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安對蕭遠山道:“三公子,如今我們已經相聚,再也不怕那宋庭的狗官,何不恢複嶽姓,重整嶽家軍,殺他宋家個片甲不留?”
蕭遠山望向遠處陰山組成的一線黛影,拉住馬韁,駐馬而立,他回首望向所有十七名嶽家軍,深情道:“我嶽野,自幼秉承父親嶽宗良的教誨,一定盡忠報國,不辱沒我爺爺的家門。我也想成為將軍元帥,像祖爺爺一樣率領三萬虎賁,征討天下,建功立業。可是他趙家皇朝,蠻不講理,昏庸無道,竟然殺害了我的祖爺爺嶽飛,還有我爺爺嶽雲。我一家忍氣吞聲,遵照祖爺爺的教訓,沒有造反,誰知他趙家竟又來殺我全家,天理何容?這樣的朝廷為什麼要保?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嶽野對天立誓,此仇不報,絕不罷休!”話鋒至此,頓了下來,良久,他緩緩道:“隻是我若反了,便會對不起我祖爺爺嶽飛元帥的一世英名,另外,南朝尚有我嶽家數位叔叔爺爺,在朝為官,如果我若反了,他們難免會慘遭屠戮,所以我更名改姓,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大家聽了這才釋然,所謂大丈夫行不改姓坐不改名,隻是未到為難之時呀。
嶽安問道:“三公子,那我們的姓名改不改?”
蕭遠山望著眼前這些漢子,他那稚嫩的臉上,有一種於年齡不相稱的老成,隻聽他咬牙道:“願意跟隨我報仇雪恨的,當然要改!”
大家登即山呼道:“願意追隨嶽將軍,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蕭遠山虎目含淚,喊道:“我嶽野發誓:永不忘我是漢人,永不忘祖宗根本,永不忘自己姓嶽,如有違犯,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永不忘本!”嶽家軍的呼聲震天動地。
為方便稱呼,嶽野讓大家排了長幼,依次為嶽安,稱作蕭安,嶽和喚作蕭和又作二郎,嶽不悔喚作蕭不悔又作三郎,嶽保稱作蕭保,又作四郎,依此類推,一直至蕭十七郎,這十八郎卻是蕭遠山,故而自此江湖人稱“蕭十八”蕭遠山。
排完順序,嶽野提馬來到嶽家軍陣前,吼道:“蕭大郎。”
嶽安一時反映不過來,錯愕間又聽到霹靂般一聲吼叫:“蕭安——”
這才知道是喚自己,當即提馬向前:“蕭大郎在!”
“蕭和蕭二郎——”
“蕭和在!”
“蕭不悔蕭三郎”
…………
“蕭十七郎——”
“蕭十七郎在!”
…………
一路點去,十七名壯士無一缺席,應叫之聲,虎吼雷震。眾人懷著沉痛的心情,告別了光榮無比的嶽姓,改為隱姓埋名時曾經使用的蕭姓,籍此捍衛著嶽飛的忠魂!
旁邊馬車上的妻兒們好奇地望著他們,不知他們所說的是些什麼。蕭遠山對嶽安道:“蕭安,你去給他們說明,任何人不允許對外說我們姓嶽,一個也不要說!一次也不要講!”
“好的,我們會給他們解釋清楚的。”蕭安答道。
十八位嶽家將士踏上了複仇之路,隻是他們的敵人也過於強大:
畢再遇這個老兒,他殺了全家八十六條活生生的性命,其中還有繈褓中的嬰兒,此仇不報,何必做人?!一想起他的白胡子,嶽野的心中便恨意衝天,他祈求蒼天保佑畢再遇,一定要留著他的性命,直到我嶽野可以親手殺了他!
金國,是製造嶽飛慘案的幕後策劃人,當然此仇要報!
南宋是殺害嶽飛嶽雲的劊子手,還是殺害嶽宗良滿門的劊子手,這仇也當然要報!
…………
傍晚時分,十八名位勇士回到了大營之中。
成吉思汗沒有讓大隊人馬駐蹕站赤,而是住在了陰山腳下,由怯薛軍在當地紮起了蒙古包,成吉思汗的金帳——斡兒朵也在這裏裝備完畢,那是何等宏偉的巨帳啊!
兩丈多的方圓,足以裝下百人;一丈多高的金帳頂上是成吉思汗王權的象征——蘇魯錠,蘇魯錠在夕陽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黃色的撒帳是用細毛布製成,細羊毛熠熠生輝。更令蕭遠山他們這些漢人不敢相信的是巨帳並不在地上,而是建在車上。車前是寬大的車轅,誰也想象不出車轅之內可以拴係多少牲口?車的前部設有圍欄,欄有四柱,皆用黃金包裹,看來中原皇家對黃色崇拜這一風俗也已經被蒙古人接納了。車上的巨帳穩如泰山,前麵樹有一根大纛旗,旗有九旌,旗上麵繡有四隻奔突的蒼狼!
一名怯薛軍首領迎上前來,對蕭遠山道:“千戶大人,可汗在金殿等著您呢。”蕭遠山在馬上抱拳道:“煩勞將軍帶路。”
“客氣了。”那名首領回馬奔至帳前喊道:“蕭遠山將軍求見——”
話聲落處,一名衛士已經挑開氈門,成吉思汗哈哈笑著從裏麵走了出來,他的身後,還跟著一位身穿戎裝的絕美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