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市政府在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主體代表和重點國有企業,地產、城投兩大集團為不負政府和人民的重托,全力以赴,精心策劃、精心管理,把國企人對國家和人民的那份厚愛都化作了顆顆晶瑩的汗水,沁潤著家園的寸寸土地。公租房建設工地的許多百米高樓都創造了當年動土、當年封頂的不菲業績。2011年3月2日,兩大集團建設的公租房順利實現了首次在全市範圍的公開配租,使1.2萬多戶中低收入群眾成為中國首批如願以償的取得公租房入住資格的幸運兒;5月28日,兩大集團再次提供近2萬套房源,保證了重慶市第二次公租房配租搖號的順利進行。“家是一間溫馨的屋,燈下有親人的溫度;家是一支燃燒的蠟燭,寂寞的影子不會孤獨……”一首寥寥百餘字的小詩表達了作者對住有所居的渴望,這是一位普通的公租房申請者內心最真實的寫照。談及重慶公租房,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們的建設速度可以媲美當年的‘深圳速度’,建設體量全國居首,建設品質絕不遜於普通商品房”。除了公租房建設這一最大亮點外,重慶國企還從各個方麵兌現著“保障民生”的莊嚴承諾。對於群眾反映的“看病貴”等問題,重慶國企更是通過行動顯示了自己的擔當。由重慶國企投資組建的重慶藥品交易所圍繞抑製藥價虛高問題進行製度設計,用現代電子商務取代傳統中間商的市場地位,使藥品交易從過去的“人人對話”變成“人機對話”,消除流通中的多層代理,有效消除流通環節的不正當利益,降低藥品價格,為切實解決群眾“看病貴”問題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按照“你進城、我接納”的指導思想,市國資委依托農村土地交易所,領跑地票交易市場,推動城鄉生產要素流動,促進戶籍製度改革;為助力城鄉統籌發展,“十一五”末期,市國資委組織重慶國企積極推進要素資源下鄉,探索搭建國有資本向渝東南和渝東北(重慶“兩翼”)欠發達地區“利益輸送”的戰略通道,由國有集團出麵幫助“兩翼”區縣的工業園區融資50億元,有力的帶動了“兩翼”區縣的園區建設。以地處重慶市東北邊陲的巫溪縣為例,該縣境內資源富集、生態良好,但因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發展十分落後。近年來,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在巫溪實施重大項目共計13個,帶動了社會資本投資,加上在建項目,累計投資將超過100億元,有力助推了巫溪縣經濟社會發展。關注民生折射出重慶國企的獨到眼光。後金融危機時代,國企如何化“危”為“機”?重慶國企用改善民生的實際行動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因為在他們看來,改善民生就是在爭取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市政府副秘書長、國資委主任崔堅認為,這一方麵是國有企業作為共和國長子的責任擔當,另一方麵也是企業在後金融危機時代尋求突破發展的必然路徑。“中國經濟的未來在於內需,重慶企業的希望也在於內需。沒有民生的改善,就不會有企業的長遠發展。改善民生就是在打造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崔堅這樣說道。改善民生與企業發展互相促進、良性循環,給人民帶來最大的幸福感,給國家帶來更深遠的發展動力,愛國情懷在重慶國企人心中熠熠生輝,沒有豪言壯語,留下的隻有滿滿的感動。(四)“五個重慶”齊發力,愛民為民有擔當作為重慶發展的新目標、新追求,重慶的口號是簡潔明快、過目難忘的:“宜居重慶”、“暢通重慶”、“森林重慶”、“平安重慶”和“健康重慶”。

在重慶的大街小巷,你都能感受到這“五個重慶”已深入人心。而重慶人品味這些目標時,洋溢著明顯的幸福感。為了實現這“五個重慶”的目標,重慶國企人爭當生力軍,“為國創家業,為民謀福祉”。1.暢通重慶讓交通的橋梁,開啟人們生活的暢通。讓順暢的心情,記錄沿途美景的喜悅。2009年4月30日,重慶史上最美的橋朝天門長江大橋正式通車。之後連續五天,上百萬重慶人上橋爭睹“芳容”,“世界第一跨”的美譽更是吸引了全球的眼光。重慶城投集團自成功重組以來在重慶主城兩江上投資建設的橋梁不斷的刷新世界第一的紀錄:菜園壩長江大橋:世界最大跨度公路、輕軌兩用雙層鋼箱拱橋;朝天門長江大橋:世界最大跨度雙層鋼桁架拱橋;石板坡長江複線橋:世界最大跨度梁橋;嘉華嘉陵江大橋:世界最寬鋼筋混凝土連續剛構大橋;魚洞長江大橋:世界首創鋼筋混凝土連續剛構公軌兩用雙幅大橋;……2005年,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年會認定:重慶是中國名副其實的“橋都”。