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噓了一口氣:“你認為都江堰水利工程與大禹治水有關嗎?”我點了點頭:“是的。戰國時秦國兼並巴蜀,把成都平原辟為秦國軍隊的糧倉。李冰奉秦惠王之命入蜀引水開渠,所築的都江堰用的是世居當地的土人從古時一直沿襲的燒山開石,築堰分流的方法。這種方法更遠古的痕跡,出現在雲南境內的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可以肯定,在大禹時代,有過一次從雲南境內向四川境內的大遷徙。這是長江文明從高原往盆地延伸的開端,最後築成了夏王朝的誕生。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屬夏朝的遺存,而不是外星人的傑作。如果不是這樣,就不會有幾百年後商王朝向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進一步擴張。”我在紅色台階上坐下,“大禹當年若不是獲得實力雄厚的青丘國的扶持,就不會有能力把八方部落的首領招集到這裏。但他的崛起一直受到了娘家人的鉗製。有傳說講述大禹變成大熊開山,意外地被給他到工地送飯的妻子看見,驚嚇之下,她懷孕的妻子為躲避大禹驚懼交加地逃了一座山又一座山,最後變成了一塊石頭。一路追趕而來的大禹見妻子變為石頭,悔恨之下求妻子賜兒子給他。石頭出於憐惜開啟,降生了禹的兒子啟。後來啟成為了夏王朝的開國之君,也就是中國曆史上的首任天子。”
“禹追趕妻子的傳說,確實包含著大遷徙的隱喻。”刺客低沉地說,“另有標榜大禹治水功績的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說,更喻示禹的兒子從小一直由娘家人監護撫養。在我認為,一個若連妻兒都不體恤的人,很難想象如何能憐憫天下蒼生?不過當時的情況也許如你所言,大禹倚仗娘家人成為了首領,此後推翻了帝舜的政權取而代之,但終生受到了娘家人的鉗製。”
胡莉嘟噥:“無論多威武的男人,也要受老婆的氣。”
我淡淡一笑:“大禹受不受漂亮老婆的氣不好說,可是他不是唯我獨尊的帝王是顯而易見的。有時我對伏地膜拜君主的奴才總宣稱的‘千秋萬代,江山永固’這一祝辭極費解。可是如果把千秋萬代換為青丘萬代,就好理解。啟是青丘國的後代,自然希望江山永固了。很好笑的是,所謂的禪讓製在啟之後徹底湮滅。在啟登上天子寶座之前,還有過大禹將天下禪讓給賢能的伯益的微弱的傳說,卻不再大肆宣揚。當時還有一個傳說是禹平定天水後劃九州而製,用九州繳納的貢金鑄造九鼎。從此九鼎便成為天子的象征,諸侯國的君王隻能鑄造供奉五鼎。這便是自夏王朝便沿襲的九五之尊的由來。作為世襲奴隸製王朝,夏王朝講究禮製。即催生了世襲貴族階層、士大夫階層、平民階層和奴隸階層。從此奉行貴族的兒子永遠是貴族,奴隸的兒子永遠是奴隸的尊卑法則。這一法則催生了諸侯國的貴族享受衣祿的爵位製,分一等公爵、二等侯爵、三等伯爵、四等子爵和五等男爵。六等以下屬於附庸,每級爵位世襲享有的土地食邑以及俸祿皆不相同。一致的是,凡國家大小事的抉擇不取決於天子和各諸侯國的君主,依然取決於巫。奉春秋必祭祀上帝和鬼神。”我扭頭望了望祭台,“如果沒有權傾天地的巫開出條件,很難想象禹如何在這祭台下被奉為王者。但我最大的疑惑是,會稽山的這座高台並非一朝一夕能建成。並且它的主體功能顯然是祭祀,所以不會是大禹時期所築,等於大禹是借用這座存在已久的台,當上王者,實現了複仇的意願。那麼這座台到底是誰建造的呢?”
刺客的嘴角泛起一絲隱約的微笑:“何不走上祭台一探究竟呢?”
我苦澀地笑了笑:“據我所知,曆來除了女巫,男人貿然登上祭台必遭天譴。我不怕天譴,卻不願褻瀆神明。”
“那麼,”刺客緩緩從輪椅上站起身,取下寬邊遮陽鏡扔在輪椅上,從衣袋中拿出了一圈七彩絲線,“小狐狸,把線分開,纏在博士左右手除大拇指外的八個手指上,然後你扶我拖著線走上祭台,我和博士玩一個比調情還刺激的遊戲。”
胡莉吞了一口口水,眼珠亂轉。
附《山海經》原文:
又東五百裏,曰會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湨。