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麵對威脅 自然反擊(1 / 1)

——是怨恨別人的幸福,是古老而不幸的傳統

西元前403年,戰國時期的大將吳起,本身是衛國人,曾經在魯國擔任官職。當時魯國正在物色一位大將,而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魯國政府擔心如果讓吳起擔任大將,萬一將來和齊國發生戰爭,吳起會臨陣倒戈,投奔齊國。吳起為了證明自己忠心不二的決心,就把妻子殺掉,然後率領魯國軍隊,擊敗齊國大軍。

有人向魯國國君姬顯挑撥:“吳起從前為了跟曾參學習,親娘去世,他也不肯回去奔喪。曾參認為他是個不孝的人,跟他斷絕師生關係。現在他為了擔任魯國大將,又把妻子殺死,證明他的個性的確是殘忍無恥。我們魯國下過是個小國,卻有能力擊敗強大的齊國,消息一旦傳開了,恐怕各國會聯合起來抵製,打我們的主意。到時候,魯國就吃下了,兜著走。”

吳起聽到這些消息,擔心繼續留在魯國,會遭人陷害。又聽說魏國的國君魏斯是個賢明君王,就投奔魏國。魏斯征詢大臣李克意見,李克回答:“吳起這個人既貪財又好色,但是讓他率軍作戰,即使是名聞遐邇的齊國大將田穰苴也不如他。”魏斯於是任命吳起擔任大將,率軍攻擊秦國。

吳起雖然身為大將,卻總是跟最卑微的士兵同甘共苦,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食物。睡覺時隻打地鋪,不再另外鋪床,行軍時親自背負幹糧徒步行走,分擔士兵辛勞,絕不獨自騎馬。

士兵中有人腿上長瘡發炎,吳起親自幫他吸出膿瘡。上兵的母親聽到這件事,痛哭出聲。有人問她:“你兒子下過是個小兵,大將軍卻肯放下身段,幫他吸出膿瘡,你還有什麼下滿意?”

士兵的母親回答:“當年,吳起曾經為孩子的爹吸過膿瘡,孩子的爹因此奮力殺敵,戰死沙場。而今,吳起又為我兒子吸膿,下知道我兒子又要死在何方了!”吳起所率領的魏國軍隊,士兵們個個感激吳起身先亡卒的恩德,都致力效死沙場,一連攻下秦國五座城市。

魏斯死後,魏國國王由魏擊繼任。當時魏國宰相公叔的妻子是魏國公主,也因此公叔的影響力權傾朝野。公叔嫉妒吳起的超凡才能,認為終有一天,吳起會威脅到他的權位,因而希望排除吳起。

公叔有一個絕頂聰明的仆人,向公叔建議:“排除吳起,易如反掌。吳起這個人雖然能力十足,卻有一個致命缺點,就是過度剛強,他對於自己心直口快的毛病,老是沾沾自喜。隻要設下圈套,不怕他下跳進去。”

你隻要先報告國君:“吳起是個了下起的英雄,恐怕魏國這個小國,不容易留住他。想要留住他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公主許配給他,讓他成為魏國女婿。如果他忠於魏國,一定會欣然接受這項至高無上的尊榮。萬一他拒絕這門婚事,也可以明白他的最後誌向,並不在魏國。”

另一方麵,你先跟公主商量,好好的演一出戲。你用宴會作為借口,邀請吳起一同回府,然後讓公主做出對你百般侮辱的動作,你也做出畏懼公主,下得不低聲下氣,逆來順受的窩囊行為。吳起的個性剛直,發現嬌生慣養的公主那麼凶悍,下把平民出身的丈夫當人,一定無法忍受,下敢娶她的妹妹。這樣一來,他就跳進陷阱了。公叔聽完,大喜過望,按照仆人的計劃進行。吳起果然膽戰心驚,當魏擊向他提起婚事時,直接向魏擊表示自己無福消受公主的金枝玉葉,明白了當的拒絕婚事。魏擊簡直不敢相信,居然會在自己耳朵裏,聽到吳起拒絕婚事的答案,一怒之下揮袖回宮。後來,吳起才發覺他上了人當,中了公叔的暗箭,然而大錯已經鑄成,無法挽回了。

吳起恐怕魏擊回宮後,會惱羞成怒,翻臉無情的把他殺掉,於是立刻收拾行李,再度逃亡,投奔楚國。

你可以掌握的人性:

對別人具有威脅卻不自知,是最危險的一件事。

媒體曾經報導,有一些農人,在野外耕作時,被虎頭蜂叮咬致死的消息。

虎頭蜂雖然是毒性最強的蜜蜂,不過它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一般人看到虎頭蜂,害怕它來叮咬,會直覺的揮舞雙手,快速逃跑,想要借著揮舞動作來趕走它,快速逃跑來遠離它的危害。卻沒有想到,這種一邊快跑一邊揮舞的動作,才是招致它來叮咬的原因。

揮手動作對農夫來說,隻不過希望趕走虎頭蜂罷了。卻不知道,對虎頭蜂來說,這是一種很大的威脅,會讓虎頭蜂認為遭到了攻擊,所以,它才會反擊,叮咬農夫,置他於死。

麵對威脅,會自動反擊,這是動物的本能,也是基本的人性。

吳起並不曾得罪公叔,公叔為什麼要陷害他呢?

因為吳起優異的軍事天分,深得軍心的聲望,百戰百勝的功績,對掌握魏國大權的公叔來說,無疑是一個強大的威脅。公叔為了消除威脅,當然會先下手為強,設下圈套,引誘吳起跳進陷阱,讓他無法在魏國立足,公叔才能保住他在魏國的權位。

吳起對公叔造成威脅,卻不自知。因為“不自知”,所以沒有提防,才會招來危險,最後隻好放棄在魏國辛苦建立的功績,再度逃亡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