其標誌性、代表性橋梁的科技含量和建設速度更是世所罕見。作為重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主體之一的城投集團,從“五年建設一座橋”到“一年開建五座橋”,精彩演繹了“橋都”神話,這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建橋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重慶高速公路集團公司以“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的氣概,使重慶高速公路從無到有、從點到麵、不斷延伸……“二環八射”。

從直轄之初的160公裏到“十一五”末期的2000公裏高速公路,該公司搭建了重慶陸上運輸大通道的主骨架,成為重慶經濟發展的“筋骨”。如今,“5年變樣,8年變暢”、“4小時重慶、8小時周邊”目標初步實現,高速公路的延伸打開了人們塵封已久的心門,觀念變,則思路變,沉寂的巴渝大地被高速公路通車的禮炮聲激活了!“重慶高速,提速重慶。”這已經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鐵錚錚的事實,更是這座城市永恒的榮耀和力量……重慶交旅集團成立8年以來,以加快縣際高等級交通建設和旅遊開發為主線,先後投資近300億元,完成“8小時重慶”、42條縣際之間的高等級公路等一大批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裏程達5500公裏,使重慶各區縣之間的交流更順暢、旅遊線路更加通達。該集團大手筆做大文章,打造精品旅遊項目,著實推進長江三峽、烏江畫廊、山水都市等項目,先後整合巫山小三峽、南川金佛山、彭水阿依河等優秀景區,老百姓節假日有了好去處。交通開投集團在“暢通重慶”建設中,承擔了全部與城市公共交通有關的投資任務。僅軌道交通方麵的建設投資,過去幾年幾乎每年都以100億元的規模推進。從2010年起,在涉及重慶水陸空三方麵公共交通領域的投資強度,年均將超過150億元。“十二五”期間,該公司投入營運的城市公交車總數將超12000輛;在構築200公裏軌道交通的同時,大規模興建換乘中心;新增鐵路營運裏程860公裏,成渝兩地1小時通達實現真正的“川渝互動”;打造高原航空中轉樞紐站,加密雲川藏重要景區城市的高原直通航線。屆時重慶的內外交通將更加通暢。

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建設管理著我國西南地區水路唯一的國家一類口岸,是我國西部地區最大的內河主樞紐港、集裝箱吞吐港運營企業。承擔了寸灘港區、果園港區、黃磏港區等樞紐性港口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同時發力永川、江津、萬州等長江流域重要港口碼頭項目的投資建設。構思未來發展,以打造“西部現代綜合物流航母企業集團”為戰略目標,“重慶造”將通達四方。交通運輸集團已經發展成為中國西部最具影響力和實力的水、陸運輸企業,重慶綜合運輸行業中的骨幹力量。主要從事旅客運輸和貨運物流兩大核心產業,形成以重慶“1小時經濟圈”為中心,以渝東北和渝東南為“兩翼”,輻射西南周邊和全國25個省市的跨區域客運網絡,在重慶和西部的道路客運市場具有主導地位;貨運物流中,大件運輸、載貨汽車滾裝運輸、倉儲經營、客運快遞等業務居重慶行業第一,國際貨運代理、長江內支線集裝箱運輸等業務處於行業領先。2.宜居重慶童顏鶴發,享天倫樂賽世外桃源;黃發垂髫,宜居重慶秀錦繡生活。在重慶這樣一個老工業基地建立的直轄市,其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建設宜居城市,舊城改造和第二產業的環保搬遷,是必須認真麵對的迫切問題之一。直轄初期,重慶主城不僅存在著無數個極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工業企業,也有無數個經曆了幾十年風雨的舊城片區,其建築質量和環境質量都十分低下,加上人口密度的不斷增加,交織存在著眾多有悖民生的矛盾。在宜居重慶建設這場關乎新直轄市國計民生攻堅戰中,“八大投”不負眾望,亮劍衝在了傳統工業企業環保搬遷和舊城改造的最前沿。作為老工業城市,重慶過去許多工廠都建設在主城區內,特別是長江、嘉陵江兩岸曆史形成的汙染企業更嚴重地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2002年,市委、市政府啟動“藍天碧水”工程後,重慶城投集團、地產集團、渝富資產管理公司及江北嘴中央商務區投資開發公司先後投資約400億元,完成了對重慶嘉陵化學製品有限公司、新華化工廠、幹電池總廠、油墨廠、客車總廠、建設機床廠、長安機器廠(老廠)以及重慶鋼鐵公司等近80個重點汙染企業的搬遷。既大麵積的減少了汙染源,為宜居重慶的建設奠定了良好“藍天碧水”基礎,也促使這些傳統的工業企業在環保搬遷過程中同步實現了技術改造,提高了發展能力,做到了搬大搬強。作為在兩江三山的夾角中建立起來並經曆了上百年滄桑的老城市,到本世紀初,重慶仍有近800萬平方米的危舊房散落在主城的許多片區之中,並居住著20多萬戶貧困居民。舊城改造任務十分艱巨。重慶城投集團、地產集團本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投資300多億元,協助地方政府在過去的8年時間裏完成了600多萬平方米危舊房的動遷改造,極大地改善了近20萬戶老百姓的居住條件。特別是位於長江、嘉陵江交彙處的江北城片區,是我市總體規劃中未來中央商務區的核心範圍,也是重慶主城區內危舊房集中度最高的老城區,在不到2平方公裏的地域內,積聚了150多萬平方米的危舊房和4萬多萬戶貧困居民。重慶城投集團於2003年組建了江北嘴開發公司,籌集80多億元資金,全麵啟動並有效實施了江北城的整體改造工作。到2006年,基本完成了江北城的居民動遷安置並按中央商務區的規劃全麵啟動了該區域內的骨幹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

到目前為止,江北城已經具備了重慶市未來中央商務區的雛形,成為重慶主城區危舊房片區整體改造的典範。3.森林重慶清新之城,翠綠天堂滿目盈秀;森林重慶,綠意歡騰布滿人間。“十一五”期間,重慶城投集團在投資建設朝天門長江大橋、嘉陵江嘉華大橋等重大基礎設施的同時,配套新增綠化麵積約50萬平方米,為城市增添了一抹新綠;重鋼集團結合新廠區的建設積極打造“森林鋼城”,還百姓一片藍天,綠意灑滿人心,努力實現生產安全、生態和諧;重慶園林綠化建設投資集團作為實踐“森林重慶”的主力軍,以大型城市公園、綠地和國家級、市級風景名勝為建設重點,服務園林,服務社會。讓市民茶餘飯後,徜徉綠海,享受生活;綠化長江行動,重慶國資係統積極響應,累計捐資3.5億元。4.平安重慶平安似春風,吹開人們的心扉;平安似紙鷂,牽係歸家的喜樂。城投集團開展一係列社會公益活動,親切慰問投身“平安重慶”建設的公安英模和英烈家屬,急他們之所急,積極參加公益捐款活動,促進和諧保平安。重慶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發起設立規模為10070萬元的全國最大的警察救助基金“金色盾牌,重慶人民警察英烈救助公益信托基金”,有力支持了“平安重慶”建設。5.健康重慶水務集團踐行“保障供水、治好汙水、增值資產”三大使命,供水和排水水質全麵達到或優於國家標準,供水水質位列全國46個大中型城市前十位,在4個直轄市中位列第二,把讓市民永遠喝上放心水當作不懈奮鬥的目標。重慶糧食集團以“關注民生,保障糧食安全”為宗旨,狠抓內外優質糧油基地建設,為市民的食品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了堅實保障。重慶國企在“五個重慶”建設中散發的光芒耀眼奪目,重慶國企人在世紀之初推進我市經濟發展中所表現出來的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推動發展的精神是愛國主義的重要體現,這種優秀的民族精神將永遠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四、愛國精神,重慶國企發展之髓(一)主人翁精神以發展為己任在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中,向來提倡“國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主人翁精神,在重慶國企改革的浪潮中,正是有這樣一群以發展改革為己任的國企人,我們的凝聚力才能不斷增強,精氣神不斷提振,國企改革發展的車輪才能滾滾向前。案例一: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獲得者—孫能義2000年,重慶機電集團成立時,所屬63家企業共計虧損5.1億元,虧損麵高達68%,虧損千萬元以上的企業達到了19家,許多企業處於半停產狀態,集團發展舉步維艱。然而這不堪重負的特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在運行不到8年的時間裏就實現了騰飛,2007年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位列中國製造業第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