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莊公準備伐許。戰前,他在國都組織了一場比賽,目的是為了挑選先行官。眾將一聽都爭先恐後、躍躍欲試,認為展露才能的機會來了。
第一項比賽項目是劍術格鬥。參加比賽的人們都使出了渾身的解數,隻見短劍飛舞,盾牌閃耀,賽場上爭鬥甚是激烈。經過輪番較量以後,選出了6個人,參加下一輪比賽。
第二項比賽項目是比箭。上一輪獲勝的6名將領各射三箭,命中率最高者獲勝。6個人各顯其能,結果有的射中靶邊,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即將上場的是武藝高強、年輕氣盛、向來不把別人放在眼裏的公孫子都。隻見他搭弓上箭,三箭連中靶心,然後高傲地瞟了最後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場去。
被公孫子都藐視的最後那位射手是穎考叔,雖然從外表看起來,他是一個胡子有點花白的普通老人,而實際上卻是一位智勇雙全的人,他曾勸莊公與母親和解,深受莊公的重視。穎考叔不慌不忙地走到場上,“嗖嗖嗖”三箭射出,也連中靶心,與公孫子都射了個平手。
第二輪的比賽隻剩下他們兩個人了,莊公又出了第三項比賽的題目。他派人拉出一輛戰車來,說:“你們二人站在百步開外,同時來搶這部戰車。誰搶到手,誰就是先行官。”公孫子都仍然沒有把穎考叔放在眼裏。不料剛跑了一半,公孫子都腳下一滑,跌了個跟頭。可等他爬起來時,穎考叔已搶車在手。穎考叔獲得了先行官的職位後,公孫子都懷恨在心。
穎考叔果然不負莊公所望,在進攻許國都城時,立了大功。公孫子都嫉妒心起,竟拔箭、搭弓瞄準了城頭上的穎考叔,把穎考叔一箭從城牆上射了下來。
把自己的鋒芒展露出來,必然會給對手帶來壓力和不快,你越是展現才能,他越是感覺到你給他施加的壓力越大。久而久之,他就會將你視做眼中釘肉中刺,尤其當你成功的時候,他那極度脆弱的自尊心更會被激怒,引起怒火中燒,他會不擇手段地對你施以明槍暗箭。所以,大凡有頭腦、懂得為人處世的人必然懂得自斂鋒芒、大智若愚的大道理。
審時度勢,盡量收斂起鋒芒,以免引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