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2 / 3)

上海城隍廟真正始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曆史。上海知縣張守約將方浜路上的金山神廟改建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城隍廟雛形。由於上海城隍廟內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區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發展曆程中,上海城隍廟道觀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上海地區百姓的熱心支持。從明代永樂(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廟的廟基不斷擴大,宮觀建築不斷增加,最為繁盛時期,總麵積達到49.9畝土地,約三萬三千多平方米。作為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上海城隍廟在“文革”時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神像被毀,廟宇被挪為它用。1994年,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實,上海城隍廟得到恢複,重新成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宮觀。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廟在六年的時間裏,基本完成了一期修複工程。2005年,在市、區政府的關心下,在上海市豫園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廟大殿前廂房的使用權得以歸還,隨即開始了二期修複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廟,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關聖殿、文昌殿九個殿堂,總麵積約二千餘平方米。1926年城隍廟再重建,殿高4.8丈,深6.34丈,鋼筋水泥結構,而彩椽畫棟、翠瓦朱簷,規模大增。

據說上海人真正頂禮膜拜的還有第三位城隍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市民從“陳公祠”中請出了1842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血染吳淞口、在吳淞炮台戰死的江南提督陳化成的神像。當年被供奉在大殿後進的陳化成塑像,被民間雕塑家塑成滿麵火紅、神采飛揚、目光炯炯、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這三尊城隍爺在“文革”中被“掃地出門”,現已尊神歸位。

因此上海城隍又有“一廟三城隍”的說法。

【旅遊小提示】

交通

從航空、鐵路、公路到上海後,市內乘11、42、64、66、126、945、911、926等公交車即可到達。

收費

門票:免費開放,廟內園林門票30元/人

住宿

上海雲悅酒店

地址:上海黃浦區複興東路789號電話:(021)63356666

上海嘉娜賓館

地址:上海黃浦區延安東路7號電話:(021)63300022

上海星程創業酒店

地址:上海黃浦區延安東路128弄8號電話:(020)61138986

上海錦江之星

地址:上海黃浦區福建南路33號電話:(021)63260505

氣候

上海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緯度位置適中,又瀕臨大海,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春秋較短,冬夏較長。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7.8℃左右,全年降水量1136.9毫米左右。春夏秋季都適合旅遊。

電話

景區電話:(021)63865700

上海旅遊投訴電話:(021)64393615

全國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天後宮

天後宮建於元朝(1206~1368年)時期的1326年,是天津市現存的著名道教宮觀,主要是為了祭祀道教女神天後。它位於該市南開區古文化街中段,原名天妃宮、小直沽天妃宮、西廟、娘娘宮。

天後實際上是北宋時期福建省莆田縣的一個漁家女子,名叫林默。而媽祖正是閩語中對未出嫁女子的稱謂。因她生前屢次救助海上的遇難船隻,所以死後被人們尊奉為舍己救人,救弱扶危的海上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