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頭還挺精。”夥計一看就笑了,“看你們就是過日子人家,這布你們指定也打聽過價了,心裏頭肯定有數,我們掌櫃的也不在意這點兒,這樣,你們要是都拿去,就半價給你們,省得放著還占地方了。”
“半價?”七夕一聽就有些驚喜,這都是正經的好布料,說是去年的舊貨,可跟鎮上鋪子裏頭賣的那些沒啥不一樣,但買回去卻是便宜了一半,心裏頭比較了一下,就回頭高興道,“爹,咱都買了吧?”
“這老些,咱都買?”沈承厚就有些猶豫,一匹布都能給成人做幾身衣裳了,這六七匹都買了,那不得上二十身衣裳了?出來時家裏也沒想著要買那麼多,就算便宜也得不少錢。
“爹,你看,這匹一看就是夏布,現在用不上可等開春就能用了,還有這緞子,也不能做棉襖,就留著給我姐她們往後做外衣,剩下也就五匹了,咱還得給我奶我姥她們準備年禮,算著也根本剩不下啥了。”
敬文也點頭道:“爹,小妹說得沒錯,再說這布料也放不壞,咱趁著便宜買下來留著,要是有用不了的,等往後啥時候要走禮啥的都能用上。”
最後一句話打動了沈承厚,這布買了可不是放不壞咋的,再說今兒個要是不買往後可難說遇上這麼便宜的了,就點了頭:“那行,咱都買了。”
七夕趕緊樂顛顛地把另外幾匹布都細細又看了一遍,除了放久了有些落灰,剩下啥事兒都沒有,這才高興地付了帳,小夥計還直打趣,說這小丫頭跟撿了寶似的。
說好了等買完東西回頭來取,爺仨這才又去買了旁的東西,那布料買的已經是遠遠超過最開始想的了,不用她爹多說,別的七夕也就沒舍得多買,就挑著縣裏頭才有的點心和糖果給石頭買了點兒,家裏上次趙家給送來的,後來挑了不少給兩頭的老人送去,剩下的小石頭吃的稀罕巴檫的。
看買得差不多了,爺仨才去找買棉花的地兒,這大冬天的賣棉花的不少,隻是好壞和價錢差得太多,幸好沈承厚啥都會看,走了好幾處才問到價錢最合適的,算著家裏被褥和棉衣,七夕一口氣買了不老少,這個真是沒法省,要不三九天趕集人真得凍個好歹的。
因為買的多,又看他們拿不了,店家就答應回頭給送到客棧去,爺仨趕緊高興地應了。
“爹,咱去書齋吧,我聽人家說這縣裏頭的書齋賣的書啥的可多了。”出了賣棉花的鋪子,七夕就道,“這功夫去了看看,正好趕中午去學堂看看文彥哥和文賦哥。”
進縣城一趟不容易,來的時候還問過舅舅家要不要給帶些什麼,結果二舅母說月底他們就回去了不用帶了,可他們知道兩個表哥在指定得去看看,正好中午叫出來一起吃個飯,而且那時候去也不會耽誤人家念書。
“好。”沈承厚是啥都聽孩子的,把小閨女那小筐子還有買的點心啥的都自己拎著,“走吧,爹拿著,丟不了。”
沈敬文當然也想去看看,他念書這麼久,除了學堂裏頭發的,還沒自己去買過書呢,也想去見識見識。
爺仨照舊先逛了幾個小書齋,最後還是挑著最大的去買,這書齋不像是旁的,能開成最大的指定是讀書人來得多,裏頭的書是又多又全乎,再有不是所有的讀書人都有錢,所有這價錢上頭也不會賣貴了。
買衣裳料子七夕左看右看的,可給她大哥二哥買書七夕半點兒都不心疼,進去之前就打算好了,這次一定要多買點兒。
“大哥,你趕緊過來挑。”七夕一進來也看花了眼,這書可真多,家裏頭就大哥二哥那幾本書,她有空的時候就翻翻,本來就沒幾個字,早就翻爛了。
瞅著書名自個兒往下拿了不少下來,再一本一本翻開來看,看大哥站在那兒不動,就招呼道,父子倆這才把東西放在一邊兒,也都拿著書看起來。
這爺仨穿的實在不像是讀書人,就沈敬文長得清俊還像是個念書的少年人,剩下倆一個看著就是老實巴交的鄉下人,一個是年紀還小的小丫頭,可偏偏還都拿著書挑得認真,連其他買書的人都好奇看過來了。
七夕才不管那些,她從來都覺得,要是沒錢的時候,哪怕吃的喝的上頭可以儉省些,但這念書上的事兒省不得,要知道錯過了最好的念書時候,等往後你有錢再想買來看可就來不及了。
大哥二哥開春就要重回學堂,在這之前多看點兒書當然就最好了,她知道倆人學到了什麼水平,再加上也知道不少旁人不知道的東西,所以挑起書來毫不費力,敬文一開始還攔著,後來幹脆就隻在後頭看著了,他發現自己根本就阻止不了小妹,再瞅瞅那些書,倒都是正當用的,小妹倒是會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