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幻城一(2 / 2)

講台上方出現了一幅地圖。

藍茜博士走到地圖前講解:“以《山海經》為藍本,以北緯30度為中心點,參照目前世界上通用的這幅地圖,我們能一目了然地看到長江、恒河、幼發拉底河和尼羅河。這幾條河是上古人類文明的象征。可以說,沒有這幾條河,就沒有人類文明的繁衍和發展。在圖上沒顯示出來的地方,有曾經流淌的印度聖河莎拉斯瓦提河,有消失的大西洲,有馬裏亞納海溝,還有無數埋藏在沙礫中岢獵詿蠛@鐧氖非拔拿鼇4永貳⑷宋摹⒖脊擰⒌刂省⒍參镅У慕嵌熱ê猓蔽30度總是驚喜連連。既然北緯30度一線和沿線附近,曾經是人類文明的興盛之地,那麼我們再看看這一線都有些什麼讓人興奮不已的古人類遺產。請看標注的幾個典型遺址,古瑪雅文明遺址,古埃及金字塔遺址,古巴比倫遺址,古印度文明遺址,還有古三星堆遺址利金沙遺址。再來看看這一線的名山大漠。橫斷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乞力馬紮羅山脈,基博峰,撒哈拉大沙漠,峨嵋山,廬山,神農架,加州死亡穀…最後看看神秘的江河湖海,美國密西西比河,加勒比海,百慕大三角,日本龍三角洲,中國的鄱陽湖和錢塘欏彼礱娑怨塚爸皇撬嬉憮酪幌攏陀姓餉炊嗔釗斯文肯囁吹娜宋暮妥勻瘓肮墼詒蔽30度附近呈現,真讓人感慨萬千。在感慨之餘,我不禁想,為何世界上偉大的文明偏偏會建築在環境極其惡劣的區域之上?這個長期困擾我的疑問,在各位的探險中得到了解答。一般來說,植物的屍體深埋於地經過演化就變成了煤碳,動物的屍體深埋於地經過演化就變成了石油,而不同材質的石頭經過火山爆發的高溫溶化再深埋於地,就變成了水晶,寶石,鑽石,黃金,白銀和各種金屬。現在我們衡量東亞、南亞、中南半島,地中海,非洲和中美洲,就會發現古瑪雅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三星堆文明,在遠去的歲月裏其實不是建築在極其惡劣的環境裏。也就是說,令人刮目相看的史前遺址,在當初建造的時候周圍的環境相當優美,氣候十分怡人。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古瑪雅文明淪為一片廢墟?古巴比倫文明和古埃及文明被黃沙包圍侵蝕?古印度文明和古三星堆文明相繼沉淪?一片綠茵的撒哈拉為何成為沙漠,在地中海生棲的動物為何會被埋入沙土中成為了石油?人類文明的幾次興衰給我上過一課。我從中感悟到顛覆人類文明的幾次大災難無一不來自地球本身的構造變異。如此,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在人類文明所經曆過的幾次具有毀滅性的大災難中,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活動不是主觀因素,隻是催化劑。”她指了指屏幕上靜止的地圖,“諸位,以北緯30度為例,針對這個範疇內的環境狀態,我發現嚴重影響人們生存和生活的主觀因素就是風。各種不同類型的風加劇了陸地上的荒漠化,造就了龍三角洲,百慕大三角,鄱陽湖以及錢塘江不斷掀風作浪。致使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和長江動不動就顛狂。這些因素又牽動著全球的山與水發生改變,促使氣候變異,然後又導致地球又一輪毀滅性的災難在沉澱中即將爆發。”她做了一個手勢,“人類對於風並不陌生,但是難以捉摸風的神秘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