顧?

嶽安等人到了汴梁,四處打聽,又聽人說確實見到了公子,便有了些指望,於是大家又在汴梁住了近一年時間,終日裏四處尋找,就連汴梁城外二百裏的村莊都翻了個遍,也未見到你。最後遇到一個丐幫的八袋弟子,他說看到過你,說你往北去了有半年了,好像跟著一個道士,道士說要去金中都。大家馬上驅馬就去了中都,中都好大,大家又找了半年有餘。那一日我正和嶽保在大街上尋找,見人便拿出畫像問人家攤販,見到過這個小孩沒有?忽遇一個老道,道士問我們兩個,可是尋找嶽三郎?我們聽了,就像平地驚雷,心說可算找到你了!連忙問那道士,誰知道士告訴我們你已經去了大漠,去尋什麼鐵木真去了。他還告訴我們,你們不用再找了,我給你們指個地方,就住下來,不出五年,你們所要尋找之人,自然會來尋你們的。

嘿嘿,這老道說的還真準,算來遇到他後到現在恰好五年哩。大家聽得入神,也無人打岔。

我們便隨了老道來到這處地方,果然是個好去處,官兵不管,吃穿不愁,便住在這裏了,那道士安頓好我們,就揚長而去,再也未曾謀麵。我們在這裏住久了,也沒什麼意思,便各自尋了個姑娘,娶妻生子,大的娃兒已經兩歲多了。

蕭遠山聽著,知道那道士定然是丘處機無疑,更為這些下人們的忠貞感到萬分欣慰和感動,聽說他們有了孩子,更是喜上加喜。隻是不知為何昨晚那麼巧正好相遇呢?便開口問道:“昨日你們去那山穀處幹什麼去了?”

“唉,這事說來令人難過,我們就是不懂為什麼蒙古韃子那麼喜歡狼……”嶽安還待往下說,卻被胡突忽和另外兩個蒙古人喝住,大叫道:“你說誰是韃子?”他們看到這些漢人頗有蔑視蒙古的意思,當然不幹。

蕭遠山擺擺手道:“嶽安,這可是你的不對,胡突忽大哥是蒙古人,你們的老婆也是蒙古人,我看哪一點也不比咱們漢人差,倒是咱們漢人應該向人家學習,為人率直、性格剛強、作戰勇猛、對人忠誠,這些我們都比不上人家。我現在便是成吉思汗的臣民,難道說我也是韃子嗎?”

嶽安聽了,臉色羞紅道:“我知錯了,還請胡突忽將軍原諒才是。”胡突忽聽了,這才平息怒氣,緩緩道:“狼是我們蒙古人的祖先,難道敬仰祖先有錯嗎?狼更是我們蒙古人的朋友,難道保護朋友有錯嗎?”

兩種文化的差異,擦出了火花,這也很是正常,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無論在生活習慣還是在傳統文化上都有差異,甚至說是差之千裏。但是誰又能說自己的圖騰就是最正確的呢?漢人笑話人家蒙古人把狼和鹿尊為祖先,說什麼不合邏輯,那麼漢人的先祖被認為是女媧就一定是對的?就一定合乎邏輯嗎?照這樣說來,漢人還不如人家蒙古呢,因為漢人是泥巴